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單國順:西湖天下景

單國順:西湖天下景

西 湖 天 下 景

作者:單國順   朗讀者:陳梅芳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此語久播於人口。古人把蘇杭二州放在與「天堂」同等的位置,這絕非虛誆之語,而是許多人身臨其境之後的一種體驗。「東南形勝,三吳都會」的杭州,古文人柳永曾以生花妙筆描繪過她的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一闋《望海潮》,極力鋪陳了她的富麗堂皇,以至於「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羅大經《鶴林玉露》)。其實柳永又何曾寫足寫盡她的妙處。杭州是具有厚重歷史的城市,她之所以能吸引眾多的目光,在於山美、水美,在於厚實的歷史人文底蘊。杭州的美,不僅在外觀,還在於內質。凡遊歷過杭州的人,無不為一種動人心魄的東西所牽引,使他有所憶,有所思,古今留下的大量詩文、嘉話、軼事便是明證。如此看來,由她而產生的諸如「憶餘杭」之類的詞牌也就不足為怪了。「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千餘年來,引起無數人的神往或共鳴。

杭州的山水美,首先在於它的清逸之氣。杭州的山水,是有靈魂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杭州的諸多山丘,與許多不尋常的正派人物結緣,與許多蕩氣迴腸的歷史片斷和民間故事搭上干係,這些人不仙而名,古時的林和靖、現代的弘一大師諸人皆超凡脫俗飄飄然有神仙之概。有這樣的人居之或葬此,山固然也是俗氣盡脫的。杭州的山其實就如一個個隱逸之士,它們潔身自好,孤高傲世,孤山何以稱為「孤山」,人們自然會引起某方面的聯想。西湖的水清碧如鑒,自有清趣且不去說,就連那「亂迸珍珠個個圓」的虎跑泉水,也有一種清魄,用它來泡龍井的茶,乃人間絕品,足以清心。杭州西湖的清逸之氣還體現在花木上。孤山的梅花成就了林和靖「梅妻鶴子」的一段美談。梅花當然不止於孤山的疏影橫斜,那超山的梅花則以「廣、古、奇」著稱。西湖的荷花極盛,古詩人楊萬里寫過「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句子,這是西湖荷花的大寫真。無論梅花還是荷花,哪一樣不是花中君子,清氣飄逸品行高潔?

杭州的山水,有一種內向性,它內守,內秀,不喜擴張,不咄咄逼人。山峰雖然也有「雙峰插雲」,不乏挺拔的勢頭,但它絕不像泰山、黃山那樣橫空出世,把自己頂天立地的氣概捧於人前。來到這裡的古詩人並不少,他們何曾渲染過它的聲張和氣勢逼人,就連寫過「大江東去」的蘇東坡到這裡也只寫「紫李黃瓜村路香」。杭州山水的內守,很容易使人想起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作為帝都,杭州自是擁有一段輝煌;作為一段歷史,卻有令英雄氣短之處。但無論如何,杭州山水的內秀是不可否認的,非關人事。它的每一個景點,山、泉、林壑、亭台、浮屠、古迹,都有細緻的美和內涵,不容你有粗疏之處,一心想仔細地品味,讓你品味出一種品格來。

與杭州山的君子氣相比,杭州的水則是女性化了。自從蘇軾那首「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膾炙人口之後,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代稱,西湖更合法女性化了。那綠瀑一樣的柳浪,分明是西子的雲鬢;那秀氣的小山,分明是西子的高髻。那個適合於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而唱其詞曲的柳永,偏要跑到這裡來玩耍一番,把詞中的纏綿悱惻散落在這裡的水色之中。水,女性的柔情,與山的君子氣度相得益彰。對杭州的山來說,西湖的水含蓄而溫情脈脈,是映襯山的異性伴侶;對西湖的水來說,杭州的山則是保護白雪公主的七個小矮人。

