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忌諱哪些字?他為何要殺害印度和尚釋來複?

朱元璋忌諱哪些字?他為何要殺害印度和尚釋來複?

原標題:朱元璋忌諱哪些字?他為何要殺害印度和尚釋來複?



始皇帝嬴政滅六國歸一統後,為了在輿論上也象貨幣、文字、車道一樣,實現高度統一,採取丞相李斯的建議,下令全國老百姓除秦史、醫藥、占卜、法令、種樹之書外,其他的《詩》、《書》和百家言論等,統統焚毀,逾期不焚,罰服勞役4年。規定今後私藏、口傳這種《詩》、《書》的輕則罰其戍邊,重則凌遲處死。若有膽敢「以古非今者」,一概滅族,是為「焚書」。後來一些方士和儒生引經據典,私下批評了秦始皇的過錯。秦始皇一向自負,得知有人背後戳他脊梁骨,不禁暴跳如雷,將數落過自己的方士和儒生四百六十餘人全部活埋,是為「坑儒」。

「焚書坑儒」是封建暴政的巔峰之作,成了秦始皇留給中國讀書人一張永遠無法兌現的良心欠條。但令他始料不及的,恰恰是劉邦和項羽兩個平生不好讀書的武夫,排山倒海似的摧毀了他妄圖百世的基業。項羽雖說出身名門,祖祖輩輩都是楚國的望族,但他從小不好書。叔叔項梁親自教他念書,他總是淺嘗輒止,老大不願意,而且振振有詞:「書足以記姓名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書念好了不過記記姓名而已,劍習好了不過單打獨鬥而已,不值得學。可見項羽對讀書簡直不屑一顧。



作為歷史上第一個庶民皇帝的劉邦,更是對讀書人嗤之以鼻。他的手下人轉述他拒見儒士的話說,「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史記.酈生列傳》)。有個衣冠楚楚的儒生去見他,他摘下人家的帽子就在裡面尿尿。劉邦稱帝後,謀士陸賈經常在他跟前宣揚《詩》、《書》如何重要,他竟劈頭蓋臉毫不客氣地大罵陸賈,說「老子騎著馬得了天下,要那些《詩》、《書》幹什麼?」 典型的「讀書無用論」者。然而歷史總是喜歡與那些躊躇滿志並過於自信的人開玩笑,秦始皇自作聰明地認為讀書人的思想能象他開疆擴土一樣輕易佔領,會隨竹帛的燃燒一起灰飛煙滅。但事與願違,秦王朝的滅亡恰恰是自己「北築長城,南戍百粵。內開馳道,建咸陽宮殿……指揮鞭撻,不稍體恤」(錢穆《秦漢史》),並非詩書作祟。故唐代章碣《焚書坑》詩戲言:「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這簡直就是為嬴政量身打造的哈哈鏡,照出了始皇帝十分可笑的一面,發人深省。


農民、和尚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特別忌諱人家說僧、盜、光等字眼,連出現同音同意的生、道、禿等字也會肇禍。德安府學訓導吳憲作《賀立太孫表》,中有「天下有道」,朱元璋讀出「道」與「盜」同音,斬吳憲。澧州學正孟清作《賀冬表》,中有「聖德作則」,朱元璋認為「則」與「賊」同,斬孟清。朱元璋微服私訪,在廟牆上看到一首題布袋佛的詩:「大千世界活茫茫,收拾都將一袋藏。畢竟有收還有散,放寬些子也無妨」,詩意犯了朱元璋的大忌,震怒之下把廟裡的和尚殺得一乾二淨。

朱元璋對印度高僧釋來複十分敬重,後來釋來複歸國,行前作《謝恩詩》以示感謝,有「殊域及自慚,無德頌陶唐」句,朱元璋說:「汝用殊字,是謂我歹朱也;又言無德頌陶唐,是謂我無德,雖欲以陶唐頌我而不能也」(趙翼《廿二史箚記》)。這釋來複以為在這臨別之時,朱元璋或會慨當以慷地「勸君更進一杯酒」,誰知馬屁拍到了蹄子上,自己倒成了屈死大明皇帝鍘刀下的孤魂野鬼。而清朝的文字獄最為慘烈,康、乾雖稱盛世,但文字獄之恐怖,歷代難以望其項背。康熙朝庄廷鑨明史案,凌遲、杖斃、絞死的讀書人達七十餘人,受牽連發配充軍者數百。乾隆當政期間,據《清代文字獄檔》從1741年到1788年有書可查的記載,47年中文字獄達53起,因文含冤的讀書人遍布全國。



帝王大興文字獄,其手段是文化專制,其目的是鞏固政權,其結果無一不是民怨沸騰、禁而不止,這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他們絞盡腦汁掩蓋真相,卻常常欲蓋彌彰;他們想方設法控制言論,卻往往得不償失;他們威逼利誘,望天下人才為一己御用,但總難稱意。鉗制的思想,如同園藝師手下鐵絲絞就的盆景,看似協調統一、溫順聽話,但到底只能作為王公貴胄桌面上的點綴,中看不中用,比不上山澗野花的清新,缺少霄崖虯柯的壯麗。攀龍附鳳歌功頌德者,無非是苟全性命於俗世的文人末流,真正能安邦濟世的棟樑之材,專制獨裁者是不可能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躬耕南陽的諸葛孔明心懷邦國之志,腹藏定國之策,劉皇叔「三顧頻繁」也確實沒虧了自己。而後來那些盡知「司馬昭之心」的竹林賢士們,卻在政治迫害中遭盡血雨腥風,當司馬氏企圖網羅他們為羽翼時,他們有的玩世不恭、蔑視禮法;有的縱情烈酒、放浪形骸;有的沉迷玄學、潔身自好。但即便如此,有的人還是胳膊擰不過大腿,沒能逃脫司馬氏的魔爪,「欲守陋巷,教養子孫」的嵇康最終冤死在司馬昭捏造的罪名之下。帝王的用才理論大都是不為我所用、即為我所亡,霸王條款加大棒鍘刀,又有幾位固執己見冰清玉潔的讀書人可幸免於難?


歷代王朝的滅亡原因不外乎暴政、亂政、惡政。暴政就是橫徵暴斂,魚肉百姓;亂政就是小人篡權,萬馬齊喑;惡政就是窮兵黷武、內憂外患。漢亡於宦官亂政,唐亡於藩鎮割據,宋亡於外族入侵,有哪個王朝覆滅是羸弱書生幾行詩文摧垮並取而代之的?其實,暴政、亂政、惡政的罪魁禍首,就是整天沉迷聲色犬馬、安享傴僂足恭、濫用刀鋸鼎鑊的帝王們自己,他們才是自己真正的掘墓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文精選 的精彩文章:

「叔嫂密會」驚天動地,肅順八大臣真因大意而落下殺身之禍?
段祺瑞為何沒能當上大總統?問題居然出在他的鼻子上!

TAG:史文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