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00」後吐槽父母是個社會問題

「00」後吐槽父母是個社會問題

「00」後吐槽父母

是個社會問題

最近,一檔名叫《少年說》的欄目在網上走紅。節目的主角是一群「00後」的學生,通過節目組為他們搭建的「吐槽台」,對親人、對老師、對朋友道出自己的心聲。

從播出的幾期節目看來,父母是「00後」孩子的最大吐槽對象。「爸爸,我才十三歲,還是個孩子,希望您能多關心關心我。」「你自己的小孩,也很努力,為什麼你不看一下?」這是兩名初一女生,借著鏡頭傳達給父母的話。而這兩句話,也正好是孩子們在節目中,表達最多的觀點。有不少孩子直言說,父母對自己關心不夠,父母更關心學習成績。

與吐槽父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學生們面對隔代親人時,流露出的深切情感。「感謝外婆步行兩天來為我陪考。」「奶奶,對不起,總是把最糟糕的一面留給您。」當孩子們回憶起與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相處的經歷時,總透露著一份掩不住的溫情。

一聲一聲的少年說,似乎也折射著一些社會現象。因為工作與生活的關係,現如今,很多孩子被交給隔代親人照顧,父母則疏於對孩子的陪伴與交流。因為缺乏交流,父母可能對孩子的興趣喜好不甚了解,久而久之,逐漸疏遠了孩子的精神世界。當有機會親子面對面時,不懂得孩子的父母與不理解父母的孩子之間,可能根本找不到共同的話題,於是,學習成績變成了唯一的交流點。

還有的父母,在望子成龍的心態下,主觀地忽略了孩子的精神世界。親子之間沒有平等的交流與對話,有的只是「必須考進全校前100名」的要求。父母不斷地拿「別人家的孩子」給自己的孩子施壓,結果壓抑了孩子的興趣愛好,但也沒換來理想的成績。

總之,父母與孩子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這種現象變得越來越普遍。時常缺位的父母,給許多孩子的童年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這種遺憾,不僅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許多祖輩的「溺愛」,對孩子的心理成長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青少年的成長道路上,需要引路人。而這個引路人,最適合的擔當者自然是父母。如何做好這個引路人,是父母的「必修課」。

「00」後吐槽所反映出的問題,不應該僅僅視為家庭內部問題。在雙職工家庭普遍,社會競爭壓力加劇,撫養福利不夠,以及二胎潮等背景下,這其實是一個社會問題,應該得到國家和社會層面的關注。

長江日報評論員 李爾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彈鋼琴可提高兒童辨別語音能力
賬號註銷是APP運營商應盡義務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