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書院文化流淌在歷史長河中

書院文化流淌在歷史長河中

書院文化流淌在歷史長河中

書院文化流淌在歷史長河中

自唐宋以來,書院文化崛起成為中國文化的主流陣地。尤其到了宋代以後,漸漸由開始時期的民間性質過渡到官辦性質,星羅棋布地分布在各地山林湖邊幽靜之地的一個個書院,紛紛走出山林的幽靜,走到文化發展與普及的前台。一直到明清時代,書院始終都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脊樑,是中華文明書香漫溢的地方。

書院是高等教育機構

書院文化流淌在歷史長河中

確切地說,書院是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唐末至五代期間,戰亂頻繁,官學衰敗,許多讀書人避居山林,模彷彿教禪林講經制度創立書院,形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教育組織形式。書院是實施藏書、教學與研究三結合的高等教育機構。書院制度萌芽於唐,完備於宋,廢止於清,前後千餘年的歷史,對中國封建社會教育與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書院文化流淌在歷史長河中

宋代學者王應麟的《玉海》曾經對書院作過解釋:「院者,垣也。」書院是指用一圈矮牆將建築物圍起來而形成的藏書之所,似乎就是古代的圖書館,今人常將「圖書館」三個字縮寫成一個方框,裡面填個「書」字,可能就是沿用此意。

書院的歷史發展過程

書院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漢代,與漢代的「精舍」、「精廬」有一定的承繼關係。「精舍」與「精廬」為漢代聚集生徒、私家講學之所。《後漢書·包咸傳》載:包咸「少為諸生,受業長安,師事博士右師細君,習《魯詩》、《論語》。後住東海,立精舍講授」。《後漢書·儒林傳論》載:「精廬暫建,贏糧動有千百。」不過漢代的「精舍」、「精廬」,私家講學皆由口授,限於當時的出版技術水平,尚不具備藏書條件,將它們當作書院的前身未嘗不可,但還不能算作真正的書院。

書院文化流淌在歷史長河中

北宋初期,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國力漸趨強盛,士子們有了就學讀書的要求。而朝廷忙於武功,一時顧不上文教,更缺乏財力興辦足夠多的學校滿足各地士子的要求。因此,各地名儒、學者和地方官吏,紛紛興建書院,以培育人才。宋代書院的興起是始於范仲淹執掌南都府學,特別是慶曆新政之後更盛極一時。這時候出現了著名的四大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善化的嶽麓書院、湖南衡陽的石鼓書院和河南商丘的應天府書院。

這個時期,書院的藏書達到了極盛。這時,雕版印刷術的推廣和以後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為公私藏書創造了便利條件。各書院的主持人和地方官吏努力經營書院,聚集藏書,北宋王朝也給一些書院頒賜了大量圖書。這時書院藏書很豐富。四大書院之一的應天府書院,成立時就「建學舍百五十間,聚書千卷」。鶴山書院「堂之後為閣,家故一藏書,又得秘書之付而傳錄焉,與訪尋於公私所板行者,凡得十萬卷」。這個藏書量已超過了當時國家書庫。

南宋時隨理學的發展,書院逐漸成為學派活動的場所。書院大多是自籌經費,建造校舍。教學採取自學、共同講習和教師指導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以自學為主。它的特點就是為了教育、培養人的學問和德性,而不是為了應試獲取功名。這個時期的書院,各延大儒主持,成為理學書院。

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後的元朝時代,元世祖首次下令廣設書院,民間有自願出錢出糧贊助建學的,也立為書院。後多次頒布法令保護書院和廟學,並將書院等視為官學,書院山長也定為學官,是書院官學化的開始。

明朝初年書院轉衰。明朝曾先後4次毀禁書院,然而書院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多次毀而不絕,在嚴酷的政治壓迫下,書院師生寧死不屈。

清朝對書院所保存的元氣猶有餘悸,大力抑制書院。雍正十一年,正式明令各省建書院,改采鼓勵態度,書院漸興;惟不分官辦私立,皆受政府監督,不復宋元時的講學自由。清代書院兩千餘所,但官學化也達到了極點,大部分書院與官學無異。到了光緒二十七年詔令各省的書院改為大學堂,各府、廳、直隸州的書院改為中學堂,各州縣的書院改為小學堂。至此,書院退出了歷史舞台。直到戊戌變法,中國的書院全部消失。

歷代書院都重視藏書

書院文化流淌在歷史長河中

書院既以擁書講學為務,無書即不成書院。因而歷代書院都比較重視藏書,無不以藏書浩富為榮,只是限於環境和條件,在藏書規模上有大小的差別而已。

限於書籍製作的艱難,古代的藏書不可能達到很大的規模。在書院中,往往用樓、堂、舍、閣等表述個體建築的名詞來稱呼藏書之所。在書院建築布局中,由於它是整個建築群中少有的閣樓式的建築,甚至可能是書院唯一較高大的樓閣,為了顯示其重要性,藏書樓多建在中軸線上,或在講堂之後的突出位置。宋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嶽麓書院,在建築之始就「開講堂,揭以書樓」。明代的正學書院「建樓廣收書籍,以資諸生通覽」。湖北問津書院於乾隆八年設藏書館。安徽敬敷書院經正閣貯經史典籍,為數很多,到光緒元年,書院得以大加修建,又有官員提倡捐經史書籍存院,藏書更加豐富。瀋陽萃升書院文昌閣收藏案捲圖書,藏經史子集四部書132種,共10929卷。上海求志書院,有樓房50餘間,分置經學、史學、掌故、算學、輿地、辭章等六齋,為此置備的書籍有268種。藏書樓建設成為歷代書院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經千年的中國書院文化,是中華文明經久不衰的精神血脈,它們的存在與發展,超越了血雨腥風的朝代更替,讓中華大地始終瀰漫著迷人的書香。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徽州私人藏書貢獻徽文化發展
流傳在日本的中國印章珍寶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