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韶華易逝,好花易枯,要珍惜自己的身邊人

韶華易逝,好花易枯,要珍惜自己的身邊人

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

柳永,人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世間真相,不過絢爛煙畫一場:柳永傳》,子佩。80後美女作家。

上次我們讀到了,在柳永的堅持下,他終於如願以償的走上的仕途。今天的閱讀目標是原書的第二部分(第98頁——第103頁),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閱讀。

韶光逝, 好花謝

柳永做了父親之後, 性子更加沉穩了, 原本一家和和睦睦, 其樂融融, 但是母親年歲已高, 身體一日不如一日, 在秋芸和蟲娘的照料下, 時而好轉, 時而惡化, 但終得順應天命, 年歲已高, 熬不過一個又一個的冬天。

1021 年, 柳永的母親離世了。彌留之際, 母親拉著柳永的手,還未親眼看到疼愛的兒子取得功名, 就要走了。柳永痛哭流涕, 哭喊自己是不孝之子。

母親叮囑秋芸蟲娘好好照顧柳永, 協助他走上正途, 說完含著淚走了。

兄弟三人安排墓葬, 此時母親父親都已離世, 三兄弟希望父母安葬在一起, 魂歸故里, 於是三人決定把父親母親的屍骨帶回崇安。古時有厚葬的習俗, 但一般都是取得功名之後移葬, 此時柳永和二哥還未中科舉, 便想按照禮法先安葬, 之後再修墓厚葬。

出於對祖先的尊重, 墓地必須要先請風水先生看過。如何安葬,墓地朝向, 都有講究, 若是安葬不得當, 便有對先人不敬的含義, 先人不會保佑後人, 後人將不得安穩, 輕者無福無貴, 重者妻離子散。下葬的日期也要看過, 從汴京到崇安, 一路護送, 於是三兄弟請了風水先生追隨, 從出發日期到崇安的墓地, 都有風水先生指點, 這才安心。

守完三年喪的柳永已經三十多歲了, 早已過了而立之年, 父親母親都不在了, 然而還未取得功名, 柳永慚愧不已, 不是為了自己, 而是為父母臨走都未能看到自己中舉的時刻, 帶著一顆牽掛的心離世了。

於是, 柳永開始加倍勤奮, 一心準備舉業, 兒子有秋芸的照顧,自己有蟲娘伴讀, 毫無後顧之憂。

1026 年, 兄弟二人先後通過了鄉試省試, 誰知這一科殿試格外難。柳永兄弟二人本已通過了筆試, 卻在1030 年的殿試之中雙雙落榜。秋芸與蟲娘知道結果之後, 還在想安慰之詞, 可誰知, 柳永竟然一絲悲傷也沒有, 這倒讓妻子和蟲娘更加擔心了。發榜之後的幾天,柳永經常在院里賞花, 其後寫下:

《黃鶯兒》

園林晴晝春誰主。暖律潛催, 幽谷暄和, 黃鸝翩翩, 乍遷芳樹。觀露濕縷金衣, 葉映如簧語。曉來枝上綿蠻, 似把芳心深意低訴。

無據。乍出暖煙來, 又趁游蜂去。恣狂蹤跡, 兩兩相呼, 終朝霧吟風舞。當上苑柳穠時, 別館花深處。此際海燕偏饒, 都把韶光與。

晴麗之晝, 誰主園林之春呢? 春天陽氣暗催草木萌發, 蔥鬱的深谷也變得那樣暖和。清晨, 黃鶯在林間翩翩飛舞, 露水打濕它們金黃色的毛羽, 綠葉掩映中傳來了它們悅耳的鳴聲, 綿綿如有情, 低低地訴說著芳心深意。

無緣無故地, 黃鶯出巢飛動的時候, 清晨的霧靄尚未消散, 又追逐隨同游蜂而去。它們行蹤放浪, 兩兩相呼應, 整日霧裡唱風裡舞。當上林苑柳樹蔥鬱茂盛時, 在別館花深的地方, 這期間燕子特別多,都把美好時光白白流失。

蟲娘最初只看了幾眼這首詞, 想來這詞是夫君見到春天的景緻有感而發, 可事實上, 柳永只嘆時光流失, 自己一而再與仕途失之交臂, 春光再美好, 也被自己給辜負了。

後來蟲娘看到柳永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想開口安慰夫君。這美麗的景緻年年都有, 年年相似, 今年沒有, 明年還會來的。望夫君不要氣餒, 安心賞春就好。

