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足該怎麼辦?在家學學這幾道菜,既能滋補氣血又美味可口!
氣血不足算不上是嚴重的疾病,但實際上,氣血是養生保健的根本,一旦氣血不足,出現大量的虧損現象,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多不良影響。如何才能調理氣血不足自然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氣血不足的危害是什麼?
1、早衰危機
「駐顏當以益氣血為先」,顏面的皮膚靠氣血滋養,氣血不足,是皺紋早生的一大因素。所以氣血不足的人看上去特顯老,容易皮膚乾燥過敏,面色發白,皮膚色素沉著,血痣,胸下垂等。
2、內分泌危機
氣血經絡不通、血液循環減慢、內分泌失調是致病的根本原因,體內毒素不能及時排泄,從而導致我們臉上長痘長斑。
3、健康危機
氣血不足的人臉色看起來總是蒼白、暗黃,總是一副疲憊樣子,四肢疼痛日久不能痊癒,反覆發作。還會出現白髮掉發,貧血,疲倦,手腳冰涼,口乾舌燥,腰膝酸痛,痛經,月經不調,性慾減退,尿頻尿少尿黃癥狀。
4、臟腑功能危機
氣血不足的人,脾胃、肝腎、腸道血液迴流及供血道路較弱,造成體內壞境一團混亂和千瘡百孔,這樣既沒有力量及時清理內部的毒素,更缺乏抵禦外來致病因子侵襲的能力,因而,也就成了致病的根本原因。
二、補氣血的食療法有哪些?
1、荔枝幹燉蓮子
荔枝幹20粒,蓮子60克。將荔枝幹去殼和核,蓮子去心,洗凈後放在陶瓷罐內加水500毫升,上蒸籠用中火蒸熟服用。
功效:荔枝幹營養豐富,民間歷來認為是補品,能補血滋脾;蓮子的作用主要是補脾固澀,兩者合用,配伍恰當,因此常用來治療脾虛型月經過多。
2、羊肉粥
鮮羊肉250克,大米100克,蔥、姜、食鹽各適量。將羊肉洗凈、切片,與大米、蔥、姜、食鹽,以常規方法熬粥,至羊肉熟爛。
功效:補氣,養血,止痛。適用於氣血虧虛型。
3、烏賊骨燉雞
烏賊30克,當歸30克,雞肉100克,精鹽、味精適量。把雞肉切丁,當歸切片,烏賊骨打碎,裝入陶罐內加清水500毫升,精鹽適量,上蒸籠蒸熟,每日1次。一般3-5次可見效。
功效:烏賊骨有收斂止血的作用,當歸和雞肉都是補血佳品,所以對血虛型月經過多,頗具療效。
4、豬皮
豬皮1000克,黃酒250毫升,白糖250克。將豬皮洗凈後切碎,加適量水,用文火燉至汁液黏稠,加入白糖、黃酒即可。每日2次,用開水沖化後溫服。
功效:養血益陰,滋腎養肝。可治婦女血虛乏力,月經不調等症,對腰腿酸痛者效果更佳。
5、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30克,生薑30克,精羊肉500克。一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先用武火燒沸,再改文火燉至肉爛,調味後即可服食,每日一次,食肉飲湯。
功效:溫經散寒,補血調經,適用於血虛服食調理。
6、玉米須燉瘦肉
玉米須30克,瘦肉120克,精鹽適量,味精少許。將瘦肉切塊,與玉米須一起放入陶罐內,加水500毫升,上蒸籠加蓋清蒸至肉熟,加精鹽、味精,趁熱服用。
功效:玉米須有涼血止血的作用,民間常用來治紅崩,瘦肉能補血,兩者配合,故治血熱型月經過多,療效顯著。
三、補氣益血的最佳療法是什麼?
中醫藥之於氣血,時下成為最優搭配。因為中醫講究: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天人合一。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中醫在人體健康的維護上,始終追求自然,遵循順應人體生理活動的規律。追求對人體副作用最小的前提下,中藥是可以長期服用的,養生益處多多。
值得一提的是中醫藥補氣血現在逐漸被廣泛運用,源自中原地區中醫世家肖氏家族配製的——肖#氏%坤-齡..膏,距今有200多年的歷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方一直堅持古方熬制,經現代醫學又加以改進,其效果治好了不計其數的氣血不足患者,凡是使用過的患者基本都能恢復健康身體,而且能夠起到益氣補血,滋養身體的功效,已經在食葯監局備案,因為其優良的影響,現在在網上也能找到。
溫馨提示
1、保持良好的心態,保證心情舒暢。
2、合理的運動。
3、健康充足的睡眠(保證晚上23點前睡覺)。
另外,要做到忌口:冰鎮的食物、西瓜、黃瓜、晚餐多吃生拌菜,比如油麥菜拌西紅柿、綠菜花拌紫甘藍等。


※它是宮寒的「天敵」,女人多吃補氣養顏,暖宮排毒,防治乳腺癌!
TAG:補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