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被裁員工公開嗆聲IBM人工智慧,有雙好鞋卻不知怎麼走路

被裁員工公開嗆聲IBM人工智慧,有雙好鞋卻不知怎麼走路

智造觀點

IBM一直是計算機產業的領導者,在大型/小型和便攜機方面的成就最為矚目,隨著技術的進步,IBM也開始了在大型機、超級計算機、UNIX、伺服器等方面的探索,主要代表便是其人工智慧產品沃森平台(Watson),並聲稱它可以讓我們豐富雜亂無章的數據世界變得井然有序。但近期Watson裁員事件的發生,也暴露出其在內部管理、數據集成等方面的問題,更讓外界質疑IBM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能力。

文/灰灰

來源/人工智慧觀察(ID:Aiobservation)

在上個月IBM舉辦的一場會議中,該公司首席執行官Ginni Rometty表示,「我們正處於歷史的轉折點,將要把人工智慧技術整合到各個領域,以幫助他們實現指數級的增長,這一現象可能會在未來被稱為『沃森定律』(Watson"s Law)。」

雖然標榜著要把人工智慧作為公司的發展重點,但在IBM上個月大規模裁員事件中失去工作的工程師們表示,該公司對其「認知計算」平台的推廣,掩蓋了他們在將人工智慧轉化為盈利業務方面所遇到的困難

一位匿名的工程師表示,「IBM沃森實際上擁有很強的AI技術,但就像你有一雙好鞋,卻不知道怎麼走路——他們必須弄明白到底應該怎樣對AI進行應用。」

其實,上月底的裁員行動就在沃森健康部門(Watson Health Division)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從Watchingibm網站匿名賬戶提交的文章來看,這次裁員主要影響了三家被IBM收購公司的員工,分別是Phytel、Explorys及Truven。

據了解,這三家公司是在2015和2016年被IBM收購的,被收購後,它們為IBM帶來了大量的醫療數據以及專門用於數據挖掘的分析系統。與此同時,這些公司還帶來了現成的客戶——通過其分析技術來提高醫療護理水平和營利狀況的醫療服務提供商。

近期,來自Phytel的被裁員工與《IEEE Spectrum》進行了深入交流。他們聲稱,IBM 收購其公司後並沒有進行很好的管理,Phytel出現的問題是沃森盈利過程中遇到的典型問題。

「Phytel是一家很有發展前景的公司,它非常強大,」另一位匿名工程師說到,「許多被裁掉的員工都感到很失望,因為他們為公司的成立付出了努力,也真的以為IBM會把公司帶到一個新的高度,而不是在三年內將它毀掉。」

工程師們表示,Phytel在被收購時員工有150多人,現在卻只剩下80人左右。「小公司正在蠶食我們的生命,」一位工程師說到。「因為他們的產品更好、更快也更便宜,所以很容易搶走我們的合同、客戶,當然,他們在人工智慧領域也做得更好。」

被迫裁員還是重新定位?

目前,IBM還沒有公布其5月份裁員的總數,但據Phytel員工的估計,Phytel、Explorys和Truven至少有300人接到了解僱通知。

在Phytel,工程師們估計,IBM解僱了大約80%的員工,超過120 人是工程師、銷售和項目管理人員。「這些都是關鍵的技術人員,也是和客戶打交道的人。」一位工程師說道。「這表明他們並不是在削減行政人員,也不是在解僱非必要的員工。」

IBM發言人Ian Colley 對《IEEE Spectrum》關於Phytel公司的問題不予回答,也不願就工程師們的指控發表評論。

相反,Colley提供了以下關於裁員的聲明:「裁員事件隻影響了沃森健康部門的一小部分員工,目前我們正轉向更多技術密集型產品,裁員是為了簡化流程,用自動化提高效率。IBM 將會繼續重新定位我們的團隊,以便專註於IT市場的高價值領域。我們將繼續在關鍵領域進行招聘,讓人才為我們的客戶和IBM創造更多的價值。」

此外,Colley還提到了摩根斯坦利分析師的一份報告,該報告認為,裁員一般代表著收購之後的公司重組。

但也不是所有的金融分析師都看好IBM沃森。去年7月,Jefferies的一篇報告指出,儘管IBM對沃森進行了大量投資,但該部門仍無法盈利。(據分析師估計,僅從2010年至2015年,該公司的估值就達到了150億美元)。

