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生男生女究竟由誰決定?遠不止「X生男,Y生女」那麼簡單

生男生女究竟由誰決定?遠不止「X生男,Y生女」那麼簡單

「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

這句出自聖經的名言,為這個亘古不變的男權社會打下了主要基調。

然而詭異的是,只要一討論到後代性別的決定因素時,幾乎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那根「肋骨」。

只要嬰兒是從女性身上誕下,那麼嬰兒的性別就由女性決定。

無論在中國還是外國,沒生出男孩子都經常性地由孕婦背鍋。

而各種針對女性的「包生男」民間偏方,也大行其道。

如「酸兒辣女」,認為多吃酸就能生男等。

直到20世紀,科學家發現性別由男性性染色體決定的機制,才稍微卸掉了女性肩上的包袱。

當然,這也是我們高中生物課就學過的知識了。

女性的性染色體為XX,而男性的則為XY。

在男性精原細胞減數分裂的過程,XY染色體就會彼此分開。

這樣就產生了兩種類型的生殖細胞(精子),每種中含有原來同源染色體的一半,要麼是X要麼是Y。

而女性的性染色為XX,產生的卵子中就只攜帶X染色體。

當攜帶Y型性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後代即為男孩;

攜帶X型性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後代則為女孩。

而X精子和Y精子的數量相等,受精幾率基本上各為50%。

所以只要上過高中的都清楚,「生不出男孩都是女人肚子不爭氣」的說法,從來都是無稽之談。

只是這個知識點,看起來雖讓女性遠離了被「有理有據」地指責。

但換個角度斟酌,「精子性染色體X為女,Y為男」,並不代表著「男性決定了嬰兒的性別」。

曾經看過這麼一副漫畫,純屬娛樂,但也話糙理不糙。

只是根據此邏輯,生男生女「決定權」的皮球又會被踢回到女性身上。

而且披上這層科學的外衣,另一個的荒謬說法也流傳了起來。

相傳男性的X型精子更耐酸,鹼性環境則更利於Y型精子。

而婦女陰道環境的酸鹼度,可以影響精子活性,起到篩選精子類型的作用。

畢竟X、Y精子的數量各佔50%,就看你女性怎麼選擇了。

這個觀點看似有理有據,但實際上卻迷惑性極強。

據此,民間也誕生無數偏方,人們也都照單全收。

想要生男孩的人,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創造有利於Y精子的環境,以增加Y精子受精的幾率。

例如女性在「造人」前,會選擇用鹼性液體,如蘇打水等沖洗陰道。

以為這樣就可以降低X精子的活性,提高Y精子的受精率。

而為了讓自己變成「鹼性體質」,不少女性還會在備孕期間猛喝檸檬水、蘇打水、熱乾麵等鹼性食物。

前段時間在某電商平台上的「鹼孕寶」,更是明目張胆地叫賣圈錢。

暫且不說觸及性別歧視的底線,事實上所謂是「酸鹼體質」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因為醫學上根本不存在「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的說法。

