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苦難人生」中汲取奮進的力量

在「苦難人生」中汲取奮進的力量

在不久前的一檔電視節目里,77歲的核研究科學家魏世傑的故事令不少人為之動容。他的兒子有先天性智力殘疾,女兒有精神分裂症,妻子後來也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一家四口人,三個需要他照顧。魏世傑說,自己是家裡的頂樑柱,連生病都不敢,要保持自己的健康,能頂過去就頂過去。面對觀眾,他講出了最質樸的人生道理:要熱愛幸福的生活,也要熱愛苦難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熱愛生活。

(6月26日《人民日報》)

若不是央視《朗讀者》,「魏世傑」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還不知道。他是一位著名的核研究科學家,也是一位堅強而偉大的父親。作為父親,對於孩子的意義是什麼?魏世傑說:是最大的支柱,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父親就要挺身而出,責無旁貸,給他們遮風避雨。「我這個人一輩子啊,上半生我是在九院研究核武器,這算是為國。後半生呢,回到家裡邊,照顧我的親人,我盡到了一個父親和丈夫的責任,這叫為家。」歷經種種磨難,魏世傑的體會就是,再大的苦難如果降到你身上的話,你要正確地面對它,不要迴避,它都是可以度過去的。

人之苦難,或多或少,難以避免。但是,現實中很多人往往難以經受住像「魏世傑」這樣的苦難。比如有的人稍遇點困難或挫折,就唉聲嘆氣、怨天尤人,或消極對待,思謀迴避,甚至一蹶不振、悲觀厭世,或許這也是許多人一生中之所以碌碌無為的原因吧!去年的這個時候,一來一回的兩封信刷屏朋友圈:來自「苦甲天下的甘肅定西」、因先天疾病導致雙下肢運動功能喪失、父親早亡、母親貧寒的學生魏祥,向預錄他的清華大學發出給他們母子「解決一間陋宿」的公開請求信,隨後清華大學招生辦公號給他回信說「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魏祥自強不息、與命運抗爭的那股子勁兒引得公眾點贊,清華回應的速度及姿態也引來喝彩一片。

「魏世傑」和「魏祥」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有家國情懷、遠大抱負的人,往往也是一個意志堅強的人,不因禍患而喪志,也不因苦難而喪氣。正如哲學家培根在《論厄運》中說:「超越自然的奇蹟,總是在對厄運的征服中出現的。」也如郭沫若先生說:「艱難的環境一般不會使人沉沒下去的,但是,具有堅強意志、積極進取精神的人,卻可以發揮相反的作用。環境越是困難,精神越能發奮努力,困難被克服了,就會有出色的成就。這就是所謂『艱難玉成』。」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苦難是一面鏡子,可以折射出一個人的精神意志。願「魏世傑」和「魏祥」苦難人生的故事,同樣能夠帶給我們奮進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