儘管IBM沃森「仍是目前市場上最完整的人工智慧平台之一,」分析師寫道,「但是,在客戶將沃森與現有的數據和分析系統集成在一起時會面臨嚴重的困難。」報告以德克薩斯州MD安德森癌症中心為例,該機構在花費了6200萬美元之後被迫停止了沃森項目。

Jefferies的分析師還表示,IBM「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爭奪戰中處於劣勢,而且未來可能會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這種情況可能短時間內不會得到改善,而工程師因為公司管理不當而選擇離開IBM的狀況則會愈加嚴重。

沃森的尷尬,投資數億回報寥寥

2011年,IBM沃森憑藉其在遊戲節目《Jeopardy!》上的出色表現給公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該人工智慧的勝利被歸功於其自然語言處理(NLP)能力,使得它可以出解析節目中出現的複雜、帶有雙關意義的線索,隨後再掃描其龐大的知識庫來尋找正確答案。

在電視節目獲勝兩年之後,IBM宣布沃森將在醫療保健領域找到第一個殺手級應用。這似乎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選擇:隨著醫院和醫生們為病人轉換電子健康記錄,醫院龐大的資料庫便可以為沃森這樣的機器所使用。

在這第一個領域的應用中,沃森應該首先在癌症診療中心展開工作,比如搜索醫療文獻和病患記錄,為醫生提供治療方案的建議。然而三年後,一份Statalleged雜誌的調查顯示,Watson Oncology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水平。

《IEEE Spectrum》的報道顯示,IBM在沃森業務上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但到現在為止,「沃森醫生」(Doctor Watson)也還是沒有徹底改變醫療領域。當然,我們也不能否定它的顯著成就,有新聞報道稱,沃森在腦癌的診療中可以在10分鐘內提供治療方案,而人類醫生則需要160小時。

IBM收購了Phytel、Explorys和Truven這三家公司,用它們的患者信息資料庫以及數據分析,為醫生和保險公司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醫療服務。(第四次收購——Merge,則引入了與醫學影像相關的分析,這是人工智慧一個很有前景的領域。)

沃森健康(Watson Health)希望利用這些資源幫助醫療保健系統,從傳統的收費服務模式轉變為奧巴馬醫改所強調的基於價值的新模式。比如Phytel的貢獻是自動病患通信系統分析配對,讓任何診療機構都可以使用這個系統來搜索病人的記錄,然後系統會自動打電話提醒病人進行檢查的預約安排。此外,發現這些不按時進行檢查的患者是預防性護理的關鍵,在這些情況下,定期檢查可以在疾病惡化前更早地發現問題。

儘管Phytel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加入到了IBM,同時還獲得了很高的聲譽。但在收購後不久,IBM管理層開始了被內部稱為「藍色清洗」(bluewashing)的流程,以便讓被收購的公司在品牌和運營上符合IBM的行為準則。一位前Phytel員工表示,在清洗過程中,他們被告知不要專註於為現有客戶改進現有產品,所以員工在差不多一年的時間裡無所事事。

取而代之的是,他們被要求參與一個別的「宏大」項目,將Phyel與Explorys的資料庫和分析系統集成到一起。工程師們說,集成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IBM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

產品與技術的矛盾

工程師們都將責任完全歸咎於IBM的產品管理部門,該部門負責開發IBM向客戶銷售的產品。

Phytel的工程師們說,IBM的目標是結合Phytel和Explorys的能力創造一種新的產品。然而,公司的產品經理對該產品的具體情況並不清楚。「他們無法規劃路線,反而一直在繞圈。」

根據工程師的說法,IBM的產品經理們沒有技術背景,有時也會想出一些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產品點子。雖然他們嘗試跟著領導的方向轉變,但Phytel並沒有為市場帶來任何新的東西。「我們只是在燒錢。」

工程師們承認,最後產品經理確實提出了一個新的產品計劃,同時利用Phytel和Explorys的資源。但他們指出,這並沒有將真正的人工智慧技術帶到產品中。換句話說,沃森缺席了。此外,工程師們還說,IBM最近開始推出新產品,以便與潛在的國際客戶進行溝通,但這些潛在客戶對此並不感興趣。相反,他們想要一些類似於Phytel舊系統的東西。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工智慧觀察 的精彩文章:

高通收購恩智浦過審,完美的AI布局即將開啟
Salesforce公布自然語言處理重大進展,一個模型搞定十項任務

TAG:人工智慧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