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去年共有3776個展覽,當代藝術在中國還小眾嗎

去年共有3776個展覽,當代藝術在中國還小眾嗎

2015年開始,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在每年6月舉辦「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從過去一年出現在各種畫廊、美術館、藝術空間的藝術作品中挑選具有代表性的展示,作為當代藝術領域的「年度報告」。

第一財經報道過前三屆展覽,對比數據發現:2015年至今,每年當代藝術展覽的總數約從3000上升至3700。2014年全年只有八天沒有展覽開幕。

今年展覽特徵明顯,新媒體、新技術和新觀念的作品佔據了主要分量。這一點既符合當代藝術流派變化的實際,也應合了全世界社會演變的潮流。

比如,展覽二層平台上著名的「葛宇路」。年輕藝術家因為自己的名字以「路」結尾,惡作劇式地為北京市雙井蘋果社區附近的一條無名街道命名,並且讓這個不符合「市政規定」的路名從2013年開始便進入公眾視野,通過網路地圖充分傳播。2017年隨著事件披露,道路名被取締,路牌被拆除,這件「行為藝術作品」已經充分觸碰到了嚴肅主題——網路時代,個體如何塑造公共話語,如何改變公眾的認知。

出生於1985年的藝術家苗穎擅長表現商品化社會對受眾的影響。藝術家展出的作品是一張躺椅,周圍擺放五六個「淘寶銷量第一」的床上平板智能電腦懶人支架,分別夾著屏幕始終閃爍播放視頻的電子設備。觀眾可能對這些不甚陌生,但其誇張的視覺表現,突顯了消費時代與網路社會疊加,對個體產生的異化。

除此之外,參與展覽的藝術家還有去年參加了第14屆卡塞爾文獻展的紀錄片導演王兵。他的影像作品《15小時》實際時長也是15小時,看似客觀冷漠的鏡頭對準了浙江湖州織里鎮的童裝加工廠。他拍攝了工廠工人「未經壓縮」的一天,包括工作13小時、吃飯休息2小時。觀眾自由逗留或離開,從中可以切身體會時間與影像的真實。

「中國當代藝術規模之大超出想像,更不是任何一個研究者、策劃人能夠通盤了解並加以解釋的。」策展人朱青生和他帶領的北京大學《中國當代藝術年鑒》編輯部,從1986年開始以學術統計辦法試圖全面而系統地記錄中國當下的藝術發展動態。

自1978年改革開放,至80年代現代藝術運動、90年代蓬勃興盛、2008年以後市場化發展到頂峰,再到近些年學術與市場各個層面成熟,中國的當代藝術似乎完成了從自發探索到被體制接受的過程。現代藝術不僅參與了歷史,也是與創新社會相對應的精神動力。

主辦方遵循以往方法,首先調查記錄在2017年活躍的12780位藝術家,閱讀分析4652篇文獻,對數據進行權重排序得到一個初步入選名單;然後請本年年鑒的資深編委對名單進行再次檢查與修改;最終得出一份有141位藝術家的名單。理論上來說,這就是過去一年最有成就和才能的優秀藝術家。展覽從141位藝術家之中再次根據其作品體量、時間表等具體展覽因素,選取37位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實地展出。

本次展覽佔據了美術館三層幾乎全部空間。這座位於北京798藝術區北面的巨大建築由朱錇設計,由原先的松下廠房改建而成,於2015年開幕,與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同樣由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起成立。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是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的品牌展覽項目,四年來始終得到民生銀行和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的支持。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8月24日。

(本文供圖/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附第一財經對部分入選年鑒展藝術家的報道

陳界仁:他用比電影更魔幻的影像,解讀最邊緣的社會現實

藝術家喻紅也開始玩虛擬現實,用傳統繪畫與VR科技碰撞

程然:滿世界做藝術展累出神經紊亂,他乾脆用病人的眼光去看城市

邱黯雄:也許在古人眼裡,我們活得比森林怪物還魔幻

童昆鳥:這位90後藝術家,在博物館裡擺攤賣「錢」

朱小地:元代古廟裡下了雨,看看建築師怎麼做藝術

責編:顧蓓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魏鳳和與美國防部長會談 就台灣問題等闡明中方立場
67.46億港元!恆大正式入主法拉第未來FF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