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族傳統與科學現代的融合

民族傳統與科學現代的融合

民族傳統與科學現代的融合

論20世紀後20年中國神話、歷史科幻題材創作

內容摘要

1980年代初,在「文藝民族化」的政策號召與擺脫西化色彩自身需求的雙重動力下,中國科幻以神話、歷史題材為對象,開始了將民族傳統與科學現代交融一體的探索之路。本文認為,20世紀後20年的中國科幻民族化先後發展出兩條路線:一是童恩正、劉興詩、晶靜等人從器物層面展開的民族化嘗試,二是潘海天、蘇學軍從思想層面對民族文化話語力量的追索。兩條路線都把民族自我形象的重鑄和鍍亮作為與世界對話的籌碼,可以視為中國進入全球化初期的文學反應,前者呈現出明顯的科技樂觀主義色彩,後者則以科技現代性的反思為基點,從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找尋解決科技現代性負面問題的鑰匙。

關鍵詞:民族傳統 科學現代 神話 歷史 科幻

1983年前後,為響應「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i]]的改革發展目標,文藝界紛紛召開座談會,展開文藝創作民族化的討論,宣布「社會主義文藝也必須『走自己的道路』,具有中國的特色」。[[ii]]儘管在科幻創作界,科普性與文學性之爭仍處於熱火朝天的階段,但一些作家已開始調整創作思路。在他們看來,在美學風格上實現「中國作風、中國氣派」[[iii]],既是順應時代潮流,進一步與主流文學接軌的應時之舉,也是從自身實際出發,糾偏科幻創作中早已存在的嚴重西化問題,為中國式科幻探尋新路。

現代科幻中的嚴重「西化」現象

在所有的文學類型中,科幻小說對中國作家來說,可以算是最具有他者性的類型之一。不僅因為它是一種舶自西方的文學類型,有著與中國傳統小說截然不同的趣味,還因為它所描繪的內容,從科學技術到科學精神,也都是西方的。科幻小說剛以「科學小說」[[i]]為名被譯介到中國之初,和其他舶來新學一樣,為了儘快熟悉這一陌生的文學類型,小說家們也曾試圖從中國古典小說傳統中找出一些可以比附的內容,為「科學」這一西方術語尋找中國源流。如俠人在《小說叢話》里就將科學小說與神怪小說中的情節相比附,如把輕氣球比作哪吒的風火輪,把汽車和鐵軌比作戴宗的神行法,把海底旅行和地底旅行被比作土行孫的遁形法,並認為「周末諸子之書,多有與今之科學暗合者。」[[ii]]晚清翻譯家周樹奎也把《西遊記》看成是與近世科學「最有關係」的小說,稱「西人所制之物,多有與之暗合矣。如電話機之為順風耳,望遠鏡之為千里眼,腳踏車之為風火輪之類」,只是因為「後人不競,科學不明,故不能一一見諸實事耳。」[[iii]]

但對於接受了西學新思想的知識分子而言,西方科學是一種獨立於中國傳統學術體系,這樣的嫁接顯然有問題。在他們看來,「科學是一種意識形態實體,被引進取代舊的文化價值」[[iv]]而非接續傳統。1911年民國建立之初,不少知識分子認為政治變革任務已告完成,剩下的任務便是「實業救國」、「科學建國」。 [[v]]於是,在「祖國沒有比現在更需要科學技術」的呼聲下,文學界掀起了一股科幻小說創作熱潮,與之前相比,培植西方科學精神、傳播西學知識的創作大幅度增加。這使得本來在文類方面就處於譯介、模仿階段的科幻小說創作,西化痕迹更加濃重,不僅沒能掙脫情節、場景這些外在的模仿,而且在內容和精神上也都幾近全盤西化。如包天笑的《世界末日記》(1908)、《空中戰爭未來記》(1908)、洪炳文的《月球游》(1910)、亦夫的《傀儡美人》(1914)等,單從標題就可看出仿自哪部翻譯小說,小說中彰顯的價值觀,如對科技與人的關係反思,與尚未展開工業化的中國語境無法貼合,在在體現了作家急功近利的搬植心態。一些以普及科學知識為目的的創作,如傲鐵的《地理教習》(1911)、半廢的《亞氧化氮》(1915)、袁若庸的《飛行機》(1916)等等,所布置的學堂、實驗室等場景都是西式的,故事情節也完全是西方的。就像日本評論家武田雅哉毫不客氣地指出的,現代中國科幻小說有些「人物、地名都是中國的,但是,故事的內容和味道並不象中國。甚至連人物、地點也是外國的」作品「並不能算『中國人的科幻小說』」,只是模仿外國科幻小說的「自我消遣」。[[vi]]

