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你的安那般那念既沒有「安那」也沒有「般那」,有的只是停不住的念

為什麼你的安那般那念既沒有「安那」也沒有「般那」,有的只是停不住的念

安那般那念,開啟佛法寶藏的鑰匙,多多修習便可止息身心的煩惱。

經過上一篇自帶光環的安那般那念介紹,地球人都知道了這個秘密,可是當你開始修習安那般那念的時候,卻發現你的安那般那念,既沒有安那,也沒有般那,有的只是一波一波停也停不住的妄想雜念。

少一點套路,多一分真誠,直接上佛說:

這部經中,佛陀告訴諸位比丘:有五種法,對修習安那般那念,是有幫助的,哪五種法呢?

第一

守持戒法

比丘要守持清凈的戒法,平時行住坐卧要具足威儀,對於很小的罪,也能夠時時生起怖畏,不會覺得這個罪很小,就隨意的去做。(因為這部經說法的對象是出家的比丘,所以這裡所說的凈戒指的是出家比丘們所受持的戒法)

第二

少欲、少事、少務

比丘應少一些貪著,少一些欲求,跟禪修沒有關係的事,盡量不要去做,包括來往走動。

第三

飲食知量

比丘對於飲食要知量而食,不能過多,也不能完全不吃,要行中道,而且對於飲食不能起種種的貪慾,比如想吃什麼,就去化緣或要求別人供養,這都是不可以的。

飲食能維繫生命就可以了,應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法的精勤思惟上。

第四

不著睡眠

比丘在初夜和後夜不要貪著睡眠,而要精勤的思惟,或者讀經,或者禪坐,或者思惟法,只有中夜才可以去休息,這樣對修習安那般那念是有幫助的。

初夜指的是晚上6點到10點,後夜指的是凌晨2點到凌晨6點,中夜指的是晚上10點到凌晨2點。佛陀對比丘的教導處處體現著中道,不是讓他們不去睡,也不能貪著睡眠。

第五

離諸憒鬧

比丘應住在空閑的森林裡,住在沒有種種干擾和憒鬧,安靜的地方,這樣對修習安那般那念有所幫助。

這五點對修習安那般那念是有所幫助的,雖是佛陀對出家眾所說,但在家眾也可以作為參照。

在家居士

注意凈戒

在家的居士有三皈、五戒、八關齋戒,要把受持的這些戒守持好。即使沒有受持任何戒法,這些道德、法律也不能去違犯,不然也會造成種種的障礙。

飲食知量知足

不能在飲食上起種種的貪著,留更多的時間在禪修思惟上,這對在家眾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少事、少務

在家人不可能什麼事都不做,像出家人一樣保持規律的修行生活。在家人對於該做的事就要去做,但做完了就要學會放下,不能做完了還把那些事掛在心中,這樣對禪修是沒有幫助的。

不著睡眠

既不能貪著於睡眠,也不能不睡,保持中道的生活態度。

忙裡偷閒

在空閑林中,離諸憒鬧,在家人很難做到,在家人需要面對家庭、工作的種種事務,但在家庭工作事務忙完後,忙裡偷閒,也要給自己一定的時間,或靜坐或學習這些教理。

學佛就是這樣,每一天積累一點點,每一天進步一點點,只要不停步,一定會有到達彼岸。

就像佛陀所說:

...少少須臾頃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升進;暮行如是,朝必得升進。

除了佛陀教導的這五個方法,當代大德也曾為我們指出有益於禪修的方法。印順法師在《成佛之道》中提到禪修的四點前行,也是值得參考的:

1

密護於根門,即守護好六根。守護好六根不是讓我們完全不看,而是有正念有覺知的去看,有正念有覺知的去做我們日常該做的事務,這就叫密護於根門。

2

飲食知節量。對飲食不能過多的貪著。

3

勤修寤瑜伽,即不能貪著於睡眠。經典里說,初夜、後夜當禪坐思惟,或思惟法義,中夜才可以睡眠。但現在人的生活是顛倒的,晚上很晚才睡,大白天不起床,且不說這樣對身體本身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更會導致禪坐時昏沉較重。

4

依正知而住,即有正念有覺知,安住於當下。

正知有四種:

有益正知

即與善法相應,有益於禪修,對自己和他人不會造成妨礙的。

適宜正知

當禪修者知道所做對禪修是有益的,還要考慮是否適宜。

禪修行處正知

指禪修者要把心識安住在所觀察的禪修對象上。

無痴正知

指禪修者對於不同的行動,必須明辯它們,並清楚的了知它們的差異。當禪修者運用行處正知時,不痴正知便會生起。因此,禪修時,行處正知很重要,它是指禪修者在做任何事情,都能運用正知。

佛陀和印順法師教導的這些禪修的前行,其實很多修習禪修的人都沒有做到,一上來就把腿子一盤,想入定,想滅煩惱,這是不可能的。

禪修對身心的利益很大,但沒有這些前行的準備,禪修是很難進步的,因為沒有保障。

即使學了一些技巧,獲得了一些定力,但盤著腿挺好,腿一放下來完全就沒有正念覺知了,甚至連一點正念覺知的警覺都沒有了,那禪修怎麼可能進步呢?

當然,在家人免不了各種事務,大多數時間只能在動中做功夫,在動中用功夫是很難的,古人也說過:靜中有十分功夫,動中只有一分。

反過來說,動中有一分,那靜中就有十分,如果動中有十分功夫,靜中是自然現成的。

所以,開始禪修多數在靜中修,但不能停留在這個階段,要在動中去歷練,不是盤起腿就是禪修,腿一放就什麼都沒有了,這樣的禪修是動不得的,一動就什麼都沒有了。

修習安那般那念,要經常這樣來對照自己,看看哪些地方沒有做到,也就知道是什麼導致我們在佛法的修學中沒有進步,為什麼禪修不能持之以恆。

按照這些前行來修習安那般那念,即使進步的很慢,但是絕對不會退步。

綠谷藏出品

文 | 達泰

圖 | 綠谷工作室

我存在 是因為你需要

歡迎分享您的體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綠谷藏 的精彩文章:

四念處·觀呼吸

TAG:綠谷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