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起三落後 歸來還少年

三起三落後 歸來還少年

中唐詩壇依然人才濟濟,佳作燦燦。柳宗元、韓愈、白居易、孟郊、盧綸、李賀、賈島、劉禹錫、韋應物、元稹等等,都是繼盛唐之後的一流詩者文人。但真正能夠引亢高歌、昂揚放唱、襟懷坦蕩、豪氣超邁者,當數那位似乎永遠也打不倒、壓不垮、整不死的老少年劉禹錫。

劉禹錫年少得志、仕途光明,二十三歲與柳宗元同科同僚,後一起因改革受阻招禍被貶西南蠻荒之地。政敵們沒想到的是這年輕人銳氣未折,沒幾天就有詩傳誦京都:「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不僅毫無頹廢落魂之狀,而且大有自信東山再起之象。才高氣盛者招妒,再被啟用時已過了二十三年。

歸來的他依然心氣豪暢。白居易在向其贈詩中極盡同情與不平之慰:「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這劉禹錫卻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酬和。不久因那首《玄都觀桃花》「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招惹了一眾舊敵新貴,被人找個碴兒又一次外貶了十來年。

這十來年日子更不好過,其間竟被官職低於他的縣令弄到江邊一處簡陋狹小的民屋閑居。還是沒人想到,這反而成全了襟懷敞亮、性情豁達的劉禹錫,千古名篇《陋室銘》出世:「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十來年後,劉禹錫再次奉詔起用。他秉性不改,再游玄都觀,寫下了「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這詩一出,原本給他留好的朝堂之位又沒了,還是外放、外放、再外放。劉禹錫確實年輕,不僅用蹉跎歲月熬光了舊敵,而且蓄養了浩然正氣,造就了歷史與世事的唯物大觀一一

他的「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美人首飾侯王印,儘是沙中浪底來……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傳誦至今。

這樣一個性情中人,確實不適合朝堂爭鬥苟營,終也未能再被大用。三起三落後,還是帶著他的赤子心氣、年少性情,索性辭官回家做學問、寫詩文,善了一生。實際上他二十三歲中進士入朝堂時所作《華山歌》中大概就寫出了有其人生的觀念與軌跡:「洪壚作高山,元氣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高山固無限,如此方為岳。丈夫無特達,雖貴猶碌碌」。劉禹錫就是一個不甘於苟營於朝堂富貴,而真樂於獨立特行的永遠長著精神的少年。

戊戌仲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木寄語 的精彩文章:

回首莫待驀然

TAG:子木寄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