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玻璃花園、藍色血液、白日夢,林天苗帶來 「意識」之旅

玻璃花園、藍色血液、白日夢,林天苗帶來 「意識」之旅

玻璃器皿和綿軟地毯構成的粉色花園、跟隨你脈搏跳動而流下的藍色血液、光影交錯下細密痴纏的白日夢……藝術家林天苗的「體·統」展覽里,我們開始一場心理和感官上的「意識」之旅。

1

炎炎夏日,上海外灘美術館裡的一場展覽正如火如荼地舉辦。這是藝術家林天苗的上海首場個人專題展覽「體·統」,由美國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亞洲藝術部三星資深策展人亞歷山德拉·孟璐擔任顧問策展人,朱曉瑞擔任助理策展人。

展覽涵蓋了林天苗二十餘年創作脈絡中極具代表性的裝置作品,以及藝術家自2017年起製作且從未向公眾展出的數件玻璃材質的大型交互裝置,同時,還有具有文獻意義的手稿一併展出。

展覽現場,《我的花園》和《失與得》作品

展覽名稱「體·統」,概念原生於人體系統,從一系列的現代批判、政治理論及當代心理學出發。顧問策展人亞歷山德拉·孟璐介紹說:「林天苗創建並提出『系統』和『體系』的檢測,揭露和重新塑造自我在社會和技術現實變化中的運作方式。這些系統在物理上、精神上,甚至是詩意層面上都有一定作用,在她所涉足的所有工作中,人體是她的中心關注點,身份與社會環境的關係問題成為其思考和實驗的內容,並貫穿於整個展覽中。」

2

藝術家林天苗。1961年出生於山西太原,現居住和工作在北京。1984年研修於首都師範大學美術系。1988年赴美,1989年於紐約藝術學生聯盟學院學習,後以設計師的身份在紐約工作了近7年時間。

1995年林天苗從紐約回國,在「開放工作室」的藝術活動中展出了「纏的擴散」、「聖德蕾娜的誘惑」、「褲子」、「樹」等作品,奠定了她從事實驗性藝術的重要性地位,同時也是第一批獲得國際關注和認可的中國女性藝術家之一。曾參與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雙年展、上海雙年展、愛爾蘭雙年展、越後妻友三年展、韓國光州雙年展、日本瀨戶三年展等。作品被很多中外美術館收藏:紐約的布魯克林美術館、紐約MoMA、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舊金山MoMA、香港的M+、西雅圖當代美術館、新加坡美術館和蓬皮杜美術館等。

近年來藝術家試圖擺脫女性主義話題的困頓,以開放的姿態遊走於大型裝置、雕塑、攝影、視頻及各種其他媒介實踐的工作中。

九十年代初,作為中國首批嘗試裝置和錄像製作的女性藝術家之一,林天苗不斷嘗試各種創作媒介,通過具有女性生活痕迹和符號意義的材料如針、棉、線、絲、布,將這些材料加工、纏繞、覆蓋於日常物件上,透露著對日常生活和傳統手工藝的關注和反思,以一種獨到的想像力及視野形成了鮮明、敏感且細膩的個人風格。從早年的舊作《白日夢》、《嗨!!!》和《失與得》,觀眾都不難體會到藝術家注重材料和方法的選擇,充斥著手作的質感與生活的溫度。

2017年,創作二十餘年的她卻突破一貫使用的傳統媒介,選擇廣泛應用在現代領域需人工合成的玻璃材料,嘗試前所未有的創作挑戰。林天苗開始與上海玻璃博物館合作,從最初掌握玻璃的特性,逐步研究工藝技術,提取「機械」運動等更具有社會化識別標誌進行裝置實驗,尋找科技與藝術之間的平衡點,介入到更豐富的層次和多維度的探索。正是由於材質、創作方法及視覺語言的轉換往往是同步的,了解林天苗作品的觀眾,會因為其材質的轉換獲得一次全新的體驗。

3

藝術家視「體·統」整個展覽為一個特定場域的項目,展開四部分概念的探究:「個體意識」、「群體意識」、「公共意識」、「終極意識」,概念與樓層相呼應,依次從美術館二樓展廳縱向延伸到六樓,為觀者帶來一場心理和感官上的「意識」之旅。

位於二樓展廳中心的全新大型交互裝置《反應》是展覽的開篇。觀眾需一人走入展廳中央,進入一個充滿未來感的白色「洞穴」空間裝置,置身於藝術家創造的內部空間之中,開啟一段私人化的體驗和感知。

