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沒能稱帝,因為犯了兩大錯,放走一人,寬恕一人!

曹操沒能稱帝,因為犯了兩大錯,放走一人,寬恕一人!

原標題:曹操沒能稱帝,因為犯了兩大錯,放走一人,寬恕一人!



這位一代梟雄,曹操無疑是成功的,在東漢末年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其實霸者非曹操莫屬了,相比之下,劉備和孫權就差多了,孫權可謂是夢天下,而劉備是哭天下,只有曹操是實實在在的打天下。

然而這樣的一代梟雄,為何到最後還是沒辦法稱帝,一統天下呢?其實當時曹操已經離一統天下很近了,只是他心軟,放了不該放的人,才有了最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這種局面。



曹操一生所犯下的錯誤,無非就是這兩點,一是放走了劉備,二是沒有殺掉司馬懿。這又要從何說起呢?在《三國演義》中,有這樣的一個場景,曹操煮酒論英雄,其實就是和劉備,當時曹操對於劉備的評價很高。


儘管曹操陣營里的謀士都勸曹操儘早殺了劉備,以絕後患,但是曹操拒絕了,他不忍心殺掉這樣一個有才之人,謀士們見曹操不忍殺之,又出了一個這樣的策略,便是讓曹操將劉備圈養起來,軟禁起來,就威脅不到他了,但是曹操當時是捂著耳朵直搖頭,說著不聽不聽。


這樣一來,劉備便安然無恙,大搖大擺地離開,當然,還順手帶走了一支隊伍。然而,倘若沒有了劉備,三國還能夠鼎立嗎?結果當然是不能,沒有了劉備,孫權和曹操,天下鐵定是曹操的,這毋庸置疑,所以說,輕易放走了劉備,便是曹操這一生犯下的致命錯誤。


當然,還有一個錯誤,便是沒有殺掉這個人!三國後來的局面,相信大家也是知道的,曹操、劉備、孫權三大巨頭相爭,卻誰也沒有得到,反而是便宜了司馬懿。這種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面,並不是沒有料到的,當時曹操早就看透了。



曹操在臨死前曾留下遺囑,告誡自己的兒子曹丕,司馬懿並不是一般人,需要警惕他,曹丕遵循了父輩的遺囑,一直提防司馬懿。只是曹操沒有料到,曹丕會如此短命,僅僅在位六年就死了,曹芳卻早已把遺囑忘得一乾二淨,果真不久後,司馬懿便叛變了,那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是印證了這個時代。

曹操這樣的一代梟雄,寧願負了天下人,也不讓天下人負自己,卻在自己壽終後,將自己打下來的江山拱手讓人,三家歸晉,這完全不像曹操的風格,曹操在生前一定有著機會,可以將司馬懿除去的,但是他沒有,這無非就是曹操生前犯下的第二大錯誤,當然,也是致命的錯誤。


當然,很多人猜測,或許是因為曹操愛惜人才,才沒有殺了劉備和司馬懿,才給了他們這樣的機會壯大,但是其實,這裡面還大有文章在,論曹操的智慧和謀略,相信不會輸給他人,曹操這樣做的原因,或許是因為他渴望人才,又要做出表態,才不能夠濫殺人才,可見,曹操的頭腦還是很清醒的!

(註:圖片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筱陳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溥儀:這牆上掛著的不是光緒!專家:我可是專家呢,你算哪根蔥!
康有為62歲時,納了19歲的小老婆,臨終前竟對她提了卑鄙的要求?

TAG:筱陳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