科幻小說缺乏民族性、本土性,這種狀況一直延續了大半個世紀,無論是救亡圖存危機下的烏托邦/惡托邦幻想,還是以播種科學知識為己任的科普創作,無論是英、法等西方國家的創作影響,還是蘇聯的創作影響,除了極少數的個案,如《古峽迷霧》(1960)、《孫悟空大鬧原子世界》(1958)等之外,我們很難在科幻小說中覓得民族文化傳統的影子。「撥亂反正」後,國外科幻出版物的大量譯介,[[vii]]以及偵探、敵特科幻題材的興盛,尤其是敵特科幻濃厚的異域氛圍鋪設,更加重了科幻創作的西化。

從左至右依次為《古峽迷霧》、《孫悟空大鬧原子世界》

童恩正與1980年代的科幻「民族化」努力

通過對科幻小說譯介到中國後本土創作情況的大致回顧,可以看出80年代前期一些科幻作家提出走科幻小說民族化的道路,有著歷史的合理性,值得肯定。明確提出實現科幻民族化並身體力行的代表,當推童恩正。1983年,童恩正發表了一部改編自中國古典文學《列子·湯問》中《偃師》篇的歷史科幻小說《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之死》。《偃師》原文講述的是周朝的能工巧匠偃師製造出與真人無異的木偶的故事,它不僅能歌善舞,還會與女性眉目傳情,被周穆王誤以為真人,拆解開來方才相信只是木頭製成。在《後記》里,作者談到《偃師》這段故事「文筆雖然簡練,但是卻有人物,有情節,有科學,有幻想,與一般的中國古代傳說不同,不帶一點神奇色彩」,「是具備一篇雛形的科學幻想小說的條件的」,並由此指出「中國古代也有這類作品的萌芽」,「對於繼承和發揚我國文學的優良傳統,對於形成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科學幻想小說的流派,都將是有益的」。[[i]]

雖然早在20世紀60、70年代,童恩正就已經將歷史題材與科學幻想結合,創作了像《古峽迷霧》、《雪山魔笛》之類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科幻小說,但它們主要是基於他考古學出身的知識背景所帶來的便利,而《偃師》則是作者對科幻創作的民族化方向有自覺認識的開始。如果說晚清時期那些從神魔志怪小說中尋找科幻源流的作家展開的是與西方科學小說類似的器物想像,那麼童恩正對神話傳說《偃師》的改編,如木頭人製作的科學原理,以及根據這些科學原理展開的合理想像等,意在證明中國古代就已有了科學精神。仍舊是尋找中學源流,《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之死》的價值在於小說通過對古代木頭人偶的故事講述,讓科學從器物到精神都不再是民族文化的他者,傳統與現代也就不再是斷裂、異質的,而是互有融合,不需依附西方發展的。

之後,童恩正沿著這一方向繼續前進,於1984年寫出了長篇章回體科幻小說《西遊新記》。作家借用《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上西天取經的故事框架,寫孫行者、八戒和沙僧三人遊歷現代西方世界的種種見聞。筆者認為在中國科幻文學史上,這部小說有著遠未被發掘的重要價值。一方面,它接續了現代文學如老舍《貓城記》中的幽默諷刺傳統,如對上界成千累萬、名號繁多的辦公堂里永遠也辦不完的公、各路神仙以各種領導身份要求進下凡代表團以及孫行者、豬八戒、沙悟凈、白龍馬等成佛得道後無所事事、失去自由等的描寫,對四化建設時代舉國上下改革的浪潮里「一切阻礙改革的社會因素,對於一切官僚主義、因循守舊、顢頇無能、鼠目寸光、嫉賢妒能等惡習」,用幽默的形式,進行揭露與批判,「讓人民在笑聲之中,得到美的享受,感到潛移默化的教育」。[[ii]]另一方面,小說通過孫悟空打撈沉船證明中國人首先發現美洲大陸,用懸絲診脈和發功治療法等東方傳統醫學治好艾滋病,搗毀核彈武器等情節設置,向西方展示了中國民族傳統中發達的科學技術和文化魅力。

