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梅生:做黨和人民需要的曲藝工作者

陳梅生:做黨和人民需要的曲藝工作者

陳梅生,女,漢族,中專文化,1968年出生,河南舞陽人,中共黨員,國家一級演員,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南墜子代表性傳承人。

陳梅生,現任河南省歌舞演藝集團曲藝團書記,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最高獎「牡丹獎」獲得者,河南墜子省級非遺傳承人、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河南墜子藝術委員,河南省曲藝家協會理事,鄭州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雖然有這麼多的頭銜,然而她介紹自己最喜歡說的就一句話:「我是河南墜子演員陳梅生。」

陳梅生出生於舞陽縣一個普通的農家,當地盛行曲藝,人們都喜歡唱越調,對她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雖然長在小城,但從小就夢想有機會走出去,通過表演走到更大的地方,走上更大的舞台。所以,1984年,縣裡的曲藝隊招生,她很堅定地報名參加,並順利考上了,也開始了和曲藝一生的緣分。

在縣曲藝隊陳梅生開始學習河南墜子,她天賦過人,學習很快,時間不長就能夠登台演出了,非常受老師喜愛。1986年,又被推薦到省里參加由河南墜子名家趙錚老師辦的曲藝短訓班。在短訓班期間,適逢河南省曲藝學校和剛剛在天津成立的北方曲藝學校招生。陳梅生憑藉不俗的實力,兩所學校都考上了。經過反覆的糾結考量,最終還是決定到天津的北方曲藝學校就讀,因為畢竟那是文化部直屬院校,而且在曲藝之鄉天津,能夠更加開闊視野,增長見識。趙錚老師雖然很想留住她,但當陳梅生把決定告訴她時,還是很開明地支持她到外面去闖闖。

在北方曲藝學校的四年,陳梅生專攻河南墜子,而且非常幸運,得到了兩位河南墜子大師劉宗琴先生和呂明琴先生的親身傳授。她非常珍惜寶貴的學習機會,狠下功夫,踏實學習。陳梅生這樣回憶她的曲校生涯:「那時老師對學生要求嚴格並以身作則,帶領我們每天練早功、做早課、繞口令、使簡板,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基礎功課從不放鬆。而每次劉老師要『會課』的時候,她都要起個大早,跑到學校附近的水上公園『加班』練嗓子、背段子、溜嘴皮、練簡板,生怕表現不好受到老師的批評。上課時劉老師總是特別嚴肅認真,每一句白、每一句唱、每一個氣息運用她都會給我們反覆的親自示範。正是因為學藝之初這種嚴格的要求,直到人已中年的今天,無論是在舞台上還是教學中,我都不敢麻痹大意,從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嚴格嚴肅嚴謹,已經成為我的習慣。」

陳梅生是北方曲藝學校的第一屆學生,得到了當時曲藝界很多大家的親身教授。她學習了劉宗琴老師的代表作之一《楊家將》,同時,深刻領會劉宗琴和呂明琴兩位老師的表演精髓,並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大大地提升了自己的表演功力。

1990年,陳梅生從北方曲藝學校畢業,回到了家鄉河南,進入河南省曲藝團,成為一名河南墜子演員。然而沒過幾年,正當她滿懷激情的時候,卻遭遇了傳統文化滑坡,河南墜子演出市場蕭條,曲藝團體很不景氣,單位也沒什麼演出,想唱墜子連伴奏的人都找不到。無奈之下,她暫時放下了手中的簡板,放下了心愛的河南墜子,轉而尋找其他的演出機會。那些年,她參演過影視劇,拍過廣告,演了很多的小品。然而,她心裡還是放不下最愛的河南墜子,2003年,在丈夫的支持下,她自費製作伴奏帶,尋找任何可能的機會登台演唱河南墜子,希望更多人看到河南墜子、了解河南墜子、喜愛河南墜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堅持沒有白費。隨著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社會上傳統文化開始重新受到重視,河南墜子的發展也開始慢慢回溫,陳梅生開始參加各種比賽,不僅在全國各地演出,還把河南墜子帶到台灣、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地區和國家。2016年,第九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賽事開始,陳梅生毫不猶豫決定再次參賽,連最好的姐妹都勸她慎重,說:「你早已是一級演員、非遺傳承人、團領導,幹嘛非得參加這個比賽呢,萬一落選多沒面子。」陳梅生卻爽快地說:「比賽評獎落選是常事,沒什麼好丟面子的,全國同行齊聚一堂,交流切磋,對於促進曲藝事業發展大有好處。天津北京的唱墜子的姐妹都參加,墜子的發源地是河南,我要在全國性的舞台上把河南本土的墜子展示給大家。」

