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音樂劇《吉屋出租》:紐約文藝青年群租記

音樂劇《吉屋出租》:紐約文藝青年群租記

1996年,一部原創音樂劇在外百老匯上演。誰也沒料到,這部由不知名作曲家創作的不起眼音樂劇,卻改變了美國。

這是一部美國人從沒見過的音樂劇:年輕,生澀,莽撞,宛如一團燃燒的城市之火,帶著前所未有的力量,撞擊著美國社會的保守風氣,打破了大製作壟斷百老匯的局面,也讓「音樂劇」這種藝術形式,第一次和「年輕人」站在了一起。

時至2018年,喬納森·拉森創作的這部音樂劇《吉屋出租》仍然狂吼著對抗世界。它在21個國家巡演過12000場,8月至10月,將巡演至上海、南京、杭州、廣州、深圳、北京、成都等7座中國城市。

《吉屋出租》改編自普契尼的歌劇《波希米亞人》,將深刻的主題、通俗的故事和流行音樂結合,講述了7位紐約文藝青年難忘的一年525600分鐘。

他們是勇敢追尋真愛的舞者咪咪、渴望在死前留下偉大一曲的羅傑、積極陽光的小天使Angel、溫暖的紀錄片導演馬克……他們不知道下個月的房租在哪,不知道下一首歌、下一幅畫的靈感在哪,不知道疾病幽靈的致命襲擊會在哪裡現身,唯有歌舞在寒冬里溫暖精神和身體,每個人都在追求夢想的同時努力守住尊嚴。

這部顛覆傳統的搖滾音樂劇串起了28首風格不一的曲子,既有復古爵士風的《Seasons of Love》、搖滾朋克風的《RENT》,也有混合了福音和搖滾風格的《La Vie Boheme》。

1996年於紐約外百老匯首演後,《吉屋出租》一舉奪得當年的普利策戲劇獎、紐約戲劇論壇獎最佳音樂劇獎,以及包括最佳音樂劇在內的托尼獎四項大獎。

2005年,《吉屋出租》被好萊塢翻拍成電影,也是這一年,《吉屋出租》十周年巡演來到北京、上海、香港,女星莫文蔚出演了女主咪咪。

編劇、作曲、作詞,喬納森·拉森是《吉屋出租》的靈魂人物。在外人眼裡,他是一個真實的,經歷著貧窮和病痛的,永遠的「波西米亞人」。他傾注七年心血,將自身經歷融入這部作品,卻在《吉屋出租》綵排的當口在公寓里逝去——他沒有看到完整的《吉屋出租》,更不知道它後來的成功,這也成了《吉屋出租》誕生以來最大的遺憾。

時隔13年,《吉屋出租》將再度來到上海,這一回,德里·安德拉·塔克扮起了咪咪,羅根·法里納演起了羅傑。6月25日,塔克和法里納也特來到上海為演出造勢。

塔克和法里納也在上海

塔克出生於美國洛杉磯,第一次知道《吉屋出租》還是高中。那時她並不了解這部搖滾音樂劇的故事線,然而《Seasons of Love》的歌詞戳中了她的心,就像道出了生活的真諦。

塔克與音樂劇觸電還是近兩年的事,2017年在韓國首爾巡演《追夢女郎》是她的音樂劇首秀。看了《吉屋出租》的電影后,塔克覺得自己更像咪咪,幾天後,她收到了一封來自製作公司的郵件,讓她準備《Out Tonight》(咪咪的一首歌)。確認出演咪咪前,她一共進行了九輪試鏡。

她用自己的人生經驗豐富這個角色,「每個人都經歷過愛情,咪咪對羅傑的愛我能感同身受。7歲時,我的父親去世了,唱《I』ll Cover You》時,我的感受就像當時參加父親的葬禮一樣。」

《吉屋出租》常常讓塔克聯想到群體的相互支持,無條件的愛和一個屬於各行各業的人的庇護所,「我們需要愛身邊的每個人,親切且尊敬地對待他人,你對別人表達出的愛能拯救他們的生命。」

法里納出生於美國匹茲堡,他第一次知道《吉屋出租》是因為同名電影上映,「看完電影,它的旋律在我腦海中反覆回蕩了至少一年。」

法里納有一位朋友是《吉屋出租》的樂手,在他的建議下來到劇組試鏡。法里納和製作團隊花了大量時間討論角色,嘗試著為這個角色帶去輕鬆的一面。

對法里納來說,《吉屋出租》就像一個「慶典」,慶祝他生命中所愛的和已經失去的所有。演完這部戲後,「我對所有在我生命中留下痕迹的人充滿了感謝,我也常常想起他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何歡歡舌尖上的日本禪
中國小球童出征世界盃!揭幕戰他將代表祖國亮相賽場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