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王伯軍大夫:談談胃下垂

王伯軍大夫:談談胃下垂

引言

在門診經常碰到病人捧著肚子,說自己得了胃下垂,非常擔憂,其實並不一定是胃下垂。那麼,胃下垂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病呢?

1.何謂胃下垂

正常人的胃在腹腔的左上方,直立時的最低點不應超過臍下2橫指,其位置相對固定,對於維持胃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

胃下垂是由於支撐內臟器官的韌帶鬆弛,或腹內壓降低,腹肌鬆弛,導致站立時胃大彎抵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到兩髂嵴(平躺時骨盆兩側最突出處)聯線以下,常常伴有十二指腸球部位置的改變。

2.引起胃下垂的原因

研究表明:胃下垂多見瘦長體形者、腹肌薄弱、久卧病床體質虛弱者等,其發生與肌張力下降,胃周韌帶鬆弛有關。

正常狀態的胃富含具有收縮與舒張功能的平滑肌,胃平滑肌張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胃的形狀與大小。一般情況下受到神經體液因素的調控,胃會維持一定範圍的張力,不會輕易鬆弛了。

胃在腹腔內的位置也是固定的,胃受到周圍小網膜、大網膜、脾胃韌帶等結構固定,這是在胚胎髮育早期就已經固定好的,成年也不再隨意改變。

凡能造成膈肌位置下降的因素,如膈肌活動力降低,腹腔壓力降低,腹肌收縮力減弱,固定胃的韌帶如胃膈韌帶、胃肝韌帶、胃脾韌帶、胃結腸韌帶過於鬆弛等,均可導致胃下垂。

3.胃下垂有哪些癥狀

其實在臨床上,胃下垂多數沒有癥狀。胃下垂到一定嚴重程度才會影響消化功能。有癥狀的人可表現為胃腸動力差,消化不良等。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脹滿感、沉重感、壓迫感,進食過多時更易出現。

4.如何確定胃下垂

胃下垂的診斷主要依靠X線鋇餐造影檢查。檢查證實在直立體位下存在胃下極明顯降低,並伴有臨床癥狀,且排除其他疾病,才診斷為胃下垂,否則胃的低位應該視為相對正常的現象,胃下垂本身並不是疾病。

做了鋇餐檢查證實在直立體位下胃明顯下垂,並且有消化不良的癥狀,這樣「胃下垂」才應該被視為一種疾病。而沒有癥狀,只有檢查發現胃比較低垂,這時應該視為相對正常的現象,不必過多擔憂。 更不因把「消化不良」與「自我診斷的胃下垂」劃等號。

5.如何改善胃下垂

一般來說瘦長體型的人容易患胃下垂,少食多餐,適當鍛煉,逐步增肥,對改善胃下垂可能有幫助。

輕度下垂者一般無癥狀,不需要特殊治療,但飲食要注意,宜少食多餐,細嚼慢咽。對無力型胃可用促胃動力葯,胃痛者可按消化不良治療。重症患者需要使用胃托。

鍛煉腹肌,增強腹部張力,積极參加體育鍛煉有助於防止胃下垂繼續發展。

比較適合的體育鍛煉有: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仰卧起坐等,不宜參加重體力勞動和劇烈活動。

尤其是餐後不宜立即運動,對於有胃下垂疾病的人來說,餐後立即運動會因食物的重力關係而使胃下垂程度加重。

作者:王伯軍 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關注消化界,海量專業知識等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中藥葯源性肝損傷臨床評價技術指導原則》
質子泵抑製劑+鉍劑,合理否?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