陳梅生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從事表演多年來,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河南墜子得到了跟多的關注,同時獲獎無數:1995年演唱的河南墜子《說古道今唱中州》榮獲中國第二屆曲藝節「牡丹獎」;2000年表演的小品《下崗之後》榮獲河南省相聲、小品大賽表演一等獎;2002年演唱的河洛大鼓《十大名山》榮獲河南省鼓曲唱曲大賽一等獎;2004年演出的河南墜子《穆桂英挂帥》獲河南省首屆民間文化演出一等獎;2005年創作並表演的小品《路緣》榮獲河南省第二屆曲藝節最佳創作獎和表演一等獎;2005年表演的小品《稱媽》獲晉、冀、魯、豫、津四省一市相聲、小品大賽一等獎;2007年和盧臻演唱的河南墜子《家有老人》獲全國鼓曲唱曲一等獎;2007年演唱的河南墜子《中原美》在第二屆中部六省曲藝大賽中獲得一等獎;2008年11月表演的相聲劇《幸福秘決》獲第十一屆戲劇大賽文華表演獎;2009年演唱的河南墜子《中原美》滎獲河南省政府第五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2014年表演的話劇《老湯》獲得河南省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第十三屆河南省戲劇大賽文華獎;2014年演唱的河南墜子《盜仙草》在全國第八屆曲藝牡丹獎大賽中獲得提名獎;2014年參加首屆大運河流域曲藝學術交流展演及研討活動演唱的河南墜子《砸御匾》獲得金獎;2015年全國河南墜子大賽演唱的河南墜子《楊家將》選回獲得一等獎;2016年演唱的河南墜子《楊家將》選回獲得第九屆曲藝「牡丹獎」表演獎。

獲獎再多,在陳梅生心中也不及觀眾的一句誇獎,「敬重舞台,服務大眾」,是她多年來奉行的信條。在一次走基層演出中,陳梅生帶領團隊去到了位於嵩山北麓的鞏義地區的站街鎮柏茂村。通往柏茂村只有一條不過兩米多寬並且電線雜亂的小路,由於前幾天下大雨,導致一段主路被衝垮。站街鎮地處丘嶺地帶坡陡彎急,有的地方一邊是土丘而一邊則是十幾米深的山溝,僅存的路面更是泥濘不堪。僅有兩米多寬的小路連兩輪摩托車都很難會車通過,這使得演出車輛幾乎不可能到達演出地。

當時他們面臨演還是撤的兩難境地,想要演,車卻進不去,沉重的舞台設備怎麼辦,人員安全怎麼辦;要是不演,當地十里八村的百姓已經收到演出通知,該有多失望。最後大家一致決定,演。

路滑,他們墊磚撒土;設備運輸,有熱心的村民騎來了摩托車;服裝道具,團員們手拿肩扛。一路上重達十多噸的舞台車屢屢打滑溜車,走走停停,全靠人推著加墊磚撒土才得以通行。雖然進村的路只有幾公里,舞台車卻走了整整兩個小時。當他們到達演出地,發現演出現場也在陡坡上,村裡只有這一處地方能夠容納全村百姓。舞台車又因為場地狹窄無法正常展開,只能夠展開半邊,還無法正常水平停放。即便如此,所有演員在傾斜的舞台上堅持演出。演出得到了當地百姓的一致好評,鄉親們紛紛表示對演職員們的感謝與尊重。這讓陳梅生印象深刻,永遠難忘。

陳梅生的表演既有劉宗琴先生激昂奔放、深沉大度的風格,又有呂明琴先生優美流暢、俏麗清新的特色,同時富有華麗端莊、爽朗明快的個人氣質,演唱挺拔剛勁、說表細膩傳神,大書、短段兼善俱佳。她最大的特點是在作品的演出中注重秉承老一輩藝術家的優良傳統,作為河南墜子省級傳承人,能夠處理好繼承與創新,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多年來陳梅生虛心向老一代藝術家學習、請教、探討,大膽嘗試創新,不斷掌握一些新的演出技巧,豐富自己的演出形式,提高自己的演出水平,不但演出有傳統優秀曲目,還演出了一批具有時代特點的優秀曲目。

不僅藝術水平高,而且陳梅生在從藝道路上真正做到了「德藝兼修,擔當使命」。「戲比天大,德比地厚」,恩師劉宗琴先生上第一堂課的時候講的「學藝先做人」,至今她依然牢記在心。在團里,年輕演員眾多,陳梅生在業務上對他們高標準嚴要求,注重提升學生的藝術感染力。她上課時嚴肅認真,每一句白、每一句唱、每一個氣息運用都會給反覆的親自示範。除了業務,陳梅生更注重他們藝德修養思想境界的提升。陳梅生在不間斷的連續演出中以身作則,尊重觀眾、尊重藝術。她在業餘時間走進校園開辦講座,對各年齡段的學生進行以河南墜子為主的曲藝藝術的普及宣傳工作。奔赴各地,為當地劇團和愛好者交流傳承河南墜子藝術,為他們的業務進行輔導。

陳梅生圍繞「傳承、傳播,創新、創優」的目標,以人民為根,創作了很多接地氣兒和人民喜聞樂見的作品,堅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指導思想,傳播河南曲藝。她立志,以一名曲藝工作者的身份和牡丹獎獲得者的責任與使命為曲藝事業的發展奮鬥終身。

陳梅生在第九屆「牡丹獎」頒獎晚會上的發言擲地有聲,更是發自肺腑的心聲:「唯有繼續努力,方能不辱使命。以不忘初心,堅守理想、弘揚民族文化為己任,謳歌全新的偉大時代,做黨和人民需要的人民曲藝工作者。」

? end ?

文章來源 | 河南全民閱讀

圖 |河南全民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南全民閱讀 的精彩文章:

TAG:河南全民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