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馬雲「搞事情」,科技公司卻請了一批經濟學家,馬雲意欲何為?

馬雲「搞事情」,科技公司卻請了一批經濟學家,馬雲意欲何為?

眾所周知,馬雲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從當年創辦阿里巴巴,再到淘寶、天貓、支付寶,通過電子商務把人們的生活一點點改變。教師出身的馬雲堅信「只有相信,才能看見」,而不是「看見了,才相信」,這也是對他相信未來的一種闡述。這不,最近馬雲又在「搞事情」。

馬雲是一個典型的武俠迷,尤其酷愛金庸的武俠小說。剛成立阿里巴巴的時候,其18位創始人被稱為「十八羅漢」;在阿里內部,大家不以職位或姓名相稱,而是每個人都給自己起一個花名,這些花名基本都來自於金庸武俠小說里的人物,這些也算是阿里巴巴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而馬雲本人給自己起名為「風清揚」。

不光每個人有自己的俠客花名,而且他們辦公室命名與眾不同,例如馬雲的辦公室命名為「光明頂」;2017年,馬雲在阿里成立一個專門研究前沿科技領域的部門,命名其為「達摩院」。「達摩院」首批公布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演算法、網路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晶元技術、感測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

馬雲還為「達摩院」投入1000億元的啟動資金,由此可見,馬雲對科技的發展非常的重視。而既達摩院之後,馬雲此次又成立了一個名為「羅漢堂」的機構。馬雲還真是能「折騰」,這個「羅漢堂」又是幹什麼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羅漢堂」都是些什麼樣的人物。據阿里巴巴介紹,目前「羅漢堂」已經有15位來自世界各國的的頂尖學者加入。具體如何頂尖呢?其中有6位是諾貝爾獎得主,這可不得了,看來馬雲真的要「搞事情」。但是據悉,這15位成員卻基本上都是經濟學家,未來還會邀請更多頂尖的社會學家、心理學家、人類學家等。

這就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了,話說你阿里巴巴一個科技類型的公司,請這麼多社會學科領域的專家幹嘛呢?還是全球頂尖的專家。我們還是聽聽馬雲怎麼說,馬雲認為:「科技的告訴進步改變了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我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更要理解科技給社會帶來的挑戰並思考解決方案,『羅漢堂』的研究成果將為全社會服務。」

原來如此,科技是把雙刃劍,比如核能是科技發展的產物,可以幫助人們獲得更多能源,但是,核能同樣可以利用到戰爭。最近有外國專家表示人工智慧未來對社會的威脅不亞於核能,從馬雲成立「羅漢堂」的初衷來看,這也不是危言聳聽。

馬雲還說:「作為一家科技公司,阿里巴巴有責任傾盡全力研究如何幫助社會適應科技進步並迎接隨之而來的挑戰。」科技是生產力,但是必須要有相適應的生產關係來約束這個生產力。這也從哲學角度闡述馬雲成立「羅漢堂」的意義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天涯 的精彩文章:

「跳一跳」里的廣告都撤了,真的是涼透了嗎?

TAG:科技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