而喝鹼性飲料,鹼性食物等,頂多也就能改變尿液的酸鹼度罷了。

正常情況下,女性陰道環境的PH值為4.1-4.9。

這個酸性環境下,可以有效地抑制有害菌生長,不容破壞。

所以用鹼性溶液沖洗陰道,不但不能為胎兒逆天改命,還有可能讓自己患上陰道炎。

此外,「X精子抗酸、Y精子抗鹼」的說法,也同樣是站不住腳的。

早在上個世紀70年,就有科學家研究過這個問題了。

有研究員曾用酸性和鹼性兩種溶液對人類精子是又洗又泡,但是結果還是沒有發現X精子和Y精子活力的明顯區別。

而且經不同酸鹼度溶液處理的兔子精子,在人工授精後,出生的兔子在性別上也沒有顯著變化。

所以總結起來就是三個字——不靠譜。

事實上,決定小孩性別的真正原因,可能遠比人類想像的複雜。

我們常把生男生女認為是在擲硬幣,正反兩面都各佔一半機率出現,是個概率問題。

但這可能也只是個表面現象。

有許多實打實的統計結果,讓人類學家們也感到十分疑惑。

事實上就全世界而言,新生兒的男女比例從來都不是對半開的。

這已經是自17世紀以來,人們早就意識到的問題了。

2012年出生性別比地圖

每100個女孩出生的同時,世界上就會增加106個男孩。

雖然這個比例大約等於一比一,但男孩的出生率總是要比女性要高那麼點,處於一種不嚴格對等的狀態。

一般認為男女性別比例超過108:100以上,或低於102:100為該地區有針對性別的胎兒選擇,如重男輕女或重女輕男等。

雖然106:100偏差已經不小,但在生活中,男嬰多於女嬰其實又顯得尤為必要。

原因就在於,相對女性來說,身為男性死亡率會更高。

在全球範圍內,婦女的平均年齡約為71.1歲,而男性只有67歲。

首先,男性自身的問題就不少,如免疫系統脆弱、膽固醇水平高、心臟問題多、癌症高發等。

而男性從事的職業,也有更高的傷亡率。

成年男性在兇殺、意外事故中喪命的比例也高居不下,遙遙領先於女性。

例如截至2006年,美國成年非老年男性在兇殺案中被謀殺的可能性,就是女性的3到6倍。

而在事故中喪生的可能性則是其他女性的2.5至3.5倍。

正因為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早夭,到成年時男女比例就會慢慢靠近趨於平等。

而到老年時,反而會變成女性遠多於男性了。

許多人類學家推測,這種微妙的性別不平衡可能屬於自然選擇的結果。

男嬰的高出生率其實是對男性高死亡率的一種補償。

或許「胎兒的性別完全是隨機的」,也只是對了一半。

在不同的環境中,性別的比例可能還由一些更複雜的機制在掌控著。

只是這麼多年來都難有人能解釋,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生男生女的概率偏差。

此外,還有一些研究顯示,胎兒的性別比例還受母親在孕期的生活條件影響。

如社會地位較高的富裕父母會有更多的兒子。

相比之下,那些生活貧困、飽受生活之苦的媽媽們則較多地誕下女胎。

例如中國的大饑荒、智利的大地震等過後,都出現了一段時間的女嬰潮。

「飽生男,餓生女」也是這麼流傳開的。

有人提出,正是在這些不利條件的高壓,會提高產婦的睾酮水平。

而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較高水平的睾酮,確實與孕婦流產風險的增加呈正相關性。

如果男性胎兒天生比女性胎兒要弱,那麼它們就很可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事實上,研究也證明了接觸破壞內分泌系統的物質,如有毒人造污染物等,就會導致女性的出生率增加。

所以有理由相信,在壓倒性的壓力環境面前,女性更容易生女胎。

而最近的一項研究卻顯示了,這種自然調控之力可能比想像中的還要深刻。

因為造成這不平衡的男女比例,可能更早地始於受孕的那一刻。

美國麻省劍橋Fresh Pond研究院的生物學家Steven Orzack與同行們,就專門深入研究了這個問題。

他們收集了婦幼醫療機構的14萬份胚胎信息和接近90萬份羊膜腔穿刺檢查樣本,以及3000萬份墮胎、流產和活產的記錄。

(這些數據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等地,不會像中國那樣父母經常性地篩選掉女胎)

這也是有史以來,類似研究規模最龐大的數據組成。

但奇怪的是,從報告上來看,研究人員並沒有發現受孕時男女胚胎間的差別。

這個比例是平衡的,嚴格地遵循50%的男性和50%的女性比例。

所以由此可見,造成出生時傾斜的性別比,必然是發生在懷孕期間。

而根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分析,研究人員也發現了在懷孕的第一周,男性胚胎的死亡數量更多。

造成這種結果的,可能是嚴重的染色體畸形。

其次,到了第3個三月期間,男胎的死亡率又會再次飄高。

而其餘時間,則是女胎的死亡率稍高一些。

把這些綜合起來,就會得出懷孕期間女性胎兒的死亡率超過男性嬰兒。

最後的結果就是,出生的男嬰數量會超過女嬰。

所以之前不少人認為的,能夠通過「養尊處優」來增加懷男胎概率,可能就要破碎了。

或許環境壓力等因素,只能在大尺度上篩選男女胎,從而造成男女性別比的偏差。

對個人而言,更沒有證據證明其具有普遍參考意義。

與之相似的,還有另一個研究。

調查顯示了,女性生男孩的可能性會隨著孕前收縮壓升高而逐漸上升。

在收縮壓到達123mmHG的情況下,生男孩的幾率接近生女孩的1.5倍。

但是同樣的,我們目前尚不清楚血壓到底是怎麼影響後代性別比的。

而諸如此類的研究,給出的也都是相關性調查結果,並不能表因果。

換個表達也就是,沒有證據證明孕前提高血壓可以增加生男孩的幾率。

其實,想靠這些小訣竅來「轉胎」成功往往是得不償失的。

例如在備孕期間隨意改變血壓、飲食或打破激素平衡等,都讓孕婦和胎兒承擔著極大的健康風險。

特別是在中國,服用「轉胎葯」「生子方」死亡或致畸的案例,大家也都已見慣不怪了。

隨手搜索轉胎葯

這些偏方,常打著中藥的名號實際卻是大劑量激素,無論是孕前還是孕中都絕對使不得。

一般胎兒的性器官分化是在懷孕的前三個月。

如果「轉胎葯」中含有大量的雄激素,則會導致女嬰男性化或者女性假兩性畸形。

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陰陽人」。

外表看可能會讓人覺得是男孩,但實際孩子的基因並沒有改變。

可能確實會有許多因素能影響孩子的性別,只是這眾多因素實在太錯綜交雜,難分難解了。

所以才有人說,生男生女的問題到目前為止還是個未解之謎。

而不留情面的說,現階段所有生子秘方都是個坑,更像是蜉蝣撼大樹。

在隨機事件面前,誰都沒有辦法扮演上帝,操控結果。

只是無論強調了多少遍,「性別歧視」的毒瘤思想不根除,就必然會有人上當受害。

來源:SME (ID:SMELab)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哈哈哈哈笑劈叉…還看啥世界盃啊,高手都在我們小區
工資條里藏著這些小秘密,第一個就有很多人不知道

TAG:科普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