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物從來極平常,智愚凡聖絕商量

此物從來極平常,智愚凡聖絕商量

晚清四大禪林與喇嘛洞

禪林里,晚清裡面有四大叢林。

一個是金山,一個是高旻,剛才又說到天童寺,還有就是天寧寺。

這四大叢林,在清代里是最興盛的。

首先是高旻寺,它是以禪規的整肅與金山齊名。

常州的天寧寺,是後起的,在清初的時候,它還是屬於律宗的道場,是以興戒律為主的。

如大家知道的弘一法師,就是學律宗出身的,一種以戒律為主修的法門。

天寧寺後來出了位叫大曉實徹的禪師(1685-1757),將此改為禪宗道場,後邊又有冶開禪師(1850-1920)做住持,繼主法席,以後宗風大盛。

冶開和尚與當時海會寺的妙參清虛和尚、南京香林寺濟南清然、高旻寺的楚泉全振和蘇州西園寺廣慧圓德,被稱之為清末江南宗門五老。

這裡面說到了四大叢林,說到了天寧寺,又介紹到了冶開禪師,他曾做過中國的佛教協會會長。

這冶開禪師,我跟他也是蠻有緣的!原因是什麼呢?

前幾年我去終南山閉關,就在嘉午台。嘉午台也是虛雲和尚閉關的地方。

你看有兩個會長啊,後面虛雲和尚有做過了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而這個冶開禪師呢?就在終南山的喇嘛洞閉關。

這喇嘛洞,很多人不知道在哪裡,就在嘉午台半山腰的地方,我還差點兒在那兒閉關!

那個喇嘛洞很神奇的,是在半山之腰人們看不見的地方,它風水絕佳,它的洞里,天然有一井水,甘冽清甜,四季沒有乾枯的時候,洞裡面進去的時候,看上去不怎麼大,實際很大。

往後邊走的洞是被封住的,有一道牆,據說裡面可以藏上百到上千人!傳說這個洞曾救過上千人,這些人在這裡躲避了戰爭的追殺!從洞上去會有一個大的天然平台。

這洞還有個神秘的地方,平時你看不到,是有一青一白的兩個大蟒蛇。你要是修行人,它就乖乖的在那兒呆著,也不趕你走。你要不是個修行人,它嚇也要把你嚇走。

喇嘛洞出了很多人物。相傳最早的時候是輔佐周文王、周武王打下江山的軍師姜子牙,出山前就曾在此修道。

《六韜三略》這部兵書就出自他的手。到了唐朝,開始有西藏的喇嘛在此閉關修行,有人說其中就有六世達賴,於是就叫喇嘛洞。

再到了民國時期,那裡面還出來了一個赤腳和尚。那個地方很冷啊!也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兒,也不見他吃些什麼!一年四季都是光著腳丫。

還有就是金山活佛也在此閉關過。在喇嘛洞的上方有一個小廟兒,就是民國有名的大居士高鶴年在這裡打禪七的地方!

大概也就幾丈這麼大,微微有一點土,因為是石頭山,那兒的土能種蘿蔔,卻能長得又大又粗!那蘿蔔吃起來簡直就不是那個蘿蔔味兒!住山的人們,就種點兒蘿蔔吃,靠那個過春夏。

而後期,就是冶開禪師在此閉關。說起了這段故事。冶開禪師還是生在江蘇江都,那是我的老家啊。我的祖籍就是江蘇江都人。有緣!

冶開禪師的開示

剛才,講到了雲門的這個公案,順便說一下,在中國佛教禪宗裡面有所謂的五宗七派。冶開禪師也是參禪悟道的。

據記載,冶開清鎔(1852-1922年),清末民初僧,江蘇江都許氏子,名清鎔,字冶開,生於佛化家庭。

年十一,奉親命出家。

年十七,於江蘇泰縣祇樹寺,依隱聞和尚受具足戒。歷參杭州、普陀、天台、諸名剎耆宿未契。

清同治十年辛未(1871年),至常州天寧寺,謁方丈定念真禪禪師,隨侍左右,讀經參禪,智慧過人。

翌年大悟,定念真禪和尚為授記別,承其法嗣,為臨濟四十一世。

定念圓寂後,師至鎮江金山寺潛修多年,又入終南山居喇嘛洞,結茅修持三年。

光緒二十二年丙申(1896年),回常州天寧寺,是臨濟的第四十一世,後期他作為中國佛教總會的會長。

講一下他的開示:

