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人會做琉璃,為什麼卻不會做玻璃?原來我們想的太簡單

古代人會做琉璃,為什麼卻不會做玻璃?原來我們想的太簡單

琉璃,是玻璃的古代別名,實際上是同一種物質,也就是熔化成液體狀態後又凝固的二氧化硅。最近有很多人拿「琉璃」來炒作,甚至有鄰居問我,「我家琉璃如意晚上怎麼不發光啊?」我回答說:「用手電筒照一下就會發光。」長長心吧!琉璃就是玻璃。就算是琉璃瓦上的琉璃,也是玻璃質的。

琉璃珠自西周時期的費昂斯珠開始,一直為古人視為珍寶。其顏色豐富多彩,貴重多於黃金,比肩美玉,深受王室青睞。直至宋代非洲貿易珠的大量進入我國,琉璃珠才得以普及。琉璃珠以戰國蜻蜓眼最為難得,無論是西亞流入還是本土製作,都工藝精湛,圖案細膩。由於蜻蜓眼只出現在戰國時期這短短三百年,有關於蜻蜓眼的製作工藝已無處可尋,以至於其工藝已無法復原,令人深感遺憾。

不過,積極吸納外國技術的中國琉璃,追趕的腳步也從此不停。唐朝時的中國工匠,就已能熟練運用西亞吹制技術,燒出精美的玻璃小瓶與茶具。宋代時「高鉛玻璃」大量普及,玻璃製造的成本更低,不但可以燒制精薄光鮮的玻璃器皿,琉璃磚也應運而生,宋元年間正月十五燈會上的「琉璃燈」,更是常見年節盛景。

中國古代的玻璃製造技術在戰國初期誕生,中國最早的古代玻璃是釉滴,比較稀少,一般用於製作貴族的首飾。後來中國境內有發展起來了鋇硅酸鹽玻璃和鉀硅酸鹽玻璃,中國境內一塊大尺寸的古代鉛鋇硅酸鹽平板玻璃在山東即墨出土,被證實是漢代的文物。在後來的發展中,因為東西方交往的日益密切,中國工匠們又吸收了西方玻璃的製作工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咪妞妞搞笑 的精彩文章:

周大福、周大發、周生生、周六福,這些珠寶品牌老闆不是1個人為什麼都姓周?
古代為什麼不把犯人關進監獄,而是花大功夫把人發配到千里之外?來看看

TAG:咪妞妞搞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