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代的/青年的/展覽

當代的/青年的/展覽

【3】當代青年藝術展——

2018年6月22日下午,一木天和和MMS3聯合呈現的【3】當代青年藝術展在梵木創藝區5號館拉開了帷幕。展覽將持續開放到7月7日。

什麼是當代?

什麼是展覽?

什麼是青年?

展覽被命名為【3】是何故?

什麼是當代?

What is the contemporary

當代藝術從時間上看,一定是「當下」被創造出來的。現代藝術的鼻祖一般被認為是馬塞爾 杜尚Marcel Duchamp,約瑟夫 博伊斯Joseph Beuys被最認為承接之後的後現代藝術鼻祖。一個時代的藝術家必成要呈現出、甚至於是塑造出時代精神,才能從同儕中脫穎而出,成為執牛耳者。

那麼要從時間線索上去尋找藝術的起點是很難的。通過考古,我們找到一萬七千年前的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也找到了戰國時期的《人物龍鳳圖》,它們代表了人類現今發現的最古老的繪畫。它們也曾經是當代的,但我們不能確定這些圖像是否是為了美觀而被創造出來。這是從創作意圖上去回溯的一種方法論。

藝術史的發展很有趣,從萬年前並非為了「美」而創造出來的岩洞壁畫,再到古希臘、古羅馬時期,人們在藝術中發現了美的可能性。審美伴隨著藝術的發展,我們太過於習慣二者的共生狀態,卻忽略了從一開始,藝術與美便不是絕對的因果關係。

當代藝術要表達的是藝術家與他/她所處的時空間的關係,它的標準不是好不好看,而是重不重要。當代藝術的重要性在於藝術家們能夠將自己從日常中抽離出來,藝術不再是一張美麗的畫、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塑,藝術成為了可以被討論,將藝術家與觀眾連接為一體的載體,去言說一種知識體系,並且在這個體系中不斷推翻、結構、重構,再推翻。

當代藝術是可以自我迭代的文化創作程序。

什麼是展覽?

What is the exhibition

毫無疑問,博物館裡將千百年的文化瑰寶仔細排列是展覽的一種形式,甚至於是最重要的形式。這是展覽最上沿的時間邊際。

展覽也可以是很隨意的:創作者們在朋友圈發出幾個「九宮格」是展覽;在地鐵站、社區廣告欄、學校的黑板報、商場的櫥窗也是——創作者的成果與觀眾之間一旦產生交互,都可以成為展覽的模式。

當代藝術面臨的困境截然不同。它是當下的、立馬的,所以當代藝術沒有辦法依靠時間這個最強大的篩選機制,自我優化。光陰總會為在漫長時間中存留下來的藝術作品鑲嵌上金邊。

當代藝術採取了「開放自身」的因對措施:當作品與觀眾相對之時,藝術家的意圖應當是可以退避的——與其說是「作品」,不如說成為了有待於觀眾處理加工的「文本」素材。

觀眾,以及同樣是觀眾,但更為專業的批評家群體,從未在藝術史中佔據著如此強勢的話語權。通過觀賞作品,觀眾將自我意識填補進藝術家創作保留下來的討論空間中,藝術家想要表達的意圖與觀眾所獲得的感受形成了補充和辯論,互相反饋的過程構建起當代藝術的自我進化。

根本不需要擔心是否能「看得懂」當代藝術。你之所見,便是作品之於你的全部內容。

當代藝術的展覽,不再是一系列作品的成列,而成為了藝術思潮的戰場,成為了藝術討論的機制,成為了誰都不需要去仰望的平等對話。

什麼是青年?

What is the youth

1985~1990年,中國開始了第三次嬰兒潮,這1.24億人,接近當前全國人口的10%。作為主力嬰兒潮的下一代,回聲嬰兒潮,亦撐起了一個代表性的名詞——「80後」。

1985年,批評家以美研所主辦的《中國美術報》為陣地,不斷介紹歐美現代藝術,並在頭版頭條上介紹青年一代的前衛藝術。這場藝術運動成為了1980年代精英文化運動在社會大潮中的一個支流。

這一代曾經也被成為「青年」的藝術家真正關心的並不是藝術本身,而是藝術所能塑造出的人的價值。他們思考的是人性解放後對自我的認同。他們要求的是首先使自己成為一個人,其次才是畫畫。

30年後的今天,曾經的青年藝術家老去。曾經的「當代藝術」成為了中國的「當代藝術史」,但正如他們一樣,今天的藝術家要去面對的又是一個新的當代中國。「大國崛起」取代了「改革開放」,成為了新一代藝術家要去重新探索的時代註腳。

不同以往的是,21世紀的中國藝術家已經不只是能從歐美現當代藝術中去汲取養分了,記住這些名字:蔡國強、徐冰、劉曉東、谷文達、方力均、曾梵志、周春芽、栗憲庭、黃永砯、邱志傑……曾經也是青年的他們為我們這一代踏出了一條路,而我們也要為之後的青年人去探索點什麼。

展覽被命名為【3】是何故?

Why the exhibition called 【Three】

【3】青年藝術展是MMS3在成都聯合一木天禾的首場展覽。本次展覽邀請了Michal Martychowiec(波蘭)、 李皓和黃斌3位藝術家,展示藝術作品40餘件。

MMS2柏林和MMS3成都共同的命名來源是本次展覽參與藝術家之一的MichalMartychowiec。Michal將他位於柏林的工作室命名為Michal Martychowiec』 Studio NO.1(一號工作室)。MM Studio將他的姓名抽象,於是位於柏林蒂爾花園的藝術空間MMS2從一開始便涵蓋了「藝術家工作室」開放的創作概念。與普遍意義上的展覽空間不同,工作室是藝術發生的第一現場,其微妙的私密性保全了藝術家創作的自由性。

【3】青年藝術展將展廳劃分為相對隔絕的3個空間,將臨場關係歸還給藝術家。空間成為了3位藝術家可以絕對支配的領域。在創作過程中,策展團隊人為地隔離了3名藝術家之間的聯繫,而他們在此之前也是互不相識的。藝術風格、表現內容為觀眾帶來的不協調和衝突感將成為連接本次展覽的重要橋樑。

作者簡介

胡紹 Raf

國際策展人

MMS2 MMS3創始人

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

現於中國成都、德國柏林工作。

Graphic Designer:小非

Writer:Raf

Sponor:一然

Director:米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里 的精彩文章:

TAG:一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