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中國那麼多農業大學,可為何農民還用傳統方法種地?

中國那麼多農業大學,可為何農民還用傳統方法種地?

中國那麼多農業大學,還有農科院,可農民還用傳統方法種地,設立農業大學的目的是什麼?這看似一個問題,但實際上有兩個疑問,第一個:農業大學和農科院那麼多,農民的耕種方式為什麼沒有改變?第二個:既然如此,設立這些農業大學和農科院的意義何在?

其實對此來說問題本身就顯得不正確,而今的農業還是以前的傳統農業嗎?顯然不是!而今農業中所應用的化肥、農業、機械化耕種、以及高產的種子都已經和過去傳統的農業作業方式有很大區別。

比如說傳統農業當中的機械人工除草,而今可以使用除草劑,為了更高的產量可以田間用有機肥、化肥,而當植物生病了,還有農藥!提到種子方面變化則就更大了,傳統的農業生產基本上都是依靠自家留種,這同商業化種子基本上扯不上關係,但是而今基本上所有的種子都是商業化了,對於產量的提升更是相當顯著,比如玉米傳統的自交種產量能夠在500斤每畝就不錯了,而今的單產可以達到1300斤每畝。

而在農業生物技術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是顯著,眾所周知的黃金大米,目前雖說沒有在我國推廣,但是對於治療夜盲症患者非常有幫助。而轉基因抗蟲棉的大面積應用更是節約了大量的農藥,不僅體現在增產,還更加環保。

凡此種種那一項不是和農業相關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呢?大學以及農科院的成果不止不見得你一定看得見,但是卻在你的身邊悄無聲息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你看不到的地方,不見得就沒有改變。

而設立農業大學和農科院的目的就是將理論應用於實踐,理論不止應該存在於實驗室當中,還應該走向田間地頭能夠發揮出實際價值。當前全國八億農民,然而農業科研從業相關人員僅僅百萬,顯然不成比例,並且不少農大或者農業相關人員在畢業之後轉行改投其他行業。

不過當前的許多過於基礎性的研究短期內來說或許無法應用於農業生產,但是這並不妨礙科研的繼續,農大或者農科院固然有其局限性,但是也真是農大與相關研究機構的不懈努力,才使得更多的科研成果能夠應用於農業生產。

並且大家可能對於農大的理解有些狹隘,因為無論是農科院還是農大其研究範圍都是很廣的,不要僅僅局限認為只是農業生產,農業是一個涉及民生的行業,比如飲食安全自然也是其一部分,像現在許多農林院校的食品科學研究,也使得我們的飲食更加安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不也是農業科研的價值所在嗎?過去從成果到轉化應用需要十幾年,而今僅需一兩年的時間。在這一方面來說也能夠讓更多的農民受益。

改革開放以來,我姑的農業科研與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不過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在未來或許農業相關機構不止需要培養大學生,也需要在農民技能培訓方面有所作為方能改變人們對於農大或者農科院無作為的傳統印象。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興農 的精彩文章:

今年受天氣影響小麥多地區減產,但小麥價格上漲空間有限
美國的大豆生產量世界第一的位置,或將成為歷史,巴西將可能接替

TAG:科學興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