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虎頭鯊:寶應人稱為「虎頭獃子」的水特產

虎頭鯊:寶應人稱為「虎頭獃子」的水特產

虎頭鯊

文/王學茂

虎頭鯊,學名:塘鱧。是家鄉廣洋湖的水特產之一。家鄉地處長江中下游,隸屬於揚州,是寶應縣的一個水鄉小鎮。對於在此長大的,虎頭鯊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了。其頭大,嘴大且寬,牙齒細而鋒利,渾身呈褐色,鱗片細而粗糙。其間有散在的黑斑,如墨筆蘸點。頭部的鰭伸展開,呈圓弧狀,如兒時拍打流螢的芭蕉扇,外形與鯊魚相似,顯凶煞之相。

水鄉人習慣稱之為虎頭獃子。只因其頭大似呆相,且又喜歡靜靜的蟄伏於淺水,懶而怕動,不主動游弋覓食屬於那種嗟來之食類。小時候,我和小夥伴用縫衣針彎成魚鉤,用納鞋底的粗線系好,再穿上蚯蚓,輕輕的放在它的嘴邊。獃子會不加思索的一口吞將下去。迅速將魚鉤提起,活蹦亂跳的便上鉤了。常常不需要半日功夫,一頓美餐便有了。捕捉虎頭鯊,還可以在其產卵時節,用藤條編成的簍子,在裡面放些許的稻草或水草,再放入一塊磚頭,沉入岸邊。不用四五日,迅速將簍子提起,總會有不錯的收穫。運氣好的時候,還可以撈上一兩條黃鱔。

圖︱鄒洪才

楊柳如煙,柳絮紛飛的三月。虎頭鯊最肥美,肉嘟嘟的,渾身是膘。因其沒有細刺,吃魚怕刺的老人、小孩尤其喜歡吃。更何況其低脂肪、高蛋白,還可補益脾胃。家鄉人習慣紅燒,先將鍋燒熱,放入蔥姜和自家釀的豆瓣醬,待煸香時,倒入虎頭鯊,再干煸片刻。從水缸中再舀上半瓢水剛好漫過虎頭鯊。先大火燒開,放入鹽和少許的糖調味,再用小火慢燉。用母親的話說「煮魚要浸功」。隨著鍋中咕嘟咕嘟聲,香氣開始漸漸在空氣中瀰漫。裝盤時,熱氣騰騰的虎頭鯊擺放整齊,再撒上蒜葉,其醬色和碧綠的蒜葉相互映襯,煞是好看,十分誘人。其肉質白而細嫩,鮮美絕倫,吃在嘴裡,回味無窮,那真叫是,打三個嘴巴子都捨不得丟。

虎頭鯊的吃法很多。當然得歸功於廣洋湖畔的巧婦們。她們不經意的創新會給你別樣的味覺感受,其中虎頭鯊燉蛋便是。首先將處理好的虎頭鯊抹上鹽,再放入薑片、蔥段、料酒,腌上一刻鐘左右。再打上幾個家養的草雞蛋,加入少許自家剛榨的香噴噴的菜籽油,最後將虎頭鯊放入蛋液中,置於飯鍋上蒸。飯好,魚也就熟了。掀開鍋蓋,魚香和飯香直撲你鼻。魚吃在嘴裡又鮮又嫩,雞蛋則香而嫩滑,入口即化。兩種地道食材的聯姻在舌尖上交融,其妙味迭出,欲罷不能。

虎頭鯊之美味,不僅僅是我談及垂涎。清代的袁枚早就在其《隨園食單》中大加讚許:「肉最松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加腌芥作湯,作羹尤鮮。」可以想像他作此文時,定是滿口生津的。近代作家汪曾祺更是鍾愛有加,讚不絕口。還特作《虎頭鯊歌》:「虎頭鯊味固自佳,嫩比河豚鮮比蝦。最是清湯煮活火,胡椒滴醋紫薑芽。酒足飯飽真口福,只在尋常百姓家。」看得出先生是特喜歡將虎頭鯊做湯吃的。其實他的家鄉高郵離這很近,同屬於里下河地區,不知先生有沒有嘗過廣洋湖畔農家或紅燒、或燉蛋的虎頭鯊?

只可惜,味美而食者眾,產出寡也。如今的虎頭鯊在尋常百姓的餐桌上已難覓其蹤。以前不入正席的虎頭鯊已是黃袍加身,價格一路飆升。價格最高時,一斤虎頭鯊竟等同於幾斤的豬肉。近幾年雖說已有人工養殖,緩解了市場的供應之需,但終究難以釋懷其天然之本味。

原載於《寶應文化月刊》2018年4月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八寶亭 的精彩文章:

童年的遊戲:雖說單調,卻也令人難以忘懷

TAG:八寶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