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茶的N種「死法」

白茶的N種「死法」

「死法」,這個說法說的有點危言聳聽,其實本人就是想在白茶的知識體系里,以下觀點能夠引起各位看官的高度重視。

白茶鮮葉從一開始被採摘下來,就時時刻刻面臨著「致殘甚至死亡」的命運。都說白茶製作工藝最簡單,但是一款帶著天生優良基因的白茶鮮葉,卻可能分分鐘面臨危險。細數白茶的「死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採摘的鮮葉不及時攤晾,長時間悶在編織袋或者竹筐里。這樣的鮮葉是「受過罪」的白茶,就好比,孩子一出生就沒有呼吸,分分鐘有生命危險,就算搶救及時『也可能落下大腦缺氧引起的後遺症。是不是很恐怖?白茶如果不及時攤晾,也會受捂,茶葉會出現微氧化,那麼即使後期製作工藝正常,也會破壞白茶的後續轉化能力。

第二,萎凋工藝不到位。萎凋時間過長或者過短都不能做出合格的白茶,風味和品質大打折扣。

第三,乾燥的溫度過高速度過快。會導致轉化空間變小,燥氣足,香氣再在後續轉化中變弱,以及茶湯薄寡等結果。

第四,干茶含水量不達標,含水量高於國家標準8.5%以上,會導致後續轉化氧化速度過快,茶葉有變質的危險。

第五,存儲不當:不密封、不避光、非常溫、串味、受潮,這些都會讓白茶失去風味,陳化不好、異味變質等。

第六,做舊白茶。洒水渥堆發酵等做舊方式,是白茶的不歸路,沒有迴旋的餘地。

所以,各位看官,愛白茶,先會選白茶,選擇基因優良,製作工藝到位,含水量達標的好茶,剩下的就是存儲方法得當,這樣才是白茶的正確打開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逆襲綠茶!——狙擊手冊
你知道怎麼才能買到好茶葉嗎?這些技巧讓你不再被宰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