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無論被認為多沒實力、多不努力、多只會賣臉,楊超越還是作為十一分之一出道了。

無可否認,她是天時地利的流量天后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最新照片,還挺好看的。

公平嗎?從很多人的角度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

她臉好看,但似乎也沒有好看到戰勝一切的程度。沒有實力大家公認,但不夠努力,還讓人感覺躺贏的心安理得,則讓人無法接受——

對於其他努力有天分的選手來說,選她,實在讓人感覺「不公平」。

但,從現實的角度來說,她為整個節目和組合提供了源源不絕的流量,粉絲也積極投票應援,從商業價值來說,不pick她才「不公平」。

罵她和為她開解的人都不少,而簡妮我更感興趣的,是一個相對中性的話題:

當我們pick或者討厭一個人時,我們在pick或討厭什麼?在這個「新偶像時代」,什麼樣的人才最有觀眾緣,最有話題度?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第一個層面,當我們pick一個人時,pick的是她本人的一些特質——

或者是長得符合自己的審美,或者是性格戳中自己的心,或者是某一句話打動了自己。

人是立體、全面、又矛盾的。

一個人可能有時候很努力,有些方面又很懶惰;有些時候很果斷,有些時候有很猶豫;有些時候很精明,有些時候又很傻……

但無論是對於選秀節目,還是對於偶像明星,要呈現一個複雜多角度的人,太難了,也不利於商業運作。

更常見的做法是,貼標籤,快速讓目標群體找到你,喜歡你,為你心甘情願付出。

比如,吳宣儀的標籤是「笑顏殺」「直男斬」,孟美岐的標籤是「帥氣」「實力」「大姐姐型」……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兩位的人設都非常完滿,也招人喜歡

這未必是她們的全部,甚至,也未必是真實的她們。

但觀眾需要這一面,她們就必須給自己貼上這標籤,才最符合時下偶像的商業運作模式。

從這一點來說,豆子李子璇是非常可惜的: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清清爽爽就很好看,為什麼一定要畫那腮紅?

本來,她在跳舞上擁有極強的實力,長相也很鄰家甜美,是有觀眾緣的長相,經歷也很值得拿來說——可以說,是一個有「點」可說的小姐姐。

但她本身性格不強勢,表現欲也不那麼強,形象運作上也不如其他幾位成熟,沒有自己給自己「拎出有力賣點」(這詞有點殘酷,但確實沒有更合適的)。

最後就只能被騰訊的化妝師,用大片腮紅整成「會跳舞的土味女孩」標籤,白白流失了很多本可以屬於她的觀眾緣。

回到流量天后楊超越,很多人在分析群眾心理的時候,還是從「特質」這個角度分析的——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她很多時候是一種不知所措的表情

楊超越童顏、少女臉、長得弱的、喜歡哭讓人憐愛,她的粉絲們覺得她長得好看,也憐愛她,所以投她。

但,真的是這樣嗎?

這種程度的喜歡,最多叫「好感」。但這種 「好感」其實不足以支撐你去進行代價太大的行動

更生活化的例子,比如說,你喜歡便利店的小哥哥,覺得他有點帥,還是自己喜歡的類型。

但大部分人可能也就停留在看到他了會開心,有機會會多看幾眼的程度。要他們真正去幫小哥哥投票,感情濃度還差很多

能真情實意投入,多半是因為對於pick的對象,已經有了更深一層的感情——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投選偶像這件事,聽起來是圍繞著偶像,實際上,都是關於我們自己

騰訊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都選一些十全十美又有錢的小姐姐進行比賽?長相、實力、家境、性格都沒得挑,不就不會有群嘲?

沒有這麼做,只能說騰訊會選,也深知觀眾心理需要「投射」:

我們要pick的,看似是某一位小姐姐,其實她們身上看到的「我們自己」

她的努力有進步,讓我想起了那個曾處於劣勢,但不斷努力的自己;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兩位話題女王,王菊這造型真好看

她非常努力了還是很糟糕,讓我想起了那個已經很努力了,但依然手足無措的自己

她不被傳統審美觀所讚美,但她超有自信,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讓我想到了我想做的那個自己……

都十全十美,沒有掙扎,沒有爭議,大家都跟仙女一樣——可仙女跟普通人能有什麼關係呢?普通人很難在她們身上找到代入感

還是拿豆子舉例,如果她能早一點拎出「看似鄰家女孩,但靠實力震懾全場」的反差人設,相信不少長相鄰家的女生,會基於「期望代入」而發現她的魅力。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她長得很像我大學時候的好朋友,所以私心希望她發展的好,也是一種投射吧!

