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徐本一:真正的書法,盡為自然造化

徐本一:真正的書法,盡為自然造化

[ 本文共計2211字 · 建議閱讀4分鐘 ]

文 / 徐本一

揮運是一個過程,始於定式,趨於變異。定式是經驗與理性的確立,習性於手,沉澱於心。變異是過去的突破,未來的敞開,脫化於手,靈動於心。

徐本一

定式與變異之間構成了創作的時空,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一種審美的漫遊,精神感覺的超然欲飛,經久與瞬間都有可能。

定式與變異,表現出一種生命形式,提供了人精神的生長性,也是探求內在的生命過程。作為書者的關注點,正在於保持自然生命的天機流蕩,生意勃發如何貫徹於筆端,」窮變態於筆端」 (孫過庭語) ,從而實現我之生命運轉的呈示。

三字聯 江山筆華夏心

「囊括萬殊,裁成一相」 ,無形之相出之於心,而揮運伸縮於手,終成有形之相。>中所謂」 不形之形」 ,」形之不形」 ,」不形而神」 ,深可探究。我心入宇宙,宇宙供筆端,自我之小宇宙與物外之大宇宙合為一體,此天人合一之境界。書者正在有形與無形之間尋求精神的指向,生命的顯現。

張懷瓘曰:」雖跡在塵壤,而志出雲霄,靈變無常,務于飛動」,」探彼意象,入此規模」,」氣勢生乎流便,精魄出於鋒芒」,皆是心手之化,技道之變也。故道寓象中,道乃象之深蘊,象乃道之承載。

定式是有,是法。變異是無,是無法。定式與變異是有無之間的轉換,有法與無法的妙道體驗。

三字聯 驚流轉笑醉生

這個轉換內含豐盈。創作主體保持著變異的,隨機而動的,無執的狀態,處於虛待的勢位,因而更易表現出不拘常格,風神超逸的創造。

轉換是文氣的氣息轉換,氣息與肢體動作的轉換,揮運的操作強化自身觸感形成個性特徵,並在時間過程中注重敏感性的新轉換。

虞世南曰:」故知書道玄妙,必資神遇,不可以力求也。」如何達到自適自由的狀態,前人之述備矣。如郝經曰:」必精窮天下之理,鍛煉天下之事,紛拂天下之變,客氣妄慮,撲滅消弛,澹然無欲,翛然無為,心手相忘,縱意所如,不知書之為我,我之為書,悠然而化,然後技入於道。凡有所書,神妙不測,盡為自然造化,不復有筆墨,神在意存而已。」

《江雪》

定式與變異表現了書寫的流動生命轉化的方式,生命情感若能與形式一致,就是情性的形式化。蔡邕曰:」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宗炳曰:」聖賢映於絕代,萬趣融其神思,余復何為哉?暢神而已。神之所賜,孰有先焉。」

藝術境界是一種虛境,如夢如幻,然仍有真生命,真性情在。修辭立其誠,書法創作亦須立其誠,此誠即是以己之真感動,真精神赴之,如歌如泣如嘯如笑,一任洸洋自恣以適己。

新武漢歌謠

定式與變異是無目的合目的,無規律的合規律,是處於意識與無意之交的藝術創作心理活動。定式是傳統的、共性的,變異是溢出傳統的、個性的。如此則可能不求與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與古人異而不能不異。因為主體在無所執的狀態,消解了求同或求異的執著,反而使書寫散逸起來,迎來了書象的無限空間。

同時這種揮運狀態是面對新鮮清明的,是對」俗」的一種規避。牟宗三說:「俗者,風之來而凝結於事以成為慣例通套之謂,神陷於物質機括中為濁,神浮於物質機括之上為清,事有成規成矩為俗」。此雖說學理,亦通藝術,避熟避俗,重要的是持一種方式態度。

劍拔弩張

從定式到變異是如何展開的?每個人的書寫都有定式。若以寫,輸也,輸者,輸我心衡之,即需要時時以心來碰撞定式,從定式中衍生出新因素觸動心的感應,這是書寫的」起興」。

起興是一切藝術創作的發端,有外因,也有內因,而從書寫自身發生過程中引動起興,無疑是的書法寫意特徵之一。而變異從揮運中偶然來臨,對書者的定式是一種擴展,如何敏感地取捨,延伸其形式之變,而後作理性的抉擇,將成為再次創作新因素而使自己的作品豐厚起來。

定式是變異中的定式,變異是定式中的變異。定式與變異相反相成,在多種張力關係中共存。「狂來輕世界,醉里得真如」,如何從揮運的技巧狀態進入到忘機的率真狀態,書寫中自己被書寫,被帶入一種無為狀態,一種開放的自然而然,形跡在自然無為中生成。

5字聯 石可補天傾

這種被寫的狀態恰是最需要技巧支撐的,不是自己執意用心為佳,而是無意為佳,筆被無形之手所揮運,揮運進入了起興的高峰階段,內心湧起暢快愉悅的體驗,既來之不易,又不可重複,技進入了道的狀態。道化之技的存在,無恆常性。

這種稱之為道化的工夫,在寫形、寫意、寫氣的層層遞進中。

水龍吟

從定式到變異的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才是現實世界的本質狀態,也是藝術世界創造的依據。現代心理學認為,保持專註心能使創造力得以提升。「專註心」,其實是一種可以養成的實踐,留意新因素,尋找差異性。

無論是關於你自己的,還是關於周邊環境的,無論這個新事物或愚或智,只要它是新出的,不一樣的,就會將你置於」當下」的狀態,讓你對外部環境重新敏感起來,向新的可能性敞開,形成創造的新視角。

《離騷經》局部

從定式到變異過程中的」專註心」是一種批判性的思維方式,它並不意著否定,而是存疑和追問,從傳統、權威、成見、慣例、約定俗成中,激活自己的頭腦,對塞給自己的信條予以反問,」真的嗎?」」為什麼?」」萬一呢?」

我常以從定式到變異作為自己的創作方式,力求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段,從定式向變異轉換,最終寫出一種平時少有的風格形態,當然形式因素中不可能完全排斥自己的固有習得,而重要的是能否實現自己審美趣味稍作轉換的呈現。

出品人 | 施晗

責編 | 王曉 聶海燕美編 | 苗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走尋 的精彩文章:

學書法過程中,「自殺」和「他殺」的8個因素

TAG:走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