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圍觀起鬨甘肅跳樓少女的人們,在想些什麼?

圍觀起鬨甘肅跳樓少女的人們,在想些什麼?

新聞大家都知道了,不提。

有起鬨的,有手機直播的,有嚷嚷催姑娘快點跳的,形形色色。

看客的冷漠與變態狂歡,自然讓人絕望。

但每個個體,都是社會環境的產物。他們怎麼出現的,很刻意細細琢磨。

圍觀他人災難的愛好,大致出自以下心理:

生活平淡,且有遠期的不安全感,所以欣賞一下他人的災難,尋找驚險刺激的同時,也獲得「還好不是我,至少我今天活下來了,倒霉的是別人」的偽劫後餘生感,可以暫時忘記遠期的壓力。

鼓動跳樓,大致出自缺乏同理心,確切說,缺乏情感同理心。

情感同理心強者,多善於自省、分享與交流。

反過來,被長期單一壓力控制的人們,尤其是孩子,會非常自我中心,缺乏同理心,拒絕自省,抵觸分享與交流。

扎堆到群體後,群體非理性發作,人便會失去社交中的道德自省,自覺暴露出人性中非理性的那一面。

比方說,如果樓下只有一兩個人,他們會起鬨嗎?未必敢那麼猖狂;但扎了堆,就變成另一回事了:

「大家都起鬨了,大家都拿手機直播了,我就扎在人堆里,也沒做錯啥嘛!」

所以,大概可以說:

樓下起鬨的看客們,長期處於單一壓力之下,沒有合適的自省、分享與交流——直播跳樓不算理性交流,只是扭曲狂歡。

他們有遠期的不安全感,所以樂意看到別人的災難,好解脫自己的陰影。

他們自願扎堆,來獲取狂歡的安全感,避免理性的自省。

我不是想勸大家憐憫他們:畢竟他們起鬨,鼓勵少女跳樓,已經不止是冷漠,而是著實做了大惡。

只是,每個邪惡的狂歡者,都多少是,被周遭壓力扭曲到異化變態,才會扎堆抱團,造出那麼一個扭曲的群體。

歸根結底,每個扎堆起鬨的看客,骨子裡都藏著這麼句話:「看別人倒霉,我心裡就平衡了;反正我也沒啥事好跟人聊的,就這麼著唄!這麼做是缺德,但我扎在人堆里,缺德的就是人堆,不是我了!」

所謂「嘴裡那麼毒,心裡一定很苦」,大概就是這麼回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佳瑋寫字的地方 的精彩文章:

德國隊絕殺逆轉,死裡逃生了——用最德國的方式!

TAG:張佳瑋寫字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