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能夠自動癒合的古塔,經歷六次強震三開三合,因每塊磚上有個手印

能夠自動癒合的古塔,經歷六次強震三開三合,因每塊磚上有個手印

建築物能夠自動癒合,聽起來像是神話故事,在我國確實有這樣一座古塔,歷史上經歷過數次大地震,三次開裂三次自行癒合,專家仔細分析時,發現每塊磚上都有一個神秘的手印。這座古塔就是小雁塔。

小雁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的薦福寺內,所以又稱「薦福寺塔」,是在公元707年,由武則天的兒子唐中宗建造的,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小雁塔是相對大雁塔而言的。

大雁塔是唐高宗為回歸大唐的玄奘法師,修建的作為其講經的地方。小雁塔則是唐中宗效仿父親給一個從印度取經回來,叫做義凈的高僧,所建造的一座塔,這座塔下的薦福寺是武則天興建的。

小雁塔最出名的就是「三開三合」,三次開裂竟然奇蹟般三次自動合攏。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陝西發生6級大地震,小雁塔塔身自上而下被震裂了一條一尺多寬的縫。

過了34年,在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在又一次大地震中,小雁塔的裂縫在一夜之間又合攏了。此後,在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滑縣大地震時,小雁塔塔身又被震裂,後來在1563年自動癒合。

第三次開合是在1691年時候震裂,1721年時又自動合攏。專家介紹,小雁塔正好處於一個強震地帶,從明成化年間開始,西安進入地震多發期,曾發生過6次6級以上強震,與「三開三合」完全吻合。

按說,經歷過這麼多次地震,小雁塔應該越震越裂,怎麼會自動合攏呢?專家介紹,在小雁塔的塔基地下有一層夯土,可以有效緩解地震波對於建築的衝擊。小雁塔雖高達45米,是一磚一瓦堆砌起來,這些用來砌小雁塔的磚,是一種很特別的磚。

小雁塔塔身的唐磚上,幾乎每塊都有一個奇怪的手印。用來燒制這些磚的泥,是取自地下的黃泥,這種泥最大的特點是細膩、黏性好,唐代在燒制磚的時候,把這種泥淘洗幾遍,清除乾淨泥中的雜質,再摻入石灰和糯米汁,這樣燒出來的磚堅硬異常。這種手印實際上是一種質量監督,萬一塔出現質量問題,通過手印來查找做磚的人,從而保證了施工質量。專家說,這些手印才是小雁塔三開三合的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縱覽 的精彩文章:

一個老頭出現在朝堂上,和珅看後面如土色,嘆息一聲:我死期到了
岳飛被「莫須有」罪名害死,金國以同樣罪名處死一大臣,成古代版潛伏

TAG:歷史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