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養心之道,如何才能坦蕩蕩

養心之道,如何才能坦蕩蕩

儒家談人生,首重修養。在這方面,孟子的體驗可謂深刻。他描述自己如何做到「不動心」,並且培養了「浩然之氣」,還指點了人心修養的具體步驟。這些體悟與見解,對今人而言,仍不失啟思。

司馬遷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指出兩點:一、孟子受業「子思之門人」;二、他在學習孔子學說方面,達到「道既通」的境界。東漢的趙岐註解《孟子》一書,認為此書無所不包,涵蓋天地萬物、仁義道德、性命禍福等,所以他直接以「亞聖」稱呼孟子。司馬遷以孔子為「至聖」,趙岐以孟子為「亞聖」,儒家傳統由此確立。了解孟子的地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明白孟子究竟有何思想。今日,我們來看看孟子是如何「養心」的。

想「不動心」先「養勇」

公孫丑是孟子的學生,他曾請教說:「先生如果擔任齊國的卿相,可以實行自己的主張,那麼即使由此而建立了霸業或王業,也是不足為奇的。如此一來,會不會動心呢?」孟子是如何回答的呢?他說:「不,我四十歲就不動心了。」

什麼是「不動心」?所謂「不動心」是說:不論處在何種情況,是得君行道、兼善天下,或是懷才不遇、有志難伸,自己的心情都不受影響。何以能夠如此?因為心中對於人生之「應該如何」有了定見,只要肯定自己走在道義的路上,就不會在乎世俗的成敗與得失。孟子說:「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所憂的是沒有成為像舜一樣的聖人,而毫不擔心一時的困擾。

這種「不動心」,必須沉得住氣,所以,孟子接著談到如何「養勇」。

他描述了三種勇敢:一是「外發」,以外在的過人氣勢來彰顯勇敢;二是「內求」,借著堅定內心必勝的意念而無所畏懼;三是「上訴」於人人心中共有的義理,務求放諸四海而皆準。

這第三種正是孟子間接引述孔子所謂的「大勇」:「反省自己覺得理屈,即使面對平凡小民,我怎能不害怕呢?反省自己覺得理直,即使面對千人萬人,我也向前走去。」當我們朗誦「雖千萬人吾往矣」時,不可忘記這整段話所說的兩種「反省」。

只要明白道義何在,又能時時反省,見善則遷,有過則改,久之,自然坦蕩蕩而不動心了。

「浩然之氣」由心著手

當學生請教孟子有何過人之處時,得到的答案是:「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上》)

所謂「知言」,是指聽得懂別人的話,並且知道別人說話時的心理狀態,以及別人的話將會產生何種後果。這種本事,絕非泛泛,它使我們想起孔子在 《論語·堯曰》的話:「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儒家對人間的關懷與認識,亦由此可見。

至於何謂「浩然之氣」,孟子先說:「難言也。」因為它牽涉到個人的生命體驗,僅靠口說筆述,實在講不清楚。孟子勉強為之。他說:「那種氣,最盛大也最剛強,用『直』來培養而不加妨礙,就會充滿在天地之間。那種氣,要用『義』與『道』來配合;沒有這些,它就會萎縮。它是不斷集結義行而產生的,不是偶然的義行就能裝扮成的。如果行為讓內心不滿意,它就要萎縮了。」

那麼,「氣」是什麼?孟子認為,人有身體與心智。身體的內容是「氣」,而心智打定的主意是「志」;志是氣的統帥。因此,培養浩然之氣的關鍵在於「志」,在於打定主意要對「氣」做什麼,亦即要用「直」來培養,並且用「義」與「道」來配合。

用今天的話來說,「直」就是真誠,做人處事沒有複雜的念頭,保持單純而正向的動機,不欺暗室,也不自欺欺人,可以公其心於天下。長期如此,則言行表現自然充滿力量,足以感動別人。

