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5G熱點問題詳解系列之一:NSA or SA,選擇並不困難

5G熱點問題詳解系列之一:NSA or SA,選擇並不困難

安信通信夏廬生彭虎團隊

■事件:北京時間6月14日,3GPP宣布5G獨立組網(SA)架構相關標準正式凍結,意味著3GPP第一個正式可商用5G標準(Release-15版本)正式出台。那麼國內5G建設到底會採用獨立組網SA架構還是更早時間凍結的非獨立組網模式(NSA),引發了市場的熱議。

採用NSA組網,對運營商而言各有優缺點:1)優點NSA標準下無需新建核心網;NSA架構更早凍結,產品也相對更成熟;NSA架構可以藉助目前建設成熟的4G網路擴大5G覆蓋範圍。2)缺點當前NSA架構無法滿足5G網路低時延高可靠的要求;NSA架構仍必須改動4G現網;NSA架構下5G基站設備必須與4G同廠家,運營商可選擇性及議價能力會大幅下降。

我們的結:SA部署更好實現5G場景要求和成本節約原則1)選擇NSA架構可以在初期幫助運營商實現更快速的5G建網,但後期為了實現連續覆蓋和支持全部的5G場景,未來向SA的演進勢在必行;2)相比直接採用SA架構建網而言,採用先NSA後SA的方式建網更快,但總的資本支出也會增加約18%~24%。

無論最終國內運營商採用何種網路架構,5G商用的步伐都不會放緩,建設和投資規模也不會縮水。首先,2020年實現商用的5G是「中國製造2025」藍圖中的重要一環。5G不單止是移動通信技術的增強,也是萬物互聯的時代,還包括 mMTC(大規模物聯網)和URLLC(低延遲通信)的應用場景。5G網路將是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基礎。其次,中國力量越來越強大,產業鏈層面必將充分利用話語權的優勢。中國通信產業鏈的參與企業數量越來越多,最初從幾家核心設備商,到現在從運營商到終端數十家企業;中國企業在3GPP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已經非4G可比,在5G後續標準會議中將會充分利用產業規模的優勢爭取利益,不會因為貿易戰的影響而放棄機會。

■投資建議5G開啟跨時代盛宴,預期2019年隨著全球5G標準推出,國內網路建設將逐步展開,商用規模領先全球。我國5G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活躍度高,本土5G產業鏈上下游廠商將充分受益,由此向更高的全球市場份額進發。5G主設備商重點關注烽火通信;5G基站射頻前端行業格局有望重構,高頻覆銅板CCL、通信用PCB和塑料天線振子迎來重大發展機遇,重點推薦生益科技、深南電路、飛榮達

■風險提示5G發展不及預期。

正文

1. NSA or SA市場分歧較大, SA無疑將是主流部署方式

5G的網路架構包含有獨立的SA和與4G網路相結合的NSA兩種:

獨立組網模式(SA):指的是新建5G網路,包括新基站、回程鏈路以及核心網。SA引入了全新網元與介面的同時,還將大規模採用網路虛擬化、軟體定義網路等新技術,並與5G NR結合,同時其協議開發、網路規劃部署及互通互操作所面臨的技術挑戰將超越3G和4G系統。

非獨立組網模式(NSA):非獨立組網指的是使用現有的4G基礎設施,進行5G網路的部署。基於NSA架構的5G載波僅承載用戶數據,其控制信令仍通過4G網路傳輸。運營商可根據業務需求確定升級站點和區域,不一定需要完整的連片覆蓋。

近來,關於國內5G建網是會採用獨立組網模式(SA)還是非獨立組網模式(NSA)引發了市場的熱議。

1.1. NSA的優勢在哪兒?

如圖1所示,SA架構相比較而言更為簡單,而NSA架構則略為複雜。相較SA,NSA的優勢主要包括:

1)藉助目前成熟的4G網路擴大5G覆蓋範圍。由於手機終端發射功率有限,所以5G網路的覆蓋範圍主要受限於上行(即手機發送信號到基站),那麼通過與4G聯合組網的方式(NSA)可以實現5G單站覆蓋範圍的擴大;

2)NSA標準更早結束,產品更成熟。NSA相較SA標準更為提前,產品路標也相應的提早成熟。當前我國5G推進組也已經基本完成了NSA的大部分測試工作;

3)無需建設新的核心網。NSA組網下,5G基站將利用現有4G核心網,省去5G核心網路的建設。

1.2. 相較SA,NSA架構也有如下劣勢

1)仍必須改動4G現網。如上所述,NSA是4G網路和5G網路融合的組網方式,所以勢必涉及到對4G現網的升級改造(包括無線和核心網);同時5G NR應用頻段更高,覆蓋範圍更小,現有4G網路密度無法滿足5G覆蓋。

2)無法調整現有設備的供應商結構。NSA組網方式下,更加依託於原有的設備投入,採用NSA需要互操作的統一性,仍然需要採購原網廠商的設備,則運營商不能重新劃分設備廠商的投資結構。

