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中日本人沒有使用的秘密武器,本來準備靠此絕殺美軍

二戰中日本人沒有使用的秘密武器,本來準備靠此絕殺美軍

原標題:二戰中日本人沒有使用的秘密武器,本來準備靠此絕殺美軍


我們一般管日本戰敗前,45年臨時組建的大量空架子師團稱為竹槍師團,日本人自己稱他們為「稻草人」師團,不要小看這些師團,這可是被日本人寄予厚望,要在本土決戰中重創美國的最後秘密武器。


那麼這些師團到底怎麼樣呢?


成立背景


1945年,馬里亞納群島和菲律賓都已被盟軍佔領,四發轟炸機每天來日本本土洗地,蘇聯大鬍子翻臉只是時間問題,日本仍不死心,準備進行本土決戰。


45年2月28日,日本本土決戰計划進行第一次擴編


【沿岸配備師團】x16 (下屬4個步兵聯隊,其中3個防守,一個用於反擊,幾乎沒有機動力)


第140、142、143、144、145、146、147、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60師團


此外還有一個獨立混成101旅團


一個月後,大概是覺得光防守也不是辦法,還要有機動部隊反擊才能贏


44月2日,日本本土決戰計划進行第二次擴編


【機動打擊師團】x8 (下屬三個步兵聯隊,炮兵、速射炮、機關槍火力較強,有機動力)


第201、202、205、206、209、212、214、216師團


此外還有獨立戰車2~7旅團

一個月後,大概是覺得兵力還是不夠用哇,米國鬼畜有60個師來進攻腫么辦?又進行本土決戰第三次兵備


5月23日,日本本土決戰計划進行第一次擴編


【機動打擊師團】x8


第221、222、224、225、229、230、231、234師團


【沿岸配備師團】x11


第303、308、312、316、320、321、322、344、351、354、355師團


此外還有第113~127獨立混成旅團



這些稻草人師團比較好辨認,其特點為:


2字頭3位數的是機動打擊師團,3字頭3位數的是沿岸配備師團。

此外從140以後的160以前的,也都是本土沿岸配備師團編製


(不過除去以下幾個,148D、149D、158D——屬於關東軍)


【非本土稻草人師團】------------總計23個


關東軍45年動員(師團以12開頭和13開頭的三位數師團)


1月動員師團包括12開頭的八個(121D~128D)


7月關特演新建九個師團(134D、135D、136D、137D、138D、139D、148D、149D)


158D是投降前幾天在滿洲的日本人編成的師團,編成之後天皇就投降了


161D是45年在上海編成的師團



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本土決戰兵備計劃

就這樣,45年2月~5月底一下子在本土新建了43個本土決戰師團,加上關東軍45年1月和7月新建的18個師團,和中國大陸的1個新建師團,45年新建師團共計62個,占日軍二戰師團總數170多個的36.4%。


陸軍賬面上呼啦啦多出了230萬兵員,這一下兵工廠吃不消了,本來44年步槍還夠部隊使用,這多出的230萬軍隊需要裝備138萬支步槍,可兵工廠整個45年才生產了78萬支。部隊步槍缺額達113萬支。


這裡我要將日本的垂死掙扎與蘇聯40年代的戰前擴軍做一個對比:


蘇德入侵瓜分波蘭之後,大鬍子同志斯大林計劃將蘇聯紅軍從1939年的280萬人,擴充至650萬人,計劃擴軍400萬人,實際上,蘇德戰爭之前,蘇聯總兵力達到450萬人,擴軍170萬!


蘇聯擴軍主要是為了應付德國這位小鬍子,德國在蘇德戰爭開戰前,有420萬兵力,如果蘇聯不擴軍,這仗沒法打,何況蘇聯隨時可能陷入與德國,日本兩線作戰的情況,蘇聯的急速擴軍造成部隊質量下降,蘇德開戰初期,大量蘇軍在國境線上被德軍擊潰,與部隊的質量下降有關係。


以此作為參照,日軍45年的擴軍雖然貌似嚇人,但實戰效果如何呢?


我們來看看裝備情況


步槍裝備情況



步槍生產情況


按說步槍應該優先配發老部隊,至少他們經過射擊訓練,不像這些新建師團不是老爺退伍兵就是娃娃兵,結果,這些師團新建時只能拿到定額內50%的步槍,23%的機槍,28%的迫擊炮,74%的速射炮,75%的野炮。


日本人自嘲自己這些師團是稻草人師團,難道要站在海岸上向美國人借箭么?問題是人家射的是火箭啊……


既然槍炮不夠,那怎麼辦呢?別急,日本人還有秘密武器,請看



這就是赫赫有名的竹槍,竹槍師團就是由此得名



這到底是菜刀還是鐮刀



這是斷子絕孫腿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戰爭 的精彩文章:

一場戰爭,兩國恩怨,造就出了一代球王
這些志願軍部隊被稱為王牌軍,除了顯赫歷史,更有卓著戰功

TAG:這才是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