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收藏!江蘇集成電路產業看這一篇足矣

收藏!江蘇集成電路產業看這一篇足矣

今日推薦

source:Pixabay

原標題:收藏!江蘇集成電路產業看這一篇就夠了

江蘇省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起步早、基礎好、發展快的地區之一,在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發展歷程

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可追溯至1960年代,建立了一批如南京國營772廠、無錫國營742廠、蘇州半導體廠、徐州半導體廠、常州半導體廠、南京半導體廠等具代表性半導體生產企業。

1970年代初,國營742廠、蘇州半導體廠等企業參與小規模集成(CSI)TTL電路等的研發,在晶圓製造、封裝等方面也有所涉獵,為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打下基礎。

1978年,國家確定由無錫國營742廠承擔雙極型線性集成電路工程項目,從日本東芝公司引進彩色電視機用雙極線性集成電路生產線(3英寸、5μm技術),這是1980年代我國引進的規模最大、涵蓋全產業鏈的首條集成電路生產線。

1980年代初,江蘇省無錫市成為國家集成電路「南北兩個基地和一個點」中的南方基地三大城市之一,先後承擔國家「六五」、「七五」和「908」工程,組建了微電子科研中心,並建設了國內第一條6英寸CMOS生產線,成為中國第一塊集成電路的誕生地。

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前,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在技術、規模處於全國領先地位,進入21世紀後,江蘇省抓住了國際半導體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近年來相繼引進了台積電、華虹無錫等重大項目,發展成為全國最重要的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之一。

2.產業規模

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銷售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首位。

今年3月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銷售總收入為1687.68億元,同比增長17.82%。

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為5411.3億元,按此計算,2017年江蘇省集成電路銷售額在全國佔比為31.19%,佔據相當重要的位置。

在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中,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測三業銷售收入合計為1318.73億元,同比增長20.42%。

其中集成電路設計業銷售收入為194.66億元,同比增長21.96%;集成電路晶圓業銷售收入為245.91億元,同比增長13.78%;集成電路封測業銷售收入為878.16億元,同比增長22.08%;分立器件銷售收入為166.28億元,同比增長15.33%。

3.產業鏈概況

從產業鏈看,江蘇省已形成涵蓋EDA、設計、製造、封裝、設備、材料等較為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彙集了眾多知名集成電路企業。

設計領域,江蘇省擁有華潤矽科、無錫友達、展訊、晶門科技、東微半導體、奇景光電等眾多知名企業,設計業上游EDA企業如Cadence、華大九天等也均在江蘇南京落戶。

製造領域,江蘇省擁有華虹半導體、SK海力士、華潤微電子、台積電、紫光存儲、和艦科技、江蘇時代芯存、揚傑科技等企業,其中華虹半導體、紫光集團等承擔的項目均為國內集成電路發展的重大項目,擁有巨大的群聚效應。

封測領域,江蘇省在全國領先的地位難以撼動,擁有全球排名第3、國內排名第1的封測大廠江蘇長電,以及全球排名第7、國內排名第3的封測廠商通富微電,還包括蘇州固鍀、晶方科技、矽品(蘇州)、英飛凌(無錫)等知名封測廠商,連全國排名第二的華天科技也在崑山設立了子公司。

材料領域,江蘇省擁有瑞紅電子、江蘇鑫華、康強電子、雅克科技、中環領先、南大光電、中鵬新材料等知名企業。

設備領域,江蘇省同樣不可小覷,國際半導體設備大廠阿斯麥分別無錫、南京均建有分公司,還有華晶設備、吉姆西半導體等設備廠商。

4.地域分布

從地域分布上看,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主要集中在蘇南地區,蘇南地區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約佔江蘇省銷售總額的80%以上,形成了以無錫、蘇州和南京等市為中心的集成電路產業帶。不過,目前蘇中和蘇北也正在逐步發展,如南通、揚州等城市發展勢頭良好。

下面簡單談一下無錫、南京、蘇州三大城市的集成電路產業狀況:

無錫

無錫市是江蘇省甚至全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城市,被稱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的「黃埔軍校」,為國家微電子產業南方基地,現已基本形成了包括設計、製造、封測、材料、設備等較為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其中封測行業規模位列全國第二。

目前,無錫市集成電路產業企業共有200多家、從業人員近5萬名。據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7年無錫集成電路三業總量佔全國總量的12.39%,佔全省總量的50.83%。其中設計業佔全國總量的4.8%,全省總量的51.1%;晶圓製造佔全國總量的14.46%,全省總量的85.14%;封測業佔全國總量的19.14%,佔全省總量的41.19%。