喜歡是基於投射,討厭同理。

討厭楊超越的人,所看到的楊超越,不一定是楊超越本越。

當他們認為自己在diss楊超越時,其實他們是在diss自己生活中,那些偷奸耍滑,但最後靠示弱獲得包容的人——

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中,可能都有遇到過這樣的人,所以diss楊超越,有很廣泛的情緒基礎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哭了憑什麼就得到原諒?我沒哭不代表我不想哭——群眾內心OS

至於楊超越是不是真的是這樣,是節目剪輯,還是有選擇呈現,誰在乎呢?

她只是個引子,大家把複雜的楊超越,簡化成幾個簡單的標籤,這標籤又足夠常見,也足夠讓人討厭,成功地激起了大家的情緒,這就夠了

就比如說范冰冰,因為臉的關係,之前沒少被說「狐狸精」「小三臉」,但目前為止並沒有實錘證明她做過小三。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演蘇妲己非常入戲的一張臉

但群眾需要這麼一個對象去釋放他們對於「小三」的憤怒,范冰冰看臉和經歷人設,剛好可以成為這個對象。

於是,大眾情緒順利宣洩,誰管真實的她,究竟是怎樣呢?

GQ關於楊超越的文章中,提到了一個有趣的觀點,以楊超越的實力,她的粉絲把她投到這個位置,說不定不是捧她,是害她

為什麼可能即使知道把楊超越投到高位,對她不是件好事,還是要投?

因為不光是為了楊超越投票啊,是為了那個,在楊超越身上找到了投射的自己投票啊——說是楊超越要好要贏,其實更深層的,是自己想贏,想讓自己顯得更重要。

而另一方面,楊超越在流量方面,似乎還超越了曾經的流量王者王菊——為什麼會這樣呢?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楊超越之勝,不勝在長相,勝在流量——可她為什麼這麼有流量?

我在微博發過幾條關於楊超越的內容,通過觀察下面的留言(喜歡她和討厭她的人,在下面掐了好多條),我得到了非常有趣的結論。

對於其他偶像來說,她們的話題與流量,往往存在於粉絲和黑子,像這樣——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舉個例子,王菊黑會罵她一掌可以拍死滅霸,但王菊的粉會說她自信有腦,引領新審美觀,這些都構成流量

但在這個過程中,討論往往是圍繞王菊本人,而較少出現粉黑互懟的情況。畢竟王菊的粉絲真的佛,愣是促成很多黑轉粉。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從好評度和形象的角度來說,黑子當然越少越好。但從流量的角度,全好評等於沒爭議,沒爭議就等於沒爆炸流量

楊超越則不同,她的粉黑行為分析類似這樣: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舉個例子,楊超越的黑在diss楊超越的同時,往往會同時diss喜歡她的人

以我的微博為例,下面就有不少這類留言:


「喜歡楊超越的人,應該都是草根,看了太多偶像劇,天天做夢躺贏……」

而楊超越的粉絲顯然無法接受這種結論。有個人說的很妙,「你罵我pick的小姐姐可以,但你不能罵我」,她們會回擊:


「只有草根會覺得被楊超越威脅到,白富美不在意這個,喜歡楊超越有很多白富美……」

「討厭楊超越的,怕不是努力了但卻沒有多大收穫的人,遷怒於楊超越,可就是有天生躺贏的人生贏家啊,可惜他們不是罷了……」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注意到區別了嗎?

別人的流量構成是「粉對偶像的喜愛+黑對偶像的diss」,而楊超越的流量是「粉對她的喜愛+黑對她的diss+大量粉對黑的diss+大量黑對粉的diss」——

一波波粉黑互懟下來,流量怎能不爆?但,還不止於此。

Pick楊超越的人群里,有兩種的心路歷程很值得一提:

一種本身是路人粉,對她本沒有那麼高的認同。

但因為群眾不僅diss楊超越,還開始diss楊超越的粉絲,這反而激起了一種「團結一致對外」的心理,讓她的路人粉,變成了忠粉。

另一種,本身可能是路人黑甚至黑粉,基於某些原因,並不喜歡她。

但當群眾diss她的浪潮越來越強烈,甚至到了要舉報她的程度,而自己又覺得她稍微沒有那麼討厭了,此時,很容易基於「內疚」或「補償」心理,反而變成她的粉絲——

「小姑娘雖然不算出色,但也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至於罵她罵到這個程度嗎?」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楊超越的流量之勝,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由討厭她的人所成就的——這一點,可以說是很諷刺了。

