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荷蘭一些著名公司為什麼撤出中國的網上銷售平台?

荷蘭一些著名公司為什麼撤出中國的網上銷售平台?

關注荷蘭,從關注一網荷蘭開始!

據荷蘭財經日報報道,荷蘭知名超市Albert Heijn和家居裝飾用品零售集團Flinders曾經在中國阿里巴巴屬下的天貓網站開設了網店,但是,目前已經撤出了天貓。據阿里巴巴荷比盧分部的經理Roland Palmer估計,目前至少有4到5家荷蘭的公司,已經從中國的網站上撤出。

本來,荷蘭很多大公司都看上了中國的市場,希望能夠在中國的網站上開設網店,好好賺上一把。但是,目前看來,花費了很多時間和資金,卻並沒有取得很大的成功。

阿里巴巴是中國最大的網上交易平台,過去兩年,已經有百多家荷蘭公司在這裡開設了網店。但是,Roland Palmer說,在中國開網店跟在歐洲地區不同,在中國有時需要10頁的產品信息;而且,要想獲得成功,在荷蘭聘請一名中國人是值得的。

荷蘭超市集團Albert Heijn於2015年在天貓(阿里巴巴旗下網站)開設了網店,推銷Albert Heijn的產品,但是,已經停止了。該集團一名發言人說,當時這只是一項試驗計劃,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國家最大的網上交易平台之一積累經驗而已,目前,該集團的網路經濟活動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歐洲。

家居裝飾用品零售集團Flinders也停止了在中國網上銷售平台的活動。該集團創始人兼總經理Geert-Jan Smits.說,看到中國人來荷蘭一些商店購物的大手筆,心想也可以直接在中國網店銷售。於是,在天貓上嘗試了三年,業績不算太多也不能說少,實現了年營業額50多萬歐元,三年來一共約200萬,但是,為此要做很多的工作。「你必須提供客戶服務直到深夜,要不斷地調整價格,要使用當地人士的翻譯,要安排送貨等等,計算下來,成本很高。而且,當你一旦沒有了折扣,營業額就降下來了。此外,同樣的商品,在中國也有經營,形成了競爭的。」這位經理說。

儘管如此,來自中國的巨大消費能力,特別是崇尚歐美產品的中產階級的興起,對於荷蘭連鎖經營集團和名牌產品來說始終有巨大的吸引力,而阿里巴巴和京東等平台,據說是打入中國市場的門戶。據RolandPalmer說,阿里巴巴還繼續和起碼100家連鎖店在商討。

荷蘭的Friesland Campina、Philips、C&A、 Hunkem?ller、Heineken 和 Brabantia等公司和品牌已經在中國活躍很久了。據Roland Palmer估計,目前在中國網上平台活躍的荷蘭公司有一百多家,總營業額為28億元人民幣,摺合歐元為3.68億歐元。如果把網店以外的銷售計算在內,營業額達到大約13億歐元。

Palmer說,營業額往往在第一年並不理想,你辦網店也必須意識到你並不是在網上推銷商品,而名聲和品牌是要靠積累的,就像每一個新市場那樣。起碼需要兩年的投資,第三年才會有所收穫。不過,他沒有說有多少荷蘭公司從中國網上平台賺了錢,因為阿里巴巴在荷蘭也只是活躍了兩年。

一個中國網上平台的顧問機構Webshopin China.com創始人之一的Angela Tabak說,荷蘭品牌是有機會的,但是,不要指望賺快錢,第一年起碼花費營業額的30%用來建立網店、安排物流、安排售後服務,特別是建立知名度。因此,需要做一個長遠的計劃。

廣 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網荷蘭 的精彩文章:

得力中國經濟促使荷蘭貨運數量增加,抵消石油運輸的下滑
今夏,為你開啟生命的覺醒之旅!

TAG:一網荷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