南京

南京市是中國主要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之一,江北新區為南京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地,2016年江北新區被列為江蘇省級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地。

2015年台積電宣布將於南京江北新區浦口經濟開發區建設12寸晶圓廠,在台積電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目前已有140餘家來自世界各地的集成電路企業安家江北新區,涵蓋晶元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終端製造等產業鏈上下游全部環節。

雖然南京市在規模上暫不及無錫市,但其聚集了在產業鏈極具號召力的兩大巨頭台積電和紫光集團,發展勢頭強勁。

蘇州

蘇州市同樣屬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基礎較好的城市之一,曾引進過英飛凌、飛兆半導體、AMD、瑞薩等一系列國際大廠,2002年至2008年期間蘇州集成電路幾乎每年以超過30%的增速發展,基本形成以「IC設計—晶圓製造—IC封裝測試」為核心,設備、材料及服務產業為支撐的集成電路產業鏈。

不過,在經歷了發展黃金期後,近年來蘇州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速度不及無錫、南京等城市,但總體而言仍屬國內集成電路重要城市之一,2016年蘇州位列全國集成電路產值前十大城市之一。

5.重大項目

近年來,江蘇省陸續引進了台積電南京廠、華虹無錫、SK海力士二廠等重大項目,使得該省集成電路產業更為矚目,這些項目建成後無論對江蘇省及整個中國集成電路發展均有重大意義。

台積電項目

2015年底,台灣晶圓代工龍頭企業台積電宣布在江蘇南京建設12英寸晶圓廠,總投資約30億美元,南京廠主要生產16納米鰭式場效應晶體管(FinFET)製程,最大月產能為2萬片12英寸晶圓。

簽約後該項目迅速落地開花,2016年3月簽約、5月註冊、7月動工,2017年9月12日台積電南京廠舉行進機典禮。2018年5月,台積電南京廠宣布提前量產。

台積電南京廠是大陸首座可量產16納米的晶圓代工廠,對大陸提升集成電路製造業有著重大意義,對於江蘇省而言更是具有明顯的龍頭群聚效應。

紫光集團項目

2016年紫光集團宣布在江蘇南京建設兩大項目:預計投資300億美元成立南京半導體產業基地,生產3D-NAND FLASH、DRAM存儲晶元等產品,佔地面積1500畝,目標月產晶元約10萬片;並將投資人民幣300億元興建紫光IC國際城,包括科技園、設計封裝產業基地、國際學校、商業設施、國際人才公寓等綜合配套設施。上述兩大項目於2017年2月正式動工興建,建設周期從2017年到2019年。

其中南京半導體產業基地項目是紫光集團布局存儲器的三大基地之一,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今年4月公開表示,要在南京、成都兩地複製兩個武漢新芯。

SK海力士二廠項目

2017年初,SK海力士決定在江蘇無錫建立二廠。2017年10月,SK海力士與無錫市政府就海力士新上二工廠項目簽約,總投資高達86億美元。興建完成之後,將形成月產能20萬片10納米製程等級的晶圓生產基地,年銷售金額由目前19億美元增加至33億美元。

SK海力士於2005年落戶江蘇無錫後,至今已歷經5期重大投資,目前累計投資超過105億美元,已成江蘇省內單體投資規模最大、存儲半導體生產技術最先進的外商獨資企業。

華虹無錫項目

華虹無錫集成電路研發和製造基地項目佔地約700畝,總投資100億美元,一期項目總投資約25億美元,新建一條工藝等級90-65納米、月產能約4萬片的12英寸特色工藝集成電路生產線。

2018年3月2日,華虹無錫集成電路研發和製造基地項目舉行開工儀式,4月,一期工程(華虹七廠)樁基工程正式啟動,計劃將於 2019 年上半年完成土建施工,下半年完成凈化廠房建設和動力機電設備安裝、通線並逐步實現達產,預計年產值將達50億元。

中環大矽片項目

2017年10月,無錫市政府與天津中環、浙江晶盛簽署集成電路用大矽片研發生產製造項目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全國最大規模的集成電路用大直徑矽片生產平台。

該項目總投資約30億美元,一期投資約15億美元,於2017年12月舉行開工儀式,項目完成後將加速國內半導體矽片進口替代進程。

江蘇時代芯存相變存儲器項目

江蘇時代芯存相變存儲器項目總投資130億元,一期投資43億元,佔地276畝。該項目於2017年11月完成廠房封頂及設備採購,2018年3月舉行竣工運營啟動儀式,標誌著項目開始進入運營階段。