3)現網無法滿足5G高可靠低時延要求。由於NSA無需建設5G新核心網,且NSA需藉助4G無線空口(NSA無線錨點在4G),但現有的4G核心網架構和4G空口卻無法滿足5G對於時延和傳輸可靠性的要求。

1.3. 我們的觀點:NSA架構有助於快速建網,但較SA直接建網資本開支更高

連續覆蓋的前提下,無論採用SA還是NSA密集城區場景所需5G基站數量相同。考慮到國內4G現網在密集城區的站間距已經在300米以內,通過對5G基站在密集城區室外場景的鏈路預算分析,我們認為在4G/5G基站共站址的基礎上,SA網路架構方案即可實現5G的連續覆蓋(NSA架構下,也需要5G和4G基站共站址);

SA基站單站價格更有優勢。由於NSA需要5G與4G同廠商,而SA則無此要求。因此NSA架構下,運營商在採購5G基站時的議價能力勢必會減弱。

如果國內5G商用牌照提前發放,NSA或將成為部分運營商的先期建網選擇,但最終還是會走向SA架構。一方面,NSA為運營商快速建網提供了現實選擇(產品更成熟、無需改動核心網等優勢),但由於支持增強URLLC的5G 3GPP R16版本將在2019年12月凍結,我們認為運營商未來如果要支持R16,則屆時運營商會逐步選擇SA架構進行組網,以便實現5G網路對諸如自動駕駛、工業互聯、遠程醫療等低延時高可靠的新應用的商用支持。

基於上述現實條件下,我們假設:

1)相較SA架構5G基站,採用NSA架構建網方案的單站價格會貴30%-50%,再加上4G站的改造費用,預計在相同規模下,NSA架構的投資會比SA架構貴60%-80%;

2)考慮到國家較高的5G建網要求,如果運營商在2019年建網開始時選擇NSA架構,預計在引入SA架構前會完成5G總建設規模的30%左右(2019-2020年),剩下的70%建設量將選擇SA架構。

那麼相較直接採用SA,採用先NSA後SA架構的建網方式,5G無線網路建設的總投資規模預計會增加18%~24%。(即:0.3×(1.6~1.8)+0.7=(1.18~1.24))。

結論:

1)選擇NSA架構可以在初期幫助運營商實現更快速的5G建網,但後期為了實現連續覆蓋和支持全部的5G場景,未來向SA的演進勢在必行;

2)相比直接採用SA架構建網而言,採用先NSA後SA的方式建網更快但總的資本支出也會增加約18%-24%。

2. 無論最終國內運營商採用何種網路架構,5G商用的步伐都不會放緩

基於市場的爭論,我們認為無論最終國內運營商採用何種網路架構,5G商用的步伐都不會放緩,建設和投資規模也不會縮水。下一步國內的工作重點將是5G頻譜的劃分,以求年內實現預商用。而2019年隨著終端晶元的成熟和終端品類的推出,2020年國內5G將實現全面商用。

首先,2020年實現商用的5G是「中國製造2025」藍圖中的重要一環。5G不單止是移動通信技術的增強,也是萬物互聯的時代,還包括 mMTC(大規模物聯網)和URLLC(低延遲通信)的應用場景。5G網路將是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基礎。其次,中國力量越來越強大,必將充分利用產業規模優勢。中國通信產業鏈的參與企業數量越來越多,最初從幾家核心設備商,到現在從運營商到終端數十家企業;中國企業在3GPP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已經非4G可比,在5G後續標準會議中將會充分利用產業規模的優勢爭取利益,不會因為貿易戰的影響放棄發揮影響力的機會。按照我們推測,本次5G NR第一個標準凍結後,產業鏈推進速度將會大大提升。

1、主設備商:預計華為、中興從標準凍結到試商用設備出爐約需要6~9個月時間,即明年Q1~Q2。華為、中興作為第一梯隊中國廠商會更早實現,預測愛立信、諾基亞則會稍晚於中國廠商。

3、CPE產品(用戶駐地設備):在明年Q3度可能會出現,但是在中國的普及率並不高,大眾主要接受的還是智能機的設備。

3. 投資建議

儘管目前板塊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但我們認為,整體來看,國內5G標準、市場、產品等各領域進展並未放緩或減弱。5G開啟跨時代盛宴,預期2019年隨著全球5G標準推出,國內網路建設將逐步展開,商用規模領先全球。我國5G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活躍度高,垂直應用需求也有望一觸即發,本土5G產業鏈上下游廠商將充分受益,由此向更高的全球市場份額進發。5G主設備商重點關注烽火通信;5G基站射頻前端行業格局有望重構,高頻覆銅板CCL、通信用PCB和塑料天線振子迎來重大發展機遇,重點推薦生益科技、深南電路、飛榮達

■風險提示:5G發展不及預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通信投研汪 的精彩文章:

TAG:通信投研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