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廚房這4種食物「很濕」,越吃小肚子越大,少吃1口都瘦

廚房這4種食物「很濕」,越吃小肚子越大,少吃1口都瘦

廚房是一個美味佳肴的空間,是我們食物的聚集地,在夏天一步步逼近的時候,適當查看看廚房中有什麼食物不合適食用的,因為夏天吃食物容易讓人長濕氣,而濕氣會讓人小肚子變大,身材變胖,會威脅人的健康,一定要注意。

廚房中讓人越吃越濕的食物:

1、生冷食物

很多人到了夏天,冷飲雪糕幾乎是嘴上不停。在炎熱環境下,人體處於外盛內虛的狀態,冰冷食物會嚴重損傷脾胃,比如有些人喝口冰水會感到肚子劇痛,可能是脾胃驟然受到刺激以致痙攣。

冰啤酒,更要當心。酒本身就「性熱而質濕」,白酒濕氣更重。冬天適量喝可幫助祛寒,春夏也可消暑解渴,但大量喝則傷脾胃陽氣,而助濕邪。

2、油膩食物

體內有濕氣的朋友也不要經常吃過於油膩的食物,肥甘厚味會導致體內濕氣加重,另外油炸的食物、油煎的食物也要少吃才行。平時要注意飲食的清淡,多喝一些開水,這樣是有助於身體排毒和除濕的。

3、甜膩的食物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運化不通則濕氣滯留,而甜食傷脾。尤其是西式甜品含有黃油等成分,大都比較甜膩,吃的太多,會影響脾胃的正常運轉,從而加重濕氣。另外酒助濕邪,因此酒精也盡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澆愁。小酒怡情,大酒可就傷身了。

4、煎炸、燒烤的食物

像是炸薯條、炸雞、燒鵝、燒乳豬等食物,廣東人就喜歡吃這些食物,多是濕熱的,還有燒鵝、燒乳豬、叉燒,都是高溫烤制的肉類。煎炸、燒烤食物較為油膩,不易消化而釀生濕熱,會加重脾胃的負擔,久而久之則傷脾胃,產生濕氣。

盛夏來臨,暑多挾濕,濕氣作亂更加猖獗,尤其南方還是雨季,人們就像是蒸籠中的包子,無時無刻不在被水汽所包裹,想像一下,隨時都泡水裡的感覺,能不生病嗎?

三步自查體內濕氣

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 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肯定體內有濕.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後總會有一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也是體內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點。

如果有便秘,並且解出來的大便不成形,那說明體內的濕氣已經很重很重了 .

再者吐出舌頭觀察一下 黃中帶膩,那是體內有濕的表現。黃得越厲害,或者膩得越厲害,說明濕邪越厲害。

每天早上七點該起床的時候還覺得很困,覺得頭上有種東西再裹著,讓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種東西在包著,讓人懶得動彈,也能判斷他體內濕氣很重。

那麼廚房裡有什麼食物是可以祛濕的嗎?下面就給大家推薦幾種廚房裡可以去除濕氣的食材,大家可以常食用。

玉米

玉米是非常好的保健食物,可以祛濕,玉米性味甘平,裡面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甜玉米的蛋白質、植物油及維生素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2倍,「裡面含有豐富的硒含量,還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能夠潤腸道排腸毒,具清濕熱、利肝膽、延緩衰老等功效。而且玉米的葉子和玉米須一起煮水也有去濕氣功效,注意的是,不要睡前喝,因為有利濕作用很容易因為睡覺而續集體內。

綠豆

綠豆具有非常優秀的清熱解毒,清暑利尿的作用,因此綠豆也可以幫助我們祛除體內的濕氣。之前甚至有人打出綠豆可以解百毒的口號,由此可見綠豆有多麼優秀的解毒作用了。那麼既然綠豆和赤小豆都具有優秀的祛濕功效,我們應該怎樣選擇呢?濕氣重也分兩種情況,其一為濕寒,其二為濕熱。綠豆的性偏寒,濕熱的人可以多吃一些綠豆,赤小豆性溫和,濕寒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赤小豆。

海藻

海藻中的裙帶菜、海帶、海蘊、羊棲菜等的褐藻類,表面濕乎乎的,這就是岩藻聚糖硫酸脂所起的作用。岩藻聚糖硫酸脂能夠妨礙脂肪分解酵素的活動,抑制腸道吸收脂質,把脂質排除體外。岩藻聚糖硫酸酯還能抑制中性細胞的上升,而且屬於水溶性食物纖維,對於促進排毒,改善便秘也有不錯的效果。

芡米薏仁茶

成分含有薏米仁、赤小豆、淡竹葉、馬齒莧、槐米、芡實、綠茶等食材,本是《本草綱目》里的偏方,現在這個茶有袋泡的成品,我們食用不用自己做茶,直接開水泡茶就行了。

芡米薏仁茶的祛濕作用:成分中的薏米仁、芡實、赤小豆是很好的材料,對人可以清熱利濕、健脾、消腫、止渴、利尿、消水腫的,而芡實的加入還能止瀉固腎,養精氣的,腎不好的人多喝也不怕虛的。馬齒莧、淡竹葉等食材是可以抑菌、消炎、排毒的,有助於調理人的新陳代謝,加強免疫的。堅持飲用可以消小肚子,還能排走體內的髒東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妙語康 的精彩文章:

肝臟的「天然解毒王」,每天堅持吃一點,肝病不攻自破
胃不舒服老放屁?醫師:養成4個習慣能「治屁」

TAG:妙語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