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種好的修養叫做講話不著急

有一種好的修養叫做講話不著急

2018.06.28

斑馬斑馬

房東的貓

00:00/03:41

1

常言道,靜能生慧,越是遇到急事,我們更應淡定從容。

其實早在幾千年前,孔子便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當有人問到:如何成為一個君子?孔子回答:只要慢慢地說話就可以了。顯然,在孔子的眼裡,說話不只是說話那麼簡單,說話其實折射了我們內心的狀態。

慢慢說話,表面是一種策略和技巧,但更多的,是一種格調和內心的境界。當遇到急事,你也能沉下心思考,然後不急不躁,邏輯層次清晰,循序漸進的將事由娓娓道來,說清楚。既讓人聽明白,又能讓人心甘情願幫你解燃眉之急。

這樣無論是職場還是生活,你都會給對方留下淡定、穩重、有修養之印象,從而增加他人對你的信任度。

當然這裡的慢慢說,一方面體現在語音語速上,另一方面體現在表情和肢體動作之間。

一個從國外留學回來的新同事,自以為在國外長期接觸了很多高端客戶,對中國客戶既摳門又保守的態度十分不滿意。

吃午飯的時候,他更是大放厥詞,把人家主辦方的思路和理念罵得一錢不值,覺得是侮辱他的才華和智商。

反倒是同桌的幾個四十多歲的老大哥,看著他那副崇洋媚外的嘴臉,總是認真地聽他說完,再有力反駁。

可見,修養與學歷、經歷無關。

2

有一則故事,一女孩在違背父親意願下結婚,生子、離婚,父女反目斷絕關係。母親夾在中間兩面為難,每次父親出門散步或有事便打電話讓女兒帶著孫子回家吃飯。

直到一日下雨,祖孫三代在社區偶然相遇迴避不及,父親尷尬而幽默道:以後回家吃飯別躲躲藏藏,害得我下大雨都得出來。頓時女兒熱淚盈眶,挽回著父親的手一道回家吃飯。

說話,體現了一個人的教養,知道怎麼說話,知道何時說話,知道不亂說話,是為人處世的基本。

生活中,「不著急」其實也是一種修養。

面對人生的誘惑「不著急」,則能少一份慾望、「腎水自足」。「不著急」並不等於做事拖沓,而是強調做事的「質量」。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林姑娘 的精彩文章:

TAG:麥林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