但,問題來了,楊超越沒殺人沒放火,有些人甚至沒完整看過101,只看過幾篇公號文,為什麼就那麼強烈地討厭楊超越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這就要說到第三個層面。

當我們pick一個人時,我們不僅是在pick她本人,她身上我們自己的投射,更加是「讓她贏」所代表的社會準則

以王菊為例,她很了解這種心理,所以她不是說,你要喜歡我王菊,你要支持我王菊。

她說的是,(通過選我)你可以重新定義女團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定義女團」是一種規則,是一種秩序。你可能不關心101,也不關心王菊,但你可能依然想要定義一下女團

允許我再cue一下李子璇,如果她能早日把「選我,代表著你也相信付出終會有回報,實力最終會被認可」,認同她的粉絲應該也會多一些。

而回到楊超越,她身上有很多標籤,比如「啥都不會」「長得好看」「就會哭」 「村花」,但diss她的人,火力多半集中在「啥都不會,還不努力,最後還拿第三」上。

即使你不看101,不知道楊超越具體幹了什麼,不知道她擠掉了多少更有實力的小姐姐,你看兩篇公眾號的文章,知道她「啥也不會,還不努力,但輕鬆拿第三」之後,也難免會生氣。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此時讓你生氣的,是「不勞而獲」「偷奸耍滑」的社會秩序。

作為社會的一員,如果你恰好是個相信「越努力越幸運」的人,你當然不會允許代表著這種秩序的楊超越上位,因為這暗示著你會吃虧。

侵犯你的秩序感的,可以是楊超越、陳超越、李超越,她可能來自村裡也可以來自外星,她可能愛哭可能愛笑,但這些都不那麼重要——

重要的是,她「贏了」代表你認為某種正義「輸了」,這才是群眾真正的G點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她不哭討厭她的人就不討厭了嗎?顯然不是

從這個角度來說,不是因為楊超越愛哭或者村花,所以群眾討厭她。

次序應該是,因為討厭她和她暗示的社會秩序,所以她所有的特質都成為了槽點——

如果她愛笑,估計現在diss她的人會說,一天就假笑,說明不辛苦,笑來笑去也沒點進步,有什麼臉笑?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HS的女二因為笑太多,被群眾討厭了

所以孟美岐和吳宣儀一定要是前二,因為她們象徵著最主流的價值觀,有實力、長得好看、性格好、爭議少,才能c位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騰訊這節目,敢拿楊超越撩撥公眾的神經,但依然不敢在「價值觀」這種根本問題上太過分。

因為涉及價值觀,涉及「社會秩序」,就不再是楊超越粉絲的事,甚至不再是101觀眾的事,而確實是整個社會的事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對101的小姐姐們有偏好。

但當一切結束,我突然發現,她們每一位身上,其實都不乏閃光點,而我也對她們每一位的發展,都寄以美好的希望

誠然,她們所表現出來的特質和人設,有些並不讓人喜歡,有些讓人喜歡的特質,可能是假特質……

但又如何呢?

這場大型情緒撩撥節目,對立面看似存在於偶像、粉絲與黑子之間,實際上,作為撩撥人和被撩撥的對象,我們也都只是棋子

棋手只能是TX,他知道什麼話題能引起討論,呈現選手的哪一面最有流量——哪怕對於選手來說,會造成很大傷害。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回過頭想想,她們也大多只是20+的小姑娘,跟我們一樣。

我們可能無法想像,她們在這場漫長又頗具壓力的節目里承受了些什麼,付出了什麼,又能得到什麼。

每個人應該都有必須要戴上面具過活的時刻,也有被全世界誤解的時刻,也有已經撐不下去了但還要撐著的時刻……

從這點來講,她們跟我們一樣,都會有被生活踩了臉,但還要裝著不疼保持微笑的時刻——

想到這一點,實在是無法討厭其中的任何一位,只能說,希望她們都能有好的發展吧!

你可能還想看:

▼長按下方二維碼,可以關注我們▼

(微信ID: BeTheBeauty)

(除手繪圖外,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101觀察:觀眾緣和話題度屬於怎樣的人?為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即是正義 的精彩文章:

用了兩萬噸美白精華,為什麼你還是沒能變白?
同樣做防晒,為什麼明星比你白?

TAG:美即是正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