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最堅固的廟宇,被日軍炸13次安然無恙,如今被人頂禮膜拜!

中國最堅固的廟宇,被日軍炸13次安然無恙,如今被人頂禮膜拜!

在抗日戰爭中,日軍的炮火毀壞了中國不少古老的建築,使人痛心不已,但是其中確有一做高台,在日軍13次的炮火之下還安然無恙。這座神奇的建築就是在河南境內的老君台。這背後有什麼不為認知的故事呢?

秦漢年間,從上到下都興起了追求修仙求長生的風潮,道教就是形成在這個時期,而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老子就成了道教的始祖太上老君,西漢時公認老子的出生地在河南省鹿邑縣,因此在西漢時為老子修建飛升成仙的高台時就選在了鹿邑縣。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老君台」!

在唐朝,全國範圍開始興建道家建築,圍繞老君台興建起了相當規模的建築群,以後的朝代,都對老君台進行過修葺。1937年日軍正是發動了侵華戰爭。

1938年日軍開到了鹿邑縣城,當時鹿邑縣最高的兩座建築就是奎星樓和老君台。因為其高大醒目而被日本軍隊當作抗戰工事遭到首先的打擊目標。

奎星樓被日軍的一發炮彈炸毀,可是更加高大的老君台在兩顆炮彈之後還是安穩的坐落在原地,一直打了12發炮彈日軍都沒有聽到應該有的炸毀聲音。

甚至最後日軍指揮官親自發射了第十三發炮彈日軍還是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日軍只好調轉炮火攻打鹿邑縣城,在炮火平息之後,日軍迅速趕到當時炮彈沒有爆炸的那座建築,想要知道為什麼炮彈失效。

日軍爬上老君台之後,才知道這座高大的建築供奉的乃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道教在日本更是深入人心。這支軍隊看到是太上老君,士兵們不由得紛紛下跪,一邊磕頭作揖,一邊請求「太上老君」寬恕自己的罪行。在日軍佔領期間,日本人還專門在老君台派了一個班的兵力再次看護。

據事後人們在老君台查驗的時候,在各處大殿的牆壁處和柏樹上共發現未爆炸的炮彈12枚,其中有兩發炮彈都穿透了大殿的牆壁進入殿內,當時的老君台儲存有大量國民黨軍隊的軍火物資,這些炮彈如果一旦爆炸,就會造成極其嚴重的連鎖反應,可是第十三發炮彈一直都未能被發現。

1997年,當時的炮手梅川太郎再次回到老君台,再次表示懺悔並且立下了一根祈願世界和平的白色方柱。並且對始終未能發現第十三枚炮彈疑惑不已。

一直到了2003年,在修繕老君台的時候,才在其西南角的地下找到了這枚失蹤多年的炮彈。現在的老君台是我國的著名遊覽勝地,香客絡繹不絕,而當時為什麼連續13枚炮彈未能爆炸也成了未解之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孩子常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長大後會過得辛苦,你別傻傻忽略了!
春秋戰國消滅國家最多的人,秦始皇在他面前,也得甘拜下風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