再看「義」,則是指在具體情況下既適當又正當的作為。它需要對相關的人與事,有清楚的認識與正確的判斷;它也需要經驗與智慧,以及勇敢的抉擇。然後,所謂「道」,是指人類社會共同的規範,通常體現在禮與法之中。

三者合而觀之,可知儒家在「擇善」方面的考慮。善是人與人之間適當關係之實現。判斷某種言行是否合乎善,所要考慮的是:內心感受要真誠(這是「直」的要求)、對方期許要溝通(否則談不上「義」)、社會規範要遵守(如此可以合乎「道」)。

換言之,孟子所培養的浩然之氣,是指堅持行善而言。只有出自真誠去行善,才會讓一個人的生命保持完整,用「大體」(心)來引導「小體」(身),所謂「養其小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大人」。長期走在成為大人的路上,浩然之氣也逐漸在擴張中。

這種氣可以「塞於天地之間」,又是怎麼回事?氣是身體的內容,也是有形質的宇宙萬物的共同因素。所謂「浩然之氣」,是把人的生命力發揮到極致,抵達與萬物相通的地步。孟子在另一處說:「真正的君子,經過之處都會感化百姓,心中所存則是神妙莫測,造化之功與天地一起運轉。」這兩處皆談及「天地」,其意在描述君子在「任何時空」中,都可以從容自在,意即「囂囂」(悠然自得),所謂「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孟子·盡心上》)。

由此可見,浩然之氣是把身體血氣藉由道德修行而提升轉化為精神能量。這種修行,需要由心著手。

人心不養,就會「逾矩」

聽到孔子自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們當下明白人心需要修養,否則從其所欲就會逾矩。那麼在孟子看來,人心的情況如何呢?他首先引述孔子所謂「抓住它,就存在;放開它,就消失;出去進來沒有定時,沒人知道它的走向。大概說的就是人心吧!」

另外,人心還可能會被茅草堵塞住。只要一段時間不閱讀、不思考、不學習,就會受到名利權位的堵塞。然後,人心很容易陷溺。豐年與荒年時年輕人的作風大異,即是他們的心陷溺在某種情況下造成的。還有,人心會丟失不見,所謂「失其本心」即是此意。如果對照道家的莊子對人心的描寫,可知孟子也是所見略同。

那麼,要如何進行修養呢?

首先,「養心莫善於寡慾。」要減少慾望,這其實是所有聖賢的共同教訓。其次,要知恥。孟子說:「人不可以沒有羞恥,把沒有羞恥當作羞恥,那就不會有恥辱了。」然後,說話要謹慎,他說:「談論別人的缺點,招來了後患要怎麼辦?」

接著,他介紹了一些正面的方法。比如,要自我反省。孟子再三強調要「反求諸己」。他說:「行仁的人有如比賽射箭:射箭的人端正自己的姿勢再發箭;如果沒有射中,不抱怨勝過自己的人,而要反過來在自己身上尋找原因。」

比如,要提升志向,以實踐仁義為目標。孟子推崇顏淵,而顏淵的志向是取法於舜,他說:「舜是什麼樣的人?我是什麼樣的人?有所作為的人都應該像舜一樣。」孟子自己也有一句名言傳了下來,就是「人皆可以為堯舜」。

此外,還要堅持到底。他以比喻來說:「五穀是各類種子中的精華,如果沒有長到成熟階段,反而比不上稊米與粺子。談到仁德的作用,也在於使它成熟罷了。」他又說:「有所作為的人就像挖一口井,挖到六七丈深還沒有出現泉水,仍是一口廢井。」

孔子的循循善誘與孟子的諄諄告誡,都足以彰顯儒家的淑世情懷。他們的學說並非一廂情願的意念,而是出於對人性的真知灼見,明白人生的幸福何在,再苦心孤詣提出合理的觀點。

本文原載於《解放日報》,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雲騰致雨,古人教你看雲識天氣
王陽明3句話,凝結心學頂級智慧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