《反應》,外觀,2018年。

當你將手腕放置在感應器上5至10秒,感應器就會採集你脈搏跳動的頻率,接著藍色熒光液體會從螺旋盤下的玻璃管中緩慢滴落,讓你可視、可感、可聽到自己的「血液」動感狀態。

這種探索是個體與機器之間一對一的反應,所蘊含的是「真我」與「假我」在設定環境中的彼此相遇,相遇也成為凝視和感知、了解、辨認和質疑自我的過程。

《反應》,內部,2018年。

特別為此展覽量身定製的大型裝置《我的花園》佔據了美術館四樓的整個空間,藉以「有真為假,作假為真」的公共意識概念,觀眾們被邀請去參觀一個由玻璃器皿構成的「溫室(花園)」,讓人感覺沉浸在一種充斥著自然園藝、科學技術和大膽的藝術想像的壯觀結構之中。

《我的花園》,2018年。

這裡的整個地面鋪有柔軟的粉色地毯,不同直徑、高低的粉色花盆內直立著類似植物的玻璃管,玻璃管中噴流著各種透明的綠色液體。

《我的花園》,2018年。

觀眾可以從玻璃管上印刷文字識別植物的名稱,如「指甲花」( 中文植物學名為「散沫花」,拉丁學名為Lawsonia inermis),有趣的是,當俗名再度被譯成英文的時候,「指甲花」為「nail dye flower」,它們將再生為一種新的話語政治。而這一過程體現了俗名和「專業國際標準」之間的隨意性和差異性。

《我的花園》,2018年。

展覽中的另一件大型裝置是林天苗1999年創作的代表作《白日夢》。這件作品的材料以最常見的、便宜易得的白棉線為主。展覽地面置有一個懸空的床墊,其上方放置一張與床墊等大的畫布框,畫布與床之間被無數根白棉線上下連接著,床墊表面的布被向上牽引,隆起的身體形狀好似脫離空間。

《白日夢》,1999年。

在光影交錯下,棉線交織而隱約凸顯的素描人形是藝術家自身的形象的解構,探討形成自我身份的過程。強烈的視覺張力令人聯想其製作過程中難以想像的大體量手工勞動。

《白日夢》局部,1999年。

《暖流》是藝術家新作,這件作品與人們的群體意識、日常經驗、生活方式有關,運用化學實驗所使用尺寸各異的玻璃器皿,製作為一組組獨一無二的結構,它們被連接於豎立於牆體內的大轉盤上。

《暖流》,2018年。

其中,象徵生命本體的粉紅熒光液體,在彼此聯通的玻璃儀器中進行「自轉」,被社會、文化大型機械帶動其反向「公轉」,形成了宇宙「公轉」與「自傳」共構依存的關係。

《暖流》局部,2018年。

在影像裝置作品《嗨!!!》中,林天苗用物理鏡頭投影一個巨型動態肖像,幾萬根白色棉線從另一端的牆面穿出,與之相連。持續交替變動的高頻及低頻震動傳遞在棉線與圖像之間,屏幕中的彩色圖像從女性肖像逐漸轉為黑白的中性形象。

《嗨!!!》,1999-2018年。

在影像的變化過程中,牆體背後的揚聲器發出了不斷變化的音頻,從渾厚的貝斯聲到尖銳的高音,棉線跟隨聲波震動著。一種宏大到纖細敏感的體驗,被視覺、聲音同時釋放出來。

《嗨!!!》,1999-2018年。

藝術家創作於2014年的《失與得》是本次展覽的點題之作:從個體、群體、公共上升到終極「意識」的體現。

《失與得》,2018年。

藝術家提煉了骨骼與工具幽默的結合點,日常工具原本有它專屬的功能和屬性,當工具與身體骨骼「嫁接」後,其功能和屬性被重組,似乎無意間將嚴肅的死亡問題不斷地擴展和延伸,隨即新的意識產生。

《失與得》局部,2018年。

在美術館的六層,我們還能看到林天苗創作的手稿。無論是透視圖、剖面圖還是平面圖,每一份手稿都有著工程製圖般的精確考量,每一份都反映的是藝術家創作思考的歷時過程。

林天苗手稿

展覽:林天苗:體·統

策展人:亞歷山德拉·孟璐

藝術家:林天苗

展期:2018年6月26日至8月26日

地點:上海外灘美術館(上海市黃浦區虎丘路20號)

The End

羅博粉絲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博報告 的精彩文章:

七十載,它從心所欲
2020,我在太空訂了床位

TAG:羅博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