「昔年罔覺遭授記,直至而今慚未休。眾後幫扶猶抱愧,那堪立出眾人頭。清鎔自愧身雖出家,心未入道;福薄德微,障深慧淺。

雖則依眾行持,實是過多功少。新正十二日我善兄和尚辭世,座下雖是有人,皆系抱道蓄德,立志堅強,不肯輕露。所以諸山和尚及閤寺首領諸師,慈意殷殷,婆心片片,承命清鎔權居此位。

聞言之下,慚惶無地;再三懇辭,盡未能獲。只得帶垢含羞,勉應斯命。今者木已成舟,餘無報達,惟一點誠心虔祈諸佛菩薩、歷代祖師重應塵世,轉大法輪,普令一切眾生,情與無情,皆得安樂,齊成佛果。

雖然如是,即今且道奉命登座一句,又作么生?」舉拄杖曰:「看看!此物從來極平常,智愚凡聖絕商量;今朝拈出供大眾,惟願同扶古道場。」拽杖,下座。

他說,我昔年還在沒什麼學問的時候,就遭到授記,得到傳法了。直到現在還是比較慚愧,「而今慚未休」。

可是,大家還這麼幫扶我!尤其讓我感動而更加慚愧,很難堪的出眾人之頭啊。

雖然身是出家了,但我心實際並沒有入道。福也比較薄,德也比較微,業障也比較深那,智慧也比較淺。

你看這開示都是很普通很謙虛的這些話!

雖則我依眾行持,跟著大家一起來修行,實是我的過多功少。

正好,在新正十二日,我的善兄和尚辭世,座下雖是有人,都是「抱道蓄德,立志堅強,不肯輕露」。

大家慈心婆婆,讓我來權居此位,「聞言之下,慚惶無地,再三懇辭」,也沒得大家同意,只得「帶垢含羞,勉應斯命」。

「今者木已成舟」,讓我來做這個職位,也沒有什麼可以報答的,「惟一點誠心虔誠的祈禱諸佛菩薩、歷代祖師能夠重應塵世,轉大法輪,普令一切眾生,情與無情,有情與無情,皆得安樂」,最後齊成佛果。

雖然如是,拈出,「今天且奉命登座說一句」,給大家出一個題目。拿起他的拄杖:「看看!此物從來極平常,智愚凡聖絕商量;今朝拈出供大眾,惟願同扶古道場。」

上來一看這個拄杖,奇怪,這些祖師拿這個拄杖較上勁了!還是上下相承。說完之後,拽著杖子,就下去了。

這就是他當時開示的一個情況,沒有啰嗦。所以每一個禪師的修行都是特別嚴謹的!

冶開禪師的開示冶開禪師的開示

——節選自孫一乃老師述著的《講記》

緣起

喬布斯用禪,蘋果火了。其實禪並不神秘,大道至簡,直指人心,沒有羅嗦,因此歷代禪門龍象輩出,為當時的中國做出了智慧和精神的奉獻。

那麼禪門到底有什麼奧秘?龍象之才如何鍛造呢?讓我們從《禪門鍛煉說》一窺堂奧,《禪門鍛煉說》為禪門至寶,被稱為禪門最高的管理學,是一本如何使參禪者在禪修生活中完成從開始做人、做事到最後的明心見性,成為一個真正禪師的鍛造之法。

孫一乃老師是參禪過來人,得禪法之正傳,故在講解此書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又大機大用,啟迪人心。他在娓娓道來中,您彷彿經歷了一場人生大戲,酣暢淋漓,醍醐灌頂。

自2018年6月5日起,每周二將系列轉載孫一乃所述著的《講記》書籍內容,以饗讀者。

為您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香廬書院 的精彩文章:

TAG:香廬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