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季高溫濕熱,專家教你如何預防這些問題

夏季高溫濕熱,專家教你如何預防這些問題

最近,遵義高溫多雨水,讓人感覺特別不舒服,不是患皮炎,就是被蚊子咬了一個又一個的大「疙瘩」,而且整天犯困。這些問題如何解?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如何提神醒腦

進入夏季,較高的氣溫,令部分人整天昏昏欲睡,甚至大大降低了工作和學習的效率。記者分別從遵義市第五人民醫院心理門診及康復醫學科了解到,夏季犯困可從心理、中醫兩方面調節。

遵義市第五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中醫副主任醫師黃元華說道,夏季易犯困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暑熱耗氣傷陰所致,主要表現為怕熱、汗多、口乾口渴、小便少、心煩等;二是暑濕困阻氣的運行所致,表現主要有頭悶沉、口中黏膩不爽、食慾下降、大便粘稠、小便黃濁、汗出易染衣領為黃色等。

針對暑熱耗氣傷陰所致的犯困,可以用西洋參適量泡水喝或含服,或者口服党參方的生脈飲口服液;此外,還可以採用穴位按摩,按揉百會、雙風池、雙足三里。而針對暑濕困阻氣的運行所致犯困,主要用祛濕方法,如運動、藿香正氣水或夏枯草泡腳,也可採用赤小豆、薏仁、山藥熬粥。

「今年夏季悶熱,致人體出汗增多,削弱了人體的食慾和消化功能,鈉、鉀等電解質及營養和微量元素相對缺乏。」國家級心理治療師、遵義市第五人民醫院精神病學主治醫師張榮飛說,加之晝長夜短的自然節律,對人體的生物鐘產生影響,故而引起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欲不振等癥狀。

不過,大家不用擔心,通常夏季犯困無需特殊處置,但癥狀嚴重以及情緒不穩者建議適量多飲水,出汗多的人可喝點淡鹽水;飲食以清淡為主,注意補充足夠的魚、蝦、奶、蛋等優質蛋白質,也可以進食一些綠豆湯、香蕉、橘子等解暑食物和含鉀、鈉量多的果蔬;減少烈日外出頻率,防止中暑;午睡半小時至一小時,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

對於白領而言,夏季不要總在空調房裡呆著;睏乏時適當放下手中的工作,調整身心,可以做幾個腹式深呼吸或肌肉放鬆訓練;喝點茶或酸奶補充能量等;保持心情愉悅,遇事勿急躁,覺察自己情緒不穩時,應適時調整心態。

多種皮膚病高發

遵義市中醫院皮膚科副主任付慶會介紹,進入夏季後,皮膚科門診明顯感覺到患者增多,而較為常見的皮膚問題包括丘疹性蕁麻疹、真菌感染性疾病、日晒傷及光敏性皮炎。

蟲咬性皮炎小孩最多

炎熱的夏季,最常見也最讓人討厭的就是滿身紅疙瘩。特別是皮膚稚嫩的寶寶,被蚊子一叮咬,小胳膊小腿立刻紅成一片,看了別提多心疼了。

蟲咬性皮炎,簡單理解就是蟲叮咬皮膚而引起的炎性皮膚病,又被稱為丘疹性蕁麻疹。多數為蚊子、蟎蟲、蚤、虱等叮咬所致,少數與食物過敏有關。特應性體質的孩子,也就是愛過敏的孩子,更容易得蟲咬性皮炎。有的小朋友在同一個地方一起玩,一個好好的,一個卻渾身瘙癢,染上蟲咬性皮炎就是這個原因。一般來說,蟲咬性皮炎並不會帶來發熱等全身癥狀,只是癢感劇烈,反覆出現丘疹,預後常會色素沉著。這類情況需要家長搞好環境、居室和個人衛生,以杜絕引起該病的昆蟲滋生;住所處室內外可噴洒殺蟲劑;另外發病後飲食要嚴格忌口。小兒患了蟲咬性皮炎,家長護理要當心,謹防抓撓出血皮膚破損後,引發繼發性感染。

對付蟲咬性皮炎,付慶會建議除了遵醫囑用藥外,還可使用清熱解毒殺菌的中藥熬水洗澡,如苦參、黃柏、地膚子、千里光等中藥都有不錯的效果。

真菌感染性疾病

最近遵義多雨潮濕,為了趕時間,經常會有人穿著涼鞋在水中行走。殊不知,路面上的積水非常臟,在這樣的水中行走,很容易導致真菌感染或加重病情。如果穿了球鞋、布鞋,被淋濕後不注意更換鞋子,也很容易導致真菌感染,患處又癢又痛,嚴重時可能會發生潰爛,患上足癬。

足癬常見皮膚髮白浸漬或水皰,一般夏重冬輕,以男性較為常見。長期不愈的指間糜爛往往會繼發鏈球菌感染而形成丹毒,是下肢丹毒的常見病因。

付慶會說,雨天出門,最好穿上雨鞋,以免髒水弄髒腳,造成真菌感染。平時足部的環境應通風透氣,保持皮膚乾爽清潔,沐浴或出汗後及時擦乾身體,特別是洗完手腳要擦乾手指縫和腳趾縫裡的水,穿透氣性好的鞋、襪,在家休息的時候盡量讓自己的腳長時間裸露在空氣中,不要穿捂得過多過緊的鞋。

