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融對外開放時間表路線圖正式寫入新版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

金融對外開放時間表路線圖正式寫入新版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

中國在4月博鰲亞洲論壇宣布的一系列金融開放政策和路線圖,正式寫入6月28日發布的《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該負面清單將在2018年7月28日起施行。

在全部48項內容中,共有3條與金融領域的開放有關,分別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壽險公司的外資股比放寬至51%,2021年取消金融領域所有外資股比限制。而在2017版負面清單中,期貨公司和證券公司的外資比例均為不超過49%。

此外,銀行業外資股比限制被取消。

(一)證券公司的外資股比不超過51%,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資股比不超過51%。(2021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

合資券商股比的政策限制已經擴大到51%。

4月28日,證監會公布了《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允許外資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同時宣布「即日起,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可根據該辦法和服務指南的要求,向證監會提交變更公司實際控制人或者設立合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

隨後,多家合資券商積極行動。

行動最早的瑞銀證券。5月2日晚間,證監會官網「行政許可及信息公開申請受理服務中心」的「審批進度」一欄出現「瑞銀證券股權變更」的申請,狀態顯示「已獲受理」。

隨後,野村控股株式會社5月8日向證監會提交了擬持股51%的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申請。

而在合資基金公司方面,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此前在介紹「基金業對外開放安排何時落地」時稱,《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規定,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外資持股比例或者擁有權益的比例,累計(包括直接持有和間接持有)不得超過我國證券業對外開放所做的承諾。基金管理公司對境外投資者進一步開放,允許外資持股比例達到51%,不涉及對現有規則的修改。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已可根據法律法規、證監會有關規定和相關服務指南的要求,依法提交變更公司實際控制人或新設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的申請材料。

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合資基金公司中,有17家外資持股比例達到49%。

(二 )期貨公司的外資股比不超過51%。(2021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

限制外資控股期貨公司的政策取消在即。

5月4日證監會發布《外商投資期貨公司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外資辦法》),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表示,隨著外資股比提升至控股,外資股東對期貨公司經營影響程度將進一步加深,外資期貨公司經營特點可能與內資期貨公司分化,現行監管規定將出現不適應的狀況。

目前國內僅有兩家合資期貨公司,分別為銀河期貨及摩根大通期貨。其中,銀河期貨的外資方是蘇格蘭皇家銀行,持股比例為16.68%;而摩根大通期貨的外資持股比例較高,摩根大通持股49%。另一家曾經的合資期貨公司中信新際期貨,在2014年被中信期貨吸收合併,外資退出。

(三)壽險公司的外資股比不超過51%。(2021年取消外資股比限制)

這一限制在政策上也即將破冰。

5月30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對2004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進行了修訂。

與2004年的規定相比,徵求意見稿將外國保險公司與中國的公司、企業合資在中國境內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合資保險公司(合資壽險公司)中的外資比例上限由50%改為51%。

50%到51%的變化,意味著外資有了佔據主導權的可能性,可以按照其經營理念進行經營運作,增強公司發展的積極性。就目前而言,中外合資壽險公司「50∶50」的股權比例中,外資並沒有主導權,在面臨發展戰略和經營理念不一致時,往往因沒有主導權而與中資股東間陷入僵局。這一局限即將迎來破局。

(澎湃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沒有緊跟美聯儲加息,中國央行暫維持公開市場利率不變
金爵獎競賽片《阿拉姜色》:人性的大愛無關民族宗教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