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獲威雙金獅終生成就獎,唯一在世貧窮藝術先驅的鏡面詩學

曾獲威雙金獅終生成就獎,唯一在世貧窮藝術先驅的鏡面詩學

編輯|張朝貝

圖片提供|常青畫廊,聖吉米那諾 / 北京 / 穆林 / 哈瓦那

藝術家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

作為享譽國際的頂級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是目前唯一在世的貧窮藝術先驅,曾獲得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終生成就獎、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繪畫獎等無數殊榮。儘管其大師地位已獲得全球公認,但現年85歲的他仍然保持著活躍的創作,至今舉辦展覽逾2200場,甚至將作品做到了歐盟總部大廳、聯合國總部萬國宮。今夏,他在常青畫廊舉辦全新個展「鏡面之上」,帶來了其代表的鏡面系列的最新創作,那無數開合的鏡面折射著展廳內的觀眾及其跨越半個多世紀的藝術探索。

皮斯特萊托在常青畫廊展覽現場,2018年

? 跨越60年創作生涯的貧窮藝術先驅

貧窮藝術,並非簡單指涉作品材料的匱乏與簡陋,更不是藝術家的經濟狀況,而是一種與大地藝術、後極簡主義和觀念藝術齊頭並進的藝術流派。這類藝術家以廢舊品和日常材料或被忽視的材料作為表現媒介,被稱為「貧窮藝術家」。1967年,由義大利藝術評論家切蘭提出「貧窮藝術」的概念,迅速對西歐和美國的藝術家產生深遠影響。而事實上,藝術家們在此前已經開始了貧窮藝術的探索。

《蛻變》 鏡子,碎布,場域特定裝置 1976-2016,亞塞拜然巴庫YARAT當代藝術中心展覽現場,2018年

《在鏡子立方體內的無限立方體》 500×500×500cm 鏡子,霓虹燈,石膏板 1966-2007

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Michelangelo Pistoletto)是當今國際藝術領域中享有盛譽的著名藝術家,唯一在世的貧窮藝術大師,1933年生於義大利比耶拉,其展覽歷史可以追溯至1955年。1961年至1962年間,他創作了最早的一組「鏡畫」作品,將觀者本身與實時現場納入其中,帶回被20世紀前衛藝術所摒棄的文藝復興透視法,並將其逆轉。

此作品很快令這位藝術家蜚聲國際,並於60年代在歐美重要畫廊與博物館舉辦諸多個展。「鏡畫」系列也成為其藝術創作於理論思想的基石。1965年至1966年間,他創作了一組名為《迷你物品》的作品,被視為「貧窮藝術」運動的奠基之作,皮斯特萊托也成為這一運動的核心力量與領軍人物。

《方尖碑與第三天堂》1200×250×250cm(方尖塔) 1300×500cm(第三天堂) 木頭,金屬,鏡子,聚苯乙烯,布料 1976-2013,盧浮宮馬力中庭展覽現場,2013年

《第三天堂》 約120×640×1120cm 346個鈸和蓋 2003-2013 (常青畫廊聖吉米那諾展覽現場,2013 年)

1994年,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開始了「公共藝術計劃」——通過聯合各種不同類型的藝術家與社會各階層代表,共同發表宣言、公共集會、表演以及展出,使藝術開始具有社會責任感。他通過創建於比耶拉的藝術城市——皮斯特萊托基金會和理念大學,將藝術與社會各領域積極地聯繫起來,旨在激起與製造「有責任的社會變化」。2003年,他獲得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終生成就獎,後於2007年在耶路撒冷獲頒沃爾夫藝術獎、2013年在東京獲頒「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的繪畫獎,而這些不過是他眾多榮譽中的一小部分。

《第三天堂》1300×500cm 木頭,金屬,聚苯乙烯,布料 2014,義大利當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比利時布魯塞爾歐盟總部展覽現場,2014年

2004年,皮斯特萊托宣布了自己最新創作階段:「第三天堂」。2013年,巴黎盧浮宮舉辦其個展「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一年——世間天堂」;2014年,在義大利當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其「第三天堂」的標誌符號進入了布魯塞爾歐盟總部;2015年,他完成大型裝置《重生》,立於聯合國駐日內瓦總部萬國宮;2017年,其個展「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壹加壹等於三」作為威尼斯雙年展平行項目展,在聖喬治馬焦雷教堂亮相。

《壹加壹等於三》,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項目展,威尼斯聖喬治馬焦雷教堂展覽現場,2017年

《尊敬Il》 250×150cm×23件 鏡子,著色木頭和鍍金邊框 2016

《鏡子之前》,常青畫廊聖吉米那諾展覽現場,2015年

《去做吧,行走的雕塑》,藝術家在常青畫廊北京空間首展現場,2008年

? 鏡面之上的詩學與美學

6月23日,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在常青畫廊北京空間的第二次個展開幕,這是繼藝術家2008年首個北京個展之後另一次全新展覽,整場展覽以對鏡子的使用而呈現出表達的連貫性。次日,皮斯特萊托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帶來講座「你和我等於三」,講述藝術家「第三天堂」相關概念與理論。

走進常青畫廊,以雕塑形式出現的鏡子佔據了畫廊一層大廳,根據兩部分鏡身間的角度,該作品呈現出自我反射的結構,並成倍複製。劃分與倍增,疊加與消減,作為一切有機發展的普世基礎,亦為該系列作品的基本主題;藝術家早在1977年便加以探索,此次,該作將以更大尺寸在畫廊入口的中心地帶呈現。

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鏡面之上」,常青畫廊北京空間展覽現場一層展廳

在二層,觀者將欣賞到首次對公眾展出的全新「鏡畫」作品,精美且特具自傳意味。藝術家以絲網印刷技術將自己的肖像融於鏡面拋光的不鏽鋼表面,通過「在當下」的第四維度參與,邀請觀眾成為場景的一部分。皮斯特萊托將自己的形象置於前景,手舉作為「生成性破壞」符號的木槌——這一符號取自其2008年橫濱三年展及2009年在威尼斯雙年展中實施的著名行為表演(前者現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

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鏡面之上」,常青畫廊北京空間展覽現場二、三層展廳

位於畫廊三層的作品《無限立方米》,則蘊含「貧窮藝術」的基本理念:六面鏡子僅由一根簡單的繩索組裝而成,界定出一立方米的空白空間,激發著觀者的好奇與感知,從而創造出一個想像中的「無限」意象,及在一個無法被使用的空間中的全方位反射。即使無人觀看也能持續反照四周的鏡子,成為「可見」與「不可見」間的調解者,延伸著觀眾雙眼的能力。

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鏡面之上」,常青畫廊北京空間展覽現場

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托「鏡面之上」展覽現場,觀展人群如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i藝術 的精彩文章:

TAG:Hi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