悶熱天氣濕疹多

「夏季潮濕、悶熱,濕疹也十分常見。」付慶會說,濕疹早期主要表現為紅斑或紅疹子,有瘙癢感,隨著時間推移逐漸發展為出水、滲出、結痂等癥狀。它發作時奇癢難耐,而且氣溫越高越癢。

要想遠離濕疹,應不穿化纖類衣服,以柔軟淺色的棉布為宜,衣服要寬鬆,不要穿蓋過多。盡量不用鹼性大的肥皂。少吃寒涼、辛辣刺激和腥發之物,可以吃些薏仁、冬瓜、紅小豆等具有清熱利濕的食物。

最後,日晒傷以及光敏性皮炎患者,應避免在日光照射最強的時間在室外工作和活動。夏季外出時,要做好防晒。

夏季巧防蚊

夏季被蚊子叮咬後,不但瘙癢難耐,還容易傳播疾病如登革熱、瘧疾等,因此防蚊是夏季保健工作的重中之重。夏季怎樣防蚊最有效,聽聽市疾控中心的專家這麼說……

雌蚊咬人最「凶」

據遵義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治科楊國軍介紹,入夏以來遵義雨水較多,蚊子孳生氣候環境較好。水溫25℃至28℃時,蚊子繁殖發育最快。蚊子一般5月開始出動,8月中下旬達到活動高峰,地面積水、臭水溝、下水道等處蚊子較多。蚊子叮咬所傳播的常見疾病包括黃熱病、瘧疾、腦炎、登革熱等等。因此,預防傳染病,防蚊是基本措施之一。

我國蚊子種類大概有400多種,遵義較常見的有中華按蚊、淡色庫蚊、三帶喙庫蚊和白紋伊蚊。中華按蚊喜歡夜間活動;白蚊伊蚊俗稱花斑蚊,喜歡在白天活動,喜歡陰涼的地方;三帶喙庫蚊則喜歡在黃昏後、黎明前叮咬人血。

都說雌蚊叮咬人血,對此,楊國軍證實了這一說法。雌雄蚊的食性不相同,雄蚊「吃素」,專以植物的花蜜和果子、莖、葉里的液汁為食。雌蚊只有在吸血後,才能使卵巢發育,所以,叮人吸血的是雌蚊。

蚊子咬人有選擇

都是叮咬,如何確定你是「合口味」的人呢?蚊子在人的身邊「嗡嗡」盤旋時,依靠近距離感測器來感應溫度、濕度和汗液內所含的化學成分。因為體溫高、愛出汗的人身上分泌的氣味中含有較多的氨基酸、乳酸和氨類化合物,雌蚊最喜歡叮咬。此外,還有勞累或呼吸頻率較快的人、喜歡穿深色衣服的人、新陳代謝快的人等都是蚊子「鐘意」的對象。

防蚊哪個更有效

楊國軍說,所有的蚊子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的繁殖離不了水。因此,夏季防蚊首先要做好蚊子滋生源的管理。積水要及時清理,觀賞類大型水池一定要養魚,可以吃掉蚊子的幼蟲以及蚊子。

日常生活中,要勤整理居住和辦公環境,垃圾常倒、積水常清。及時疏通下水道,特別是及時清洗家中用於腌制泡菜的罈子等。此外,還應經常清洗更換盆栽植物下的托盤水。

市場上銷售的含菊酯類農藥的蚊香、殺蟲劑等對驅蚊有幫助,但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少人都習慣到晚上睡覺前才點蚊香,但實際上,室外的蚊子最愛選擇黃昏時飛進屋裡對人發起進攻。如果在傍晚使用驅蚊用品,就可以有效地阻止室外的蚊子從門窗縫隙飛進屋裡,也會使原來就在屋裡的蚊子被熏得「奪路而逃」。

除了化學驅蚊,艾草、防蚊貼、電蚊拍等綠色驅蚊的方法也不錯。同時需要提醒的是,對於老人、兒童、孕婦或者哮喘病人而言,同樣使用某種驅蚊用品別人也許相安無事,而他們卻很可能感到身體不舒服。所以最好為他們選擇那些無煙、無味、刺激性小的驅蚊用品才比較安全。

蚊子叮咬後怎麼辦

蚊子的唾液中有一種具有舒張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質,它使血液更容易匯流到被叮咬處。被蚊子叮咬後,被叮咬者的皮膚常出現起包和發癢的癥狀,這是因為體內的免疫系統在這時會釋放出一種稱為組織胺的蛋白質,用以對抗外來物質,而這個免疫反應引發了被叮咬部位的過敏反應。當血液流向被叮咬處以加速組織復原時,組織胺會造成被叮咬處周圍組織的腫脹。此種過敏反應的強度因人而異,有的人被蚊子咬後的過敏反應會比較嚴重。

蚊子叮咬後,可以用淡鹽水塗擦被叮咬處,能有效止癢;塗抹蘆薈汗,也能消腫止癢;把阿司匹林碾成粉末,用水調成糊狀並塗抹在被叮咬處,也可減輕和消除瘙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季 的精彩文章:

連衣裙是女神夏季的必備品!看看這幾張圖就知道
健康天天測,夏季為何要防空調病?

TAG:夏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