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妃子笑算什麼,最牛逼的特供是這個

妃子笑算什麼,最牛逼的特供是這個

我們大家都知道「一騎紅塵妃子笑」的典故,

讓無辜的荔枝,背下千古罵名至今:

杜牧《過華清宮絕句》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據《新唐書·楊貴妃傳》記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轉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

荔枝這貨,吃是好吃,就是太過於傲嬌。

白居易《荔枝圖序》云: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在印象中,荔枝產於廣東。但是,廣東之於長安,太過遙遠。北方人很難一睹荔枝芳容。於是,有人考證,楊貴妃吃的荔枝,來自四川。至於四川也有荔枝?我讀書少,你莫騙我!

後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再度查了一查。當年楊妃吃的荔枝真是四川的。在瀘州一個叫合江的地方,北緯二十七八度,地處盆地,群山懷抱,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出天生尤物——荔枝。這裡相比廣東,離長安近多了。快馬加鞭,楊貴妃能吃到新鮮荔枝。而白居易在《荔枝圖序》中也說:「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

正因為白居易被調到忠州(現重慶忠縣)當刺史,所以他命畫工把這尤物畫了下來,還出寫出了千古名文《荔枝圖序》。

皇帝愛妃吃是吃到了荔枝,但這種特供,讓關心民瘼的文人甚覺刺眼。於是,杜牧抓住機會,在參觀華清宮時,諷刺了一把。由此,也產生了一種荔枝名品——「妃子笑」。

但要說起來,最牛逼的特供恐怕還不是妃子笑。而是這貨:鰣魚。

鰣魚,長江下游的特產,味道傳說極為鮮美,位居「長江三鮮之首」,也就是張愛玲所謂人生三大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排名第一的是鰣魚多刺。

這貨矯情的地方在於:出水就死。而明清皇帝,都住在北京,偏偏大都嗜吃鰣魚,沒有冷鏈物流和空鐵快運的他們,怎麼一飽口福呢?

明清時鰣魚作為貢品,「船頭密網猶未下,官長已備驛馬送」,鰣魚被捕撈之後,立即放入潑了豬油的冰塊中,快馬加鞭日夜兼程,陸路用快馬,水路用水船,直送皇城。入清以後,進貢規模更為擴大,在南京設有專門的冰窖,每三十里立一站,白天懸旗,晚上懸燈,做飛速傳遞。送魚人在途中不準吃飯,沿路州縣官要在驛路旁等候,等馬一稍稍減速,馬上送上蛋和酒混合的食物,然後繼續快馬加鞭就在馬上吃喝,就怕耽誤路程,三千里路,要求三日之內送到

好風休簸戰旗紅,早送鰣魚如雪過江東

——清·陳維崧

鰣魚如此矯情,簡直是勞民傷財、禍國殃民的節奏。至康熙時,終於有個不怕死的進諫了:

張能鱗《代請停供鰣魚疏》:

一鰣之味,何關重輕!臣竊詔鰣非難供,而鰣之性難供。鰣字從時,惟四月則有,他時則無。諸魚養可生,此魚出網則息。他魚生息可餐,此魚味變極惡……若天廚珍膳,滋味萬品,何取一魚?竊計鰣產於江南之揚子江,達於京師,二千五百餘里。進貢之員,每三十里立一塘,豎立旗杆,日則懸旌,夜則懸燈,通計備馬三千餘匹,夫數千人……故一聞進貢鰣魚,凡此二三千里地當孔道之官民,實有晝夜恐懼不寧者。

還有詩形象地描述了這一特供現象

江南四月桃花水,鰣魚腥風滿江起。

朱書檄下如火催,郡縣紛紛捉漁子。

大網小網載滿船,官吏未飽民受鞭。

百千中選能幾尾,每尾匣裝銀色鉛。

濃油潑冰養貯好,臣某恭封馳上道。

鉦聲遠來塵飛揚,行人驚避下道旁。

縣官騎馬鞠躬立,打疊蛋酒供冰湯。

三千里路不三日,知毖幾人馬幾匹?

馬傷人死何足論,只求好魚呈至尊。

沈名蓀《進鮮行》

此詩備述鰣魚雖鮮,然貢鰣艱辛,患擾民之苦。等於是動員從南京到北京全部軍政力量,以比最高級別軍情(八百里加急)還高的水準來運輸鰣魚,放到現在,至少也等於南京到北京這個區域航班全部停下來,就等著從南京空運到北京了。

看來,鰣魚跟紅顏、荔枝一樣,當與權力掛鉤,就成為了禍水的代名詞。話說,當年李德勝同志的衣服要打補丁,也是空運到上海找頂級裁縫縫補而成,可謂是現代特供體系的變種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茶座 的精彩文章:

拿破崙替士兵站崗

TAG:詩詞茶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