除童恩正的《偃師》、《西遊新記》外,80年代初還有其他一些探索科幻民族化道路的作品,如王奎林的《龐涓的悲劇》(1982)中,作者將主人公製造的機器人取名龐涓,描繪這名機器人與歷史人物龐涓一樣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最後落得同樣的悲劇下場。在科普創作里,王金海的《真假天宮》(1979)、余又晨等的《丁丁戰猴王》(1980)、繆士的《古園魔影》(1980)、梁驚的《故宮幻影》(1980)等也都採用了《西遊記》、《紅樓夢》或故宮場景來營造富有民族特色的文本氛圍。但這些富有古典韻味的情景設置,充其量只能算是披在科幻身上的民族外衣,其內核依然是西方的。

從左至右依次為童正恩的《偃師》片段、《西遊新記》

八九十年代之交:文化民族主義時代語境下的科技焦慮

遺憾的是,1983年的「清除精神污染運動」,讓童恩正剛起步的科幻民族化探索之路被迫中斷。1980年代後期,由於「清污運動」的影響,科幻創作顯著減少,難得的是其中依然有「文化尋根」的接續性思考。在1988年1月發表的《超越現實》里,韓松講述了地球人與彌星人交往,雖然科技獲得了飛躍性發展,但也因此失去了自我文化,成為彌星摹擬品的故事。小說中的地球人和彌星人,儼然現實世界裡中國與西方的對照,而地球人喪失自我文化的恐懼,映射的是作家對中國會在西方強勢科技影響下丟失民族文化傳統的憂慮與恐懼。這種憂慮與恐懼在中國隨後「匯入世界文明主流」,發見了一個「充斥著帝國和帝國主義的統治、民族和族裔的衝突以及資本主義內部的對抗」[[i]]的世界後加倍放大,並激發出成為一大思潮的中國民族主義。而科幻,也以自己的方式參與了對這一問題的思考。

1990年代初,剛改版的《科幻世界》發表了多篇神話、歷史題材的科幻小說,如《霧中山傳奇》(1991.2)、《女媧戀》(1991.3)、《持琴飛天》(1991.5)、《一個戊戌老人的故事》(1991.3)、《長平血》(1992.1)、《織女戀》(1992.3)等。1991年第5期還刊登了台灣呂應鐘的評論文章《創造中國風格科幻小說》,提出要發展自有中國風格的科幻小說,使其「成為世界科幻潮流的一股主流」「架構中國風格科幻小說的理論」形成「傳奇科幻」、「歷史科幻」、「武俠科幻」、「神話科幻」和「未來中國科幻」[[ii]]等中國特色的科幻類型。雖然為了保住WSF年會主辦權,可以說是《科幻世界》雜誌社發表這些文章的一大原因,[[iii]]但從當時中國社會語境來看,充滿民族主義色彩的神話、歷史科幻亦可視為在全球化下民族主義思潮興起的時代語境中,科幻界與其他知識各界一道,尋求本土文化資源的努力。同時,從整個新時期的科幻文學史來看,這些創作亦可視為80年代科幻民族化思考的延續。

細讀這些小說,不難發現不少作品都有類似的地方,就是用外星科技文化想像來重述傳統中華文明。大致可分兩類:一是通過外星人的眼睛,將中華文明抬高到地球文明中心的位置,如劉興詩的《霧中山傳奇》。小說中,考古學教授曹仲安駕駛外星人的時間飛行器穿越時空,考證出中國成都的南方絲路是外星人認識、了解地球文明唯一的觀察點,一躍成為地球文明中心的南方絲路,其具有的科技現代性意義不言自明。二是把中華文明的始祖想像為降落地球的外星人,用超越地球人類現代性的科技想像繪製遠古的民族歷史。如晶靜的《女媧戀》、《織女戀》,資民筠的《持琴飛天》等作品中,女媧、牛郎織女、飛天等中國神話里的人物被想像為Y星、W星、Z星、智星等外星球人,他們來到地球,用先進的高科技幫助中華先民創造歷史,發展文明。韓治國的《憶秦娥》(1993.11)里,東方大地上的三皇五帝和後來的許多哲人、思想家,都是來自仙女座大星雲的人進行生命遺傳工程試驗,與地球森林古猿雜交而成的實驗品。