該項目全面建成後將達到年產10萬片12英寸相變存儲器的產能,預計年可實現銷售45億元,將填補中國在存儲器方面研發和生產的空白。

6.政策&基金

江蘇省在政策方面不留餘力地支持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省政府及各市、區政府相繼出台了相關政策。

事實上,17年前江蘇省就已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落實到政策上。2001年4月,江蘇省政府印發《江蘇省鼓勵軟體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通過政策引導資金、人才資源向集成電路產業集聚,目標10年後江蘇集成電路產品在國內市場佔有較高的份額,並有相當部分出口。

隨後2015年江蘇省政府再次出台《江蘇省政府關於加快全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主要目標到2020年,江蘇省全省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超3000億元,產業鏈主要環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企業進入國際第一方陣,成為國內外知名的集成電路產業高地。

在此之後,江蘇省各地級、區級政府包括南京市、蘇州市、無錫市、崑山市、徐州市、南通市等也分別出台了相關政策(詳見下表),從這些密集發布的政策可見,江蘇省各級政府已把集成電路當成其戰略支柱性產業來發展,這些政策也將在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

隨著各項政策出台,江蘇省各地的扶持基金也相繼成立。

2016年12月,南京市宣布設立集成電路產業專項發展基金,目標規模500億,再配套上江北新區所屬的100億元,基金總規模將達到600億元。

2017年1月,無錫市宣布在「十三五」期間設立總規模200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重點聚焦、培育若干個國內外知名的集成電路龍頭企業,扶持一批中小型集成電路企業,力爭全市集成電路產業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

2017年2月,崑山市成立規模為100億元的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先期啟動10億元,作為母基金引導社會資本、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等投向集成電路產業。

7.人才培養

作為國內集成電路產業起步城市之一,江蘇省培養了大批IC骨幹人才,無錫市更被稱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的「黃埔軍校」。

江蘇省目前擁有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郵電大學、蘇州大學等眾多高等院校,其中東南大學是教育部和科技部聯合批准的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並擁有中電科集團第55所、58所等著名科研院所。

近兩年江蘇省進一步加快了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養的步伐。

2018年3月,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分別與無錫高新區、SK海力士半導體(中國)有限公司簽訂有關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合作協議,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芯動力人才計劃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基地」同時宣布落戶無錫。

除了本土培養外,江蘇省也依託「太湖人才計劃」政策,大力招引國外微電子人才回國創業、鼓勵企業自主招聘高層次技術和管理人才,鼓勵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研發機構辦學等。

數據顯示,2017年度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從業人員達到約12.3萬人,同比上升7.2%。

不過,如今全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緊缺嚴重,江蘇省作為重要產業城市,縱有一眾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且不斷引進人才,卻也難以避免人才短缺困境。

此外,南京台積電、無錫華虹、SK海力士二期、中環大矽片等重大項目相繼落地,更是加劇了該省的人才缺口,且在全國範圍內佔據大頭。

江蘇省經信委副主任龔懷進表示,按產值同比例計算,到2020年全省集成電路人才缺口將超過10萬人。

8.問題與挑戰

作為中國最早發展集成電路的城市之一,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獲得了央地政府的強有力支持,並抓住了發展機遇,成長為極具代表性與競爭力的重要產業區,產業規模處於全國領先位置。

儘管產業基礎良好,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仍存在一些問題與挑戰。

一位業內人士向筆者表示,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最大的問題在於其產業結構失衡。數據顯示,2017年江蘇省集成電路三業中,設計業佔比18.65%、封測業佔比66.59%,明顯偏重於封測業。

該人士指出,江蘇省封測業發達,相比之下設計業和製造業顯得薄弱,材料、設備等其他企業也更多地偏重於與封測業配套。

在集成電路產業環節中,封測業利潤較低,設計、製造薄弱使得江蘇省在集成電路產業價值鏈方面處於中低端,影響產業的長遠發展與轉型升級,因此該人士認為,補足設計業和製造業是江蘇省接下來必須要做的事。

事實上,從近兩年引進的項目及企業看,江蘇省已開始有意識地優化其集成電路產業結構。

此外,安徽省、福建省等集成電路新興城市的努力追趕也將給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帶來挑戰,在招商引資、人才引進等方面已與江蘇省構成了競爭關係。

不過,江蘇省基礎紮實,新興城市在產值規模上短期內不可能超越江蘇省,如今台積電、紫光集團、華虹無錫等行業巨頭及重大項目的落成與發展,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有望踏入新台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集邦TrendForce 的精彩文章:

2018世界移動大會:華為、三大運營商齊聚展示5G前沿產品
新一代移動智能終端來襲,本土面板廠天馬如何布局?

TAG:集邦TrendFo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