柳永笑起來, 「蟲娘, 我並不氣餒, 只感日子飛逝, 現在我已無來處, 只剩去處了。」

柳永說完就想去看看兒子。兒子如今與秋芸生活在一起, 柳永陪伴蟲娘多, 經常都是秋芸自己帶著兒子, 想到這裡, 柳永心裡不免有些愧疚, 如今回看這些年, 仕途未得志, 好在秋芸給自己留下了後人。

他和蟲娘解釋之後, 便踱步去往秋芸的院子, 遠遠看著秋芸, 忽然注意到, 她雖然和蟲娘年紀相差不多, 卻已經是滿臉滄桑了, 和蟲娘的光鮮亮麗不同, 她經常穿著素色的衣裙, 一副幹練老成的樣子。府邸里的事務繁多, 大多都落在妻子的肩上, 而自己只顧著詩詞文賦, 只顧和蟲娘風花雪月了。

不能再讓秋芸如此辛苦了, 柳永走上前, 握住妻子的手。妻子的手長著老繭。

這些年, 柳永不在身邊, 妻子擔負起了家中老老少少的綉活, 拇指與食指生硬粗糙。

柳永對妻子說: 「以後不要這麼勞累了, 家裡又不是沒有僕人。」

秋芸受寵若驚, 老爺今日怎麼如此感傷。「 我也就是閑來無事,做做也無所謂的, 這綉東西的活兒府里還就我做得最好, 兒子也喜歡我親自做的鞋襪。」

正在柳永想著接下來的日子如何可以補償秋芸之時, 妻子卻因一場風寒而病倒了。柳永日夜守在身邊, 秋芸最終還是撒手而去。此時, 秋芸尚且才四十多歲, 柳永為了祭奠妻子, 為妻子寫下:

《秋蕊香引》

留不得。光陰催促, 奈芳蘭歇, 好花謝, 惟頃刻。彩雲易散琉璃脆, 驗前事端的。

風月夜, 幾處前蹤舊跡。忍思憶。這回望斷, 永作終天隔。向仙島, 歸冥路, 兩無消息。

這是柳永寫給秋芸的悼亡之詞。在光陰的催促下, 花兒轉眼凋謝殆盡, 伊人也倏忽而逝。紅顏總是薄命, 上天易妒佳人。回憶過去和聚之樂, 風月深情, 「前蹤舊跡」 宛然如初, 可是物是人非, 令人傷懷, 因為是永遠的決別, 人天永隔。望穿雙眼, 也無法再一睹芳容了。她的魂魄, 歸向何處, 不論是化作蓬萊的仙子, 還是墜入冥府,都杳無音訊。

秋芸去世之後, 兒子對蟲娘有一些怨念, 不肯跟著蟲娘生活, 要獨自立門戶。這讓柳永頭疼不已, 後在大哥大嫂的勸說下, 柳永同意再娶一位妻子。蟲娘自然是沒什麼意見, 只是這第三位妻子還很年輕, 柳永與她相差了20 歲, 好在也是大家小姐出身, 賢惠淑德, 很快就熟悉了府邸的事務, 打理得得心應手。

人對死亡是有預知的吧, 否則怎麼會在秋芸即將離世之前, 柳永才意識到自己有多麼愧對她?

每個人的身邊都被那麼多鮮活的生命所包圍, 很少會有人去想先於其他這些生命結束的人都是幸福的。

死亡的難過在於, 不是沒有結束生命的勇氣, 而是相比死亡來說, 更害怕的是聯想到失去自己的親人該如何繼續。

生活真的是很無奈啊, 死亡明明是一條解脫的後路, 可是很多時候, 這條後路都被感情所牽絆而變得悲傷。

人的結局是生, 而不是死。死亡只是一條退路。

在靈魂的世界, 起於生, 終於生。

人都是讓軀體受盡苦難之後, 走向死亡, 走向解脫的最後一條路。

人的氣息、靈魂都沒有因為死亡而中止, 死亡只會使其升華。

人的死亡不過只是失去了一具軀體而已。

而出生, 卻帶來了新的靈魂。

想到這裡, 柳永有些許安慰, 父親母親妻子是走向了解脫的。他們在擁有下一代的生命之時, 就已經不再害怕死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外館斜街叄號 的精彩文章:

生活教會的不止付出有收穫,也教會忍受失敗的滋味

TAG:外館斜街叄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