杭州似乎又是忠良悲壯的歸結點。杭州的土地上有好幾座英雄忠良的墳墓,為杭州平添了悲劇的壯美。英雄的命運也有相彷彿之處,儘管有衝天的英氣,有動地的忠誠,但免不了要受挫,岳武穆的冤案就很典型,風波亭的冤魂曾慷慨高歌過「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還有于謙,也是同樣悲劇結局的一個民族英雄,最終在這裡埋下了他的忠骸。至於鑒湖女俠秋瑾,在「秋雨秋風愁煞人」的悲涼氣氛中就義,後也歸葬於此。這位女革命家、巾幗英豪,多少人對她敬之有加,仰之彌高,人們在她的墓地上建起了風雨亭。這些真真實實的歷史人物,我們固然可以從遺址、碑亭上找到印跡,至於白娘子被鎮壓在西湖邊的雷峰塔下,則是一段凄然的民間傳說,許多年許多人在心底為她鳴不平。總之,人們一方面緬懷他們對君王、對國家、對民族或對愛情的忠貞,另一方面也為他們受屈的冤魂而耿耿與憤憤。在杭州的山嵐和水氣中,難免也夾雜著一些受屈的英氣。

還有就是杭州的文氣和才氣。且不說這裡留住過歷代的遷客騷人,留下了一詠三嘆的詩篇,給杭州的山水打造了文化的輝煌,也不說大師級別的頂尖號人物或在這裡出生,或把這裡作為藝術實踐的理想之地,吳昌碩、林風眠、黃賓虹哪個不是能開風氣的大師,西泠印社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我只想說說「三蘇」。這「三蘇」雖然所處的時代不同,各自的身份地位經歷遭際不同,但他們都與杭州西湖結文化之緣。根據年代先後,第一個要說的是蘇小小。提到蘇杭名妓蘇小小,人們自然會想起李賀那首有名的鬼詩所描繪的情景:「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楚楚可人的蘇小小,一往情深而似有所待。蘇小小年十九而亡,她的墓落在西湖之後,西湖便多了一點夢幻,人間也多了一些好詩。其次是蘇軾。蘇軾才名之大,這是不言而喻的,他的「西湖天下景」一說何等權威。他寫過望湖樓飄來忽去的風雨,留下過有關「過溪亭」的嘉話,更把蘇堤永久地留在西湖,讓歷朝歷代多少人流連忘返,「蘇堤春曉」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西湖因蘇公而增色,蘇公因西湖而多了一段文採風華。還有蘇曼殊,孤山北麓有蘇曼殊墓舊址。多才多藝的蘇曼殊雖為僧,卻留下了柔情似水令人傷感的詩文。他特別喜愛西湖的風景,也許西湖的特點特別適合他的性情。這「三蘇」都與西湖有較深的淵源,某種程度上豐富了西湖的文化內涵。

杭州的山水人文屬於杭州,也屬於天下,美的享受是超越時空的。古今多少人,包括文人、商旅、官民人等,都想到或曾到「天堂」走—番,領略「天堂」的風光。昔時交通沒有現代發達,有人買舟南遊,自是佳趣雅事。如今交通發達,旅遊業興旺,到杭州遊歷的人則更多。去一趟也極易極尋常,何不瀟洒走一回。

特別介紹

本文朗讀者陳梅芳女士為阜寧縣廣播電視台資深播音員。

作者簡介

單國順,江蘇阜寧縣人。先後為教師、記者。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江蘇省詩詞協會理事,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鹽城市政協文史研究員,鹽城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鹽城市湖海藝文社《湖海詩詞》副主編。已正式出版《紅草集》﹙詩文集﹚、《古今詠阜寧詩詞評註》、《河濱詩話》﹙文藝隨筆集﹚、《曹小春詩集點評》。編著有《阜寧歷史人物》等。參編文史和文學書籍十數種。著名文學評論家顧驤評價其詩詞為,「清新雋永,情韻悠長,意真語質,樸實天然,俗不傷雅,詩味盎然。讀之,尤如一覽家鄉馬家盪中的綠葦,廢黃河堤畔的碧桃,射陽河上的白帆,令人神怡性悅」。

醉里挑燈簡介

醉里挑燈

願與您一路同行

編輯 | 林慧妮

校審 | 曹艷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醉里挑燈文學論壇 的精彩文章:

倉中青:致即將步入社會的學子

TAG:醉里挑燈文學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