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948年西北戰場哪位元帥醞釀圍城打援釣大魚必上鉤的好戲

1948年西北戰場哪位元帥醞釀圍城打援釣大魚必上鉤的好戲

1948年初,西北戰場我軍戰略進攻的形勢十分有利。處於戰略外線作戰的劉鄧、陳粟、陳謝三路大軍已在中原展開,縱橫馳騁於江淮河漢之間。內線的華東、晉冀魯豫、晉察冀及東北等戰場的解放軍,收復了大片失地,擴大了解放區。國民黨軍隊進一步向點線收縮,實行分區防禦。胡宗南先後從陝北調三個師至潼關及其以東地區,連同整編第六十五師統歸裴昌會指揮,企圖配合顧祝同集團打通隴海路和平漢路,與解放軍爭奪中原。

彭德懷

彭德懷指揮西北野戰軍經過數月苦戰,已經收復大部分陝甘寧解放區的失地,敵我兵力對比已由約10:1變為5:1。雖然總形勢仍是敵強我弱,但西北野戰軍已開始掌握了戰場主動權。此時,彭德懷開始思考西北野戰軍轉入外線的戰略進攻方案。他考慮了二個進攻方向,並對每個方向的利弊得失,作了仔細分析。一是收復延安,可擴大政治影響,但是,敵人在延安盤踞近一年,修築了堅固的工事,又有1萬多兵力守備,攻打延安要付出較大的傷亡代價,得不償失。二是向隴東出擊,可狠狠教訓「二馬」,但是,隴東偏遠,糧食難以接給,並且同「二馬」騎兵打仗,不易打成殲滅戰,而胡宗南的力量又沒有損失,敵人兩頭一夾擊,對我極為不利,三是南出陝中。胡宗南在宜川、韓城一帶的工事雖強,但比延安差,且兵力不足。黃龍山道路崎嶇難走,如敵人增援,便於我們伏擊,並且可以得到在山西的王震第二縱隊配合。

胡宗南

彭德懷分析了敵我態勢,經過認真權衡後,認為咸榆公路和黃河西岸的中間地帶,是實施戰略進攻的最好方向。他決心率領西北野戰軍南出陝中,向黃龍山進軍。當時,胡宗南軍隊在陝中的兵力部署是:整編七十六師一部守備韓城及禹門口,阻擋在晉南的我第二縱隊西渡;第二十四旅防守宜川;整編第十七師兩個旅及陝西保安十一團守備延安及延安至富縣的公路線;劉戡率主力整編第二十六、第九十師集結於洛川、黃陵、宜君、臨真鎮地區機動,隨時準備北援延安,東援宜川,阻止西北野戰軍南下,並保護其後方補給。

根據敵人的兵力部署,彭德懷制定了一個圍城打援的戰役方案,把劉戡「釣」出來,在運動中加以殲滅。這個方案有兩個關鍵之處:一是要攻敵必救,打在敵要害上;二是敵增援的路線有我可選擇的伏擊戰場。因此,彭德懷決心打宜川。宜川東依黃河,西連洛川、富縣,是陝東戰略要地,胡宗南視之為關中屏障。宜川象是黃龍區同晉綏、太岳解放區之間聯繫的一個釘子。拔掉這顆釘子,解放黃龍山諸城,可進一步打通與晉西北的聯繫,鞏固後方,造成解放大西北的有利態勢。按彭德懷的話說:宜川是胡宗南棋盤上的一個重要棋子,我們打宜川,胡宗南必然派兵來增援。敵人一向對我軍實力估計不足,劉戡還有股蠻勁,所以一定會來增援。這就便於我軍以逸待勞,選擇有利地形,在運動中各個殲敵。

劉戡

彭德懷明確提出了一系列具體作戰要求:在戰術上,攻城部隊應積極動作,但勿急克,逼敵馳援;打援部隊應發揚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速戰速決。彭德懷根據各方面獲得的情報,認為敵軍從黃陵、洛川等地增援宜川可能走三條路:一條是經瓦子街到宜川。這是條公路,便於大部隊機動,距離近,增援快,可迅速解宜川之圍。二是經石堡到宜川。雖然這也是一條公路,但路況差,距離遠,不利速援。三是沿第一條道路以北的進士廟梁到宜川,這是條山間小路,地形複雜,翻山越嶺,行動緩慢,重武器不易通過。

彭德懷判斷敵軍會走第一條路,因為胡宗南要兼顧守軍與援軍,經瓦子街往宜川,既近又好走,可以迅速解圍。另外,胡宗南這個人剛愎自用,必然會嚴令劉戡走第一條路線。於是,彭德懷決心把打援的重點放在第一條路線上。與此同時,彭德懷也準備如敵不援,則奪取宜川後繼續南進,奪取韓城、白水、合陽、大荔等城。主意已定,彭德懷對野戰軍的其他指揮員說:圍城打援,釣大魚。我們釣劉戡,釣來釣不來有兩種可能。劉戡只要進來,就別想出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人的使命 的精彩文章:

這位四野驍將「不聽」林彪的話,林彪反而署嘉獎令表揚他的不聽話
1945年哪位元帥把警衛員都放去殺敵,自己成了名副其實的光桿司令

TAG:軍人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