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緩解養老金緊張,應從削「高」開始

緩解養老金緊張,應從削「高」開始

宜春市一老年大學學員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建議:鼓勵市民主動申請放棄領取養老金。該發帖人稱:我市市民要多為國家想,現在養老金緊缺,大家不能只顧自己不顧國家,對於這種只顧自己利益的行為,卻不為國家考慮的個人,已經喪失了做人的基本資格,應該受到法律的嚴懲,建議沒收財產,直接驅逐出境。官方回復:該建議不具可行性。(6月27日《新京報》)

國家一有困難,就想著怎麼去幫助國家,這位老年大學學員的愛國之心,讓人敬佩。但是,愛國也要有理性。一胎化帶來的後遺症,高房價帶來子女贍養能力的欠缺,讓養老金成為許多退休市民唯一的生活保障。鼓勵市民主動放棄領取養老金,那些只靠養老金生活的市民,日子還怎麼過?他們的老年生活還怎麼安放?

再退一步講,即便是為了緩解養老金的緊缺,也應該是鼓勵養老金拿得多的人主動減少養老金。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在養老金的發放上存在著較大差距:離退休幹部、公務員、國企單位等人員的養老金很高,普遍都有五六千以上,有些甚至能達到離譜的上萬元一月。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許多普通市民的養老金也就2000塊錢左右,剛夠保障基本生活。就緩解養老金緊張而言,降低養老金富足人員的水平,豈不是更合理更公平更有效?

能夠上得起老年大學的,大約都是有些地位的和養老金比較高的人。不知這位宜春的老人,在建議市民放棄領取養老金前,有沒有自己先主動減少或放棄養老金的領取?有沒有先號召老年大學裡的其他老人減少或放棄養老金的領取?減輕財政困難或者專項資金緊張,更應該從削「高」開始,或者從政府人員作表率開始。比如,國外一些國家遇到財政困難,往往都會選擇降低公務員的薪水或者福利。平時薪水高福利高(有些國家的公務員薪水雖然不高,但福利很高),國家有了困難,就更應該主動自覺去幫助國家。

其實,養老金緊缺,除了人口老齡化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養老金常常被挪作他用或者投資不善造成的。因此,筆者建議這位宜春老人建議國家加強對養老金的監督監管,這要比建議鼓勵市民主動放棄領取養老金來得更實際更有用。

文/葉建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網 的精彩文章:

世界盃:因為悲情 所以動人
岳陽經開區對8項土地違規問題開展整改

TAG: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