在這些作品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到明顯的民族主義情結。《霧中山傳奇》的結尾,當曹仲安的報告被認定為20世紀末世界考古學最偉大的發現後,他拒絕了美國學界的盛情邀約,稱自己的事業「不能離開中國歷史和中國土地」,「更重要的,我是東方一個偉大民族的傳人。我是中國人,我永遠熱愛親愛的祖國,我,一定要回中國」。[16]《憶秦娥》里,外星女秦娥來到中國清乾隆時期,要與舉人出身的知縣申鐵蟾交合,以此促進中華文明的發展,因為「目前東方大地的進步緩慢,已經落後於西方各種族,若不快些趕上,就會任人宰割。物競天擇是宇宙的真理,她們必須使這個星球保持永久的進化平衡」。[17]這段由外星女秦娥說出的話,表達的顯然是作者自己深重的國族焦慮。

上述藉助外星人來證明中華民族傳統中具有科技現代性的神話、歷史重述,或可視為作家們通過文學想像,在一定程度上釋放或緩解民族現代性焦慮的手段之一。無論是1980年代的《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之死》、《西遊新記》,還是1990年代初期的《霧中山傳奇》、《女媧戀》、《憶秦娥》,中國作家都有一個共同目的,就是希望從中國民族文化傳統中發掘現代性因子,解構西方現代性話語霸權。然而,無論是巧奪天工的木偶人,驚人的地理大發現、高深的東方醫學,還是最古老的南方絲路,成了中華文明始祖的外星人,作家窮極想像,耗盡歷史追索的功夫,建構出來的不過是器物層面的現代性意象罷了,其「自我」主體性的實現是在西方科技進步的價值觀體系範圍內的,二者間內在的「臣屬」結構並未被打破,因此也就不可能獲得足夠支撐的話語力量。

《霧中山傳奇》作者劉興詩

張揚傳統道德倫理:1990年代中後期科幻創作對民族現代性的新思考

1990年代中後期,中國的一些歷史科幻開始新的民族文化傳統追尋,如《飛碟白梅花》(1995.6)、《遠古的星辰》(1995.4)、《伏羲》(1996.3)《偃師傳說》(1998.2)、《靜女》(1999.2)等。其中《遠古的星辰》和《偃師傳說》是頗值關注的兩篇。

蘇學軍的《遠古的星辰》講述的是火星與月球交戰時期,火星人「我」駕駛飛船攻擊月球基地,卻意外落入時空隧道,來到2.1萬年前的地球,與秦楚交戰中的楚國人赤比相遇的故事。故事中的火星世界是一個斬斷了一切文化歷史源頭的世界,從小試管培育的火星人沒有父母兄弟姐妹,學校只講授物質文明課程,精神情感教育為零,所有的孩子都「在輝煌的文明前孤獨地長大。」[18]「我」從楚國人赤比身上第一次體驗到了人性的溫暖,赤比的忠誠、樸實、講義氣等品質與火星人的冷酷無情形成了鮮明對比,使我感動萬分。「從赤比身上我無處不感到強烈的歸依感。我明白,他就是我的祖先。我心靈深處沉睡的記憶突然復甦,並與赤比產生了強烈的共振!」[19]故事中赤比的仁義精神,便是儒家道德體系的核心。擁有高度發達的經濟與科技文明的火星人,幾乎掠奪了人類所有的財富,卻因沒有文化的滋養而無比自私、貪婪,反而是洪荒時代愚昧無知的楚國人,用他們的淳樸守信、俠肝義膽、友愛互助等美好的傳統道德品質,不僅為處於迷茫無助狀態的「我」修好了破損的飛船,還建立起了新的精神支柱。通過這樣的對比敘事,作者用重新發掘、張揚傳統儒家道德倫理價值的方式,完成了對科技現代性的批判與反思。

