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拍照的姿勢:「雙手叉腰」和「單手叉腰」的考古類型學研究

我拍照的姿勢:「雙手叉腰」和「單手叉腰」的考古類型學研究

如果長期關注我的話,一定會發現一個秘密:我特別愛拍照!尤其是給自己拍攝!基本上每一篇圖文都有我自己的照片!但是,你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我最愛擺什麼樣的姿勢呢?

通過觀察以上十二張照片,你可以輕鬆得出這樣的結論:1、左邊的六張照片,全部都是雙手叉腰;2、右邊的六張照片,全部都是單手叉腰。如果仔細觀察的話,你還能夠發現一點:右邊六張「單手叉腰」的照片,包括「左手叉腰」和「右手叉腰」兩種不同的姿勢。

在此,我們簡單運用了考古類型學的基本方法,對本人眾多的照片進行整理之後,選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幾張照片,進行對比分析,最終得出結論。接下來,為了便於深入研究,根據兩個姿勢的特點,我將雙手叉腰的姿勢稱為「雙耳壺」型,將單手叉腰的姿勢稱為「單耳壺」型。

1、「雙耳壺」型

這件雙耳壺的學名叫「雙龍耳壺」,1998年土於河南省偃師市緱氏鄉唐恭陵哀皇后的墓中。在它的肩部上方兩側,有一對彎曲狀的龍柄,好像「雙手叉腰」的姿勢,所以我選擇它作為一件標準器。

我在拍照的時候,擺出「雙手叉腰」的姿勢,最早可以追溯到1998年。當時,我跟隨「二爸」和「二媽」,前往咸陽的渭濱公園觀看鬱金香,站在花叢中,雙手叉起腰,留下了第一張「雙耳壺」型的照片資料。

從此以後,在參觀博物館和遊覽名勝古迹的時候,如果旁邊沒有可以依靠的對象,我就會傲氣地擺出「雙手叉腰」的姿勢。它不僅顯得人高大威猛,而且透露出一種「唯我獨尊」的霸氣!

2、「單耳壺」型

這件單耳壺的學名叫「執壺」,乃宋代德化窯燒制的產品,目前收藏於福建省的泉州博物館。它不僅有一條又長又彎的流,而且還有一個曲形的把柄,非常像「單手叉腰」的姿勢,所以我選擇它作為一件標準器。

我在拍照的時候,擺出「單手叉腰」的姿勢,大約可以追溯到1994年。一個夏天的晚上,在咸陽的廣場和家中,先後拍攝了兩張照片。其中,在廣場上,我的左手揣在口袋裡,右手自然地扶著鐵鏈,應該是「左手叉腰」最早的形態;隨後,在二棉的家中,我站在涼台上,右手叉腰夾著「大象」,左手舉起托著「熊貓」,應該是「右手叉腰」最早的樣子。

從此以後,我與很多東西合影的時候,總是喜歡一手叉腰,一手輕輕地扶著它。有時扶著文物保護單位碑,有時扶著車,有時扶著牆,有時扶著欄杆,有時扶著朋友等等。它不僅顯得人很精神,而且使得畫面更加和諧。

通過對大量照片的整理,運用考古類型學的方法,我在自己各個時期的照片中,挑選出最具代表的「雙耳壺」型和「單耳壺」型姿勢。科學地對比,認真地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1、兩種姿勢均「歷史」悠久,傳承有序,同步發展,完全可以作為本人拍照的標誌性姿勢;

2、「雙耳壺」型姿勢,自始至終,變化不大;「單耳壺」型姿勢,區別明顯,種類繁多,今後還需進一步研究,估計會有更大的發現;

3、「左手叉腰」和「右手叉腰」兩個亞型的出現,似乎與合影對象的性質關係密切。例如:「左手叉腰」的時候,大多依靠可移動或者體量較小的物體,右臂明顯彎曲,右手不高於肩部;「右手叉腰」的時候,大多依靠不可移動或者體量較大的物體,左臂伸展較直,左手略微高於肩部。

我是申威隆,陝西師範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的「非優秀」畢業生,著名的90後「陝西文博一哥」。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的公眾平台《關中拍客》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中拍客 的精彩文章:

我是「佛系青年」嗎?
唐妞:陝西歷史博物館的代言人

TAG:關中拍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