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她是90後畫家,卻擁有60後水平,是中國畫界的「荷畫美人」

她是90後畫家,卻擁有60後水平,是中國畫界的「荷畫美人」

90後成名的女畫家鳳毛麟角,西茜「90後年齡,60後水平」,只因被60後父親教育長大,藝術思想和作品都打上了60後的烙印。

西茜 自由藝術家,中國畫界的「荷畫美人」,作品《珍珠》被歐洲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蝶戀花》獲2017年美國藝術大獎賽一等獎;《千年荷香》被匈牙利駐華大使館收藏;《默聲》參加瀚海拍賣,以713000元人民幣成交。曾在義大利聖雷莫市政府博物館、摩納哥、北京水立方等多地舉辦個人油畫作品展。

「荷」以映照心與魂

《禪思入夢》

西茜以荷畫著稱,與父親王振偉共同開創了憶象畫派。一位學者評價:「憶象畫派不再完全依賴對現實形象的寫生,而是在寫生的基礎上對客體進行再創造,於心中形成隱喻的意象,然後憑著對心中意象的超強記憶,最終落到畫布上。在哲思哲理的表達上,憶象畫派致力於發現人的潛意識,呈現人的深層心理,嘗試將現實觀念與本能、潛意識與夢的經驗相融合。西茜以畫蓮蜚聲畫壇,但是仔細端詳她的蓮,沒一朵是在現實里能找到的。正如那幅《雲外心經》中美輪美奐的蓮,甚至並不長在池塘而盛開在雲端,因為她並不是要畫蓮,而是要畫蓮的禪意、蓮的哲理。」

《純美》

的確,西茜的畫既寫實又超現實,既古典又現代,既沉著又輕靈。尤其那些漂亮的荷花,荷葉捲曲,托出像是會自發光的粉色荷花,超塵脫俗,宛然不是凡間物。浮生若夢,佳期如蓮。《墨韻清荷》系列,顏色不再鮮艷,光影卻更為豐富,簡直畫的是一種悠遠的回聲,從古至今,層層疊疊而來。「油畫作品,是物化了的心靈映像,唯有保持純凈的心靈,才能畫出完美的作品。」

西茜的作品正是她心靈映像的物化。她借荷花抒情,荷塘是她的夢境,她的造夢工廠,她夢的舞台,那些優美的情緒和意念在荷花與荷葉中搖曳,每朵花都像是結著愁怨、飽含情愫的精靈。在西茜的世界裡,彷彿沒有現實的繁雜,只有跳給自己的舞蹈,演給自己的沉醉。她的畫風詩意、唯美,充滿著女性婀娜與嫵媚,也有著傲然不俗的風骨。她也畫女性破碎的外殼,表達出她對美的短促、易碎的理解。

《雲外心經》

90後成名的女畫家鳳毛麟角,西茜是其中成就突出的一位。她12歲跟隨父親開始學習油畫,素描、色彩,皆是童子功。畫畫讓西茜能看到事物的本質,而思考的習慣,來自父親的言傳身教。19歲那年,西茜的作品一年之內完成了三次風格轉換,從《墨韻清荷》系列到《禪香》,再到《空心》、《悟空》、《一生榮華水漂浮》……她將東方的審美精神融入西畫的繪畫語言,同時體現出非凡的寫實功力。20歲即以90後年齡60後的高手水平衝擊畫壇,畫風逐漸成熟,顯出大家之象。父親大為欣慰。他渴望女兒成功,並不是希望她獲得世俗意義上的建樹,而是能成為一位真正的藝術家,有自己的創意和表達。然而,父親只陪伴她到24歲就病故了,彼時,西茜以超寫實與超現實結合的畫風,確立了畫壇新星的地位。2010年,其作品《千年荷香》被匈牙利駐華大使館收藏。六年後,西茜在水立方舉行了「紅——西茜油畫作品展」,吸引了眾多粉絲。那天是6月19日,父親節,為了紀念和感恩父親,西茜在進門處放了四幅父親的生前作品。

西茜一直記得爸爸的告誡,不要去想最終結果是什麼,也不要假想別人是怎麼看待自己的。生命的實質是認識自己,掌握自己的道路。

讓人生直奔藝術主題

《秋靈》

和西茜第一次見面是在一家咖啡館,她齊腰長發,穿一條垂感很強的長裙,更顯身材的纖細高挑。開始聊天后,西茜充滿哲學意味的對世界的看法和嚴密的邏輯思維,不由令人刮目相看。她對宇宙好奇,相信世界上有神秘的能量,尊重每一種形式的生命……她的思想多一分禪味,少一分稚氣。

西茜很小就有當藝術家的夢想,而她的父親看重並保護西茜在塗鴉中表現出的藝術天賦。因此,西茜的童年就像活在夢想中,自由地畫畫,看喜歡的書,發展各種愛好……

《一瓣心香》

上學以後,她滿以為可以繼續這種閱讀、畫畫的生活,卻發現,作業那麼多,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於是,8歲生日那天,這個早慧的小女孩認為可以為自己做一個決定了,她對父母說,我不想去上學了。

對於這一看似孩子氣的提議,西茜的父母卻不可思議地同意了。西茜的父親畢業於中央美院,是一位畫家。他希望女兒能保持獨有的藝術靈氣,以最自然、最符合天性的方式成長,成為一名出色的藝術家。西茜說,他們未必沒有權衡,畢竟事關孩子的人生,成功者永遠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一旦不成,可能連生存的本領都沒有。結果非勝即敗,沒有中間態。他們對女兒說了一句:你可一定要想好了。是的,走上這條有悖常規的道路,就必須要對抗壓力,堅持到底!

《蝶戀花》

西茜的父母為孩子制訂了一個培養計劃。西茜的父親辭去工作,全心全意陪伴女兒成長,教授女兒畫畫和人文知識。西茜說,她和她的家庭選擇了直奔主題的藝術人生。「既然想成為真正的藝術家,那麼就直奔這個目標而努力,去追求創作上的成功。」

父親的教育讓西茜堅信應該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對西茜的教育不是從畫畫開始的,而是從哲學開始。開始,他會自己為孩子寫教材,指定閱讀書目,但很快就決定不再限制女兒的閱讀範圍,讓女兒儘可能博覽群書,以至於如今西茜發現自己總能和各行各業的人找到共同話題。父親也支持西茜的一切愛好:鋼琴、古琴、滑冰、武術、圍棋、舞蹈。回憶童年她說,「我小時候,好像一直在畫畫,也一直在讀書,還一直在玩耍。」

然而,從西茜10歲開始,父親的身體就越來越差,但他儘可能地將女兒保護在自己的庇蔭之下,讓女兒心無旁騖地朝著她的目標前進……

父親還是走了,但西茜覺得父親並沒有離開,他的影響還在延續,他依然是她的精神力量。回望成長經歷,西茜覺得父親帶著她做了一件很酷的事情。人的一生,可能會被各種觀念、規則、習慣裹挾,最難得的是父親教會了她了解自己想要什麼,努力發現自己,做真正的自己。

西茜說,「我的命運就是與生俱來的與藝術為伴,我不可能超越命運的偶然性,但把握住了命運的必然性一以貫之地努力,永遠都是最重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婦女 的精彩文章:

此妖最怕老婆,卻被她無情拋棄,孫悟空殺他孩兒,他卻幫悟空降妖
林徽因的侄女成就超越姑姑,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樣

TAG:中國婦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