《遠古的星辰》作者蘇學軍

相比之下,潘海天的《偃師傳說》走得更遠。《偃師傳說》再度改寫了《偃師》的故事。小說中,偃師化身為來自未來的人,攜機器人偶通過時間旅行來到西周。機器人如流水一般華麗歡快的舞姿打動了王妃盛姬,當國王欲按之前承諾的那樣許以偃師十座城池時,偃師卻懇求國王將賞賜換成寬恕那些試圖用撒豆成兵、繩技、浣鼠等幻術博盛姬一笑的藝人,原因是「我迷戀他們用自然的力量顯示出的巧技,而後世人已經忘了如何去接近它。我們能藉機械造就夢幻,卻忘記了自己本身曾一度擁有的魔力。」[20]在古文明時期,有機論自然觀是大多數哲人認可的自然觀,「這種自然觀認為自然運動是由某種神或者自然化的神來推動的」,[21]強調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整體性和有機性,比如中國的「天人合一」,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外力說等。而以自然的數學化和客觀化為特徵的近代西方科學,用機械論自然觀取代了有機論自然觀,把自然視為在「數學或數學的自然中所獲得的新的意義上的理性」[22]的世界,即客觀存在物。如胡塞爾所認為的,這種只專註於事實的實證主義對意義和統一性的忘卻,讓哲學失去了支撐點,陷入信任危機,也是歐洲人根本的生存危機的表現。[23]海德格爾也通過對技術的追問,指出技術讓人類正面臨真正的威脅,即「不得進入一種更原始的解蔽而逗留,並從而去經驗一種更原初的真理的呼聲了。」[24]如何回到原初,找尋曾經的存在之維,獲得人與「存在」的完整性,《偃師傳說》從古代幻術中找尋東方自然哲學的影跡,或可算是作者自覺、積極的嘗試。

《偃師傳說》作者潘海天

從時代背景考察,像《遠古的星辰》、《偃師傳說》這些作品中對傳統思想文化的重新整理、發掘,或與1990年代中後期思想界出現的重審啟蒙的思潮現象有關。1990年代中期以來,思想界中李陀、張汝倫、單士聯等學者開始以重評法蘭克福學派為切入點重審啟蒙,馬爾庫塞、馬克思·韋伯、阿爾都塞等人對於科學、科學主義、科技理性的討論漸入中國學者視野,立足於當代中國現實語境反思科技理性,成為一些先鋒學者思考的新路徑。[25]從數學化的工具理性立場轉換到人文立場,《遠》、《偃》重新發掘民族思想文化傳統的價值,審視現代科技理性的負面性,這是值得肯定的價值所在。但作為探索之作,這些作品的缺陷也是較為明顯的,如《遠》中為了突出赤比的仁厚和義氣,讓他不顧家國安危,不惜一切代價幫陌生人「我」修好飛船的故事設定顯得十分勉強;《偃》中僅僅以古代幻術為對象來肯定中國傳統的自然哲學觀,無論從思考深度還是可言說的價值方面都是比較有限的,且小說後部陷入了機器人與盛姬的愛情糾葛中,致使整部作品給人以前後矛盾之感,降低了其思想價值,頗為可惜。

通過重新梳理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末中國科幻創作的民族化之路,我們便會發現在這十幾年的時間裡,科幻小說的民族化先後發展出兩條路線:一是以童恩正、劉興詩、晶靜等為代表,從器物層面展開的民族化嘗試,二是以潘海天、蘇學軍等為代表,從思想層面對民族文化話語力量的追索。相比童恩正等的「器物尋根」,潘海天等人的嘗試是建立在對科技現代性的反思而非認同的基礎上的。對比八十年代主流文學中的尋根思潮,科幻小說中的這兩條民族化之路可以說都與其有著相類之處,從思考對象來說,潘、蘇等的嘗試更接近尋根,都把儒、道文化哲學作為認同對象,表現出現代意識與民族思想文化傳統融合的願望;從創作目的看,童恩正等人的「器物尋根」「尋根文學」兩者更相似,都把民族自我形象的重鑄和鍍亮作為與世界對話的籌碼,可以視為中國進入全球化初期文學的初反應,而蘇、潘等的科幻「思想尋根」則是以科技現代性的反思為基點,從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找尋解決科技現代性負面問題的鑰匙。無論哪一條道路,在20世紀後20年里,都只是最初的探索,更具有實質性的發展,則要到新世紀的科幻第三次黃金時期。

注釋:

[[1]] 鄧小平.鄧小平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M]. 北京: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第2版):142.

[[2]] 王鳳勝.關於新時期文藝民族化的幾個問題[J]. 東嶽論叢,1983.5.

[[3]] 戴恩允.一個美學的重要原則:談「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理論價值[J]. 複印報刊資料(文藝理論),1982.14.

[[4]] 任冬梅.從清末「科學小說」的流布看「科學」一詞在中國的早期傳播[J]. 中國科技史雜誌,2012.1.

[[5]] 俠人.《論科學之發達可以辟舊小說之荒謬思想》,舒蕪、陳邇冬等編選:《中國近代文論選》上,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271.

[[6]] 周樹奎.《〈神女再世奇緣〉自序》[A]. 陳平原,夏曉虹編.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M]. 第一卷.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03:147.

[[7]](美)郭穎頤. 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1900-1950)[M].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5(1):9.

[[8]]如任鴻雋稱:「吾國社會制度,既經根本上之革命矣,而學術思想之革命,將何出乎?此今日最有趣味而重要之問題,在20世紀之生存未實行科學也。」—— 任鴻雋. 吾國學術思想之未來[J]. 科學,1916.12.

[[9]][日]武田雅哉. 《《電世界》——清朝末年的一篇科幻小說》[J]. 科學文藝,1982:4.

[[10]據郭建中的統計,1979年到1984年間翻譯的科幻小說數量遠遠超過了20世紀前七十多年翻譯的總和。不僅經典的如凡爾納、威爾斯(Herbert G. Wells)及前蘇聯的作品被重新引進,而且英美當代科幻創作大師,如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克拉克(Arthur C. Clarke)等人的作品也進入中國讀者的視野。——郭建中. 科普與科幻翻譯:理論、技巧與實踐[M]. 北京: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12.

[[11]童恩正.珊瑚島上的死光[M].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08:121.

[[12]童恩正.西遊新記[M]. 貴陽:貴州大學出版社, 2010.06:282.

[[13]張旭東.全球化與文化政治:90年代中國與20世紀的終結[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4.01:16.

[[14]呂應鐘.創造中國風格科幻小說[J],科幻世界,1991.5.

[[15]從當時科幻界的情形來看,向歐美科幻界展示古老的東方文化魅力,說服世界科幻協會WSF主席團成員堅持1991年年會舉辦國為中國的原議應該說是《科幻世界》發表這批神話與歷史科幻最直接的動因——楊瀟.WSF1990年海牙年會[C]//科幻世界30周年特別紀念. 成都:科幻世界雜誌社,2009.

[16]劉興詩.霧中山傳奇[J],科幻世界,1991.2.

[17]韓治國. 憶秦娥[J],科幻世界,1993.11.

[18] [19]蘇學軍.遠古的星辰[J],科幻世界,1995.4.

[20]潘海天.偃師傳說[J],科幻世界,1998.2.

[21]蔡仲、劉鵬. 科學和人文的衝突與融合[M]. 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13.

[22] [23] 埃德蒙德·胡塞爾. 歐洲科學危機和超驗現象學[M]. 張慶熊,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5-6.

[24]海德格爾. 海德格爾選集(下卷) [M]. 孫周興選編. 上海:三聯書店1996:946.

[25]如張汝倫的《海德格爾與現代哲學》、李陀的《讓爭論浮出水面》等.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當代科幻小說轉型研究」(16BZW02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本文原刊於《南方文壇》2017年第X期,感謝作者授權刊登。

詹玲,女,1980-,湖北黃石人。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哈佛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家作品研究。

責任編輯:黃少天的文字泡永不翻車

宇宙的未來 現在 過去

四十二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十二史 的精彩文章:

「狂人」與「鐵屋」:魯迅對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的影響

TAG:四十二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