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最終決定對日本投下兩枚原子彈?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最終決定對日本投下兩枚原子彈?

文|殷九洲

1945年5月,德國投降,歐洲戰場戰事結束,軸心國中只剩下亞洲的日本仍在負隅頑抗。最終,在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後,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放棄抵抗,宣布無條件投降,儼然人間地獄般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終結。

很多人都認為,原子彈在促使日本投降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其實這可以說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據美國戰略轟炸評估委員會的報告稱:「在1945年12月31日前,甚至是在11月1日奧林匹克行動計劃發動前,日本一定會選擇無條件投降,即使沒有投下原子彈,或者蘇軍沒有出兵東北。」那麼得知日本必然會投降的美國,為何還義無反顧地使用新式武器原子彈來結束對日戰爭呢?

首先,加快日本投降進程,減少美軍傷亡人數。1945年2月,處於戰略反攻階段的美國,卻在太平洋島嶼爭奪戰中遭遇了日軍的頑強抵抗,損失慘重,以血腥殘酷聞名的硫磺島戰役就發生在此時,日軍的「肉彈」、「神風特攻隊」戰術更是讓美軍嘗盡了苦頭。美國非常清楚,雖然日本已是強弩之末,但隨著戰線向日本本土推進,日本的抵抗將會變得越發頑強。

此時,在雅爾塔召開的美英蘇三國會議上,美國不惜犧牲中國的國家權益以換取蘇聯儘快參與對日作戰,蘇聯允諾在德國投降三個月後就出兵對日作戰,蘇聯的參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美軍的傷亡,並加速日本帝國主義的滅亡。

1945年7月16日,美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試爆成功。原子彈的威力改變了美國的戰略戰術和世界局勢。

一方面,沖繩登陸戰役仍然導致大量美軍的傷亡,使美國對隨後的日本本土作戰憂心忡忡,另一方面,美國擔心日本會像德國一樣,被東西兩邊陣營分割佔領,所以試圖搶在蘇聯出兵前(按照約定,蘇聯應於8月9日前後出兵)使日本屈服,故而分別於8月6日和9日在廣島和長崎使用了當初為了對付德國而開發的新式武器——原子彈。隨後,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

原子彈的投放並非日本投降的決定因素,而是日本帝國主義走向毀滅的催化劑。正如杜魯門總統在其回憶錄《決定的年代》里所解釋的那樣:「我們的主要目的是以最小的代價和最快的速度結束戰爭。」

其次,威懾蘇聯,著眼於戰後安排。美國作為世界上首個成功研製原子彈的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對於原子彈的威力究竟如何,若不進行實戰檢驗,則無法讓世人知道其效用,自然也就無法起到震懾作用。

1945年4月羅斯福總統逝世後,杜魯門繼任總統,此時戰爭已然即將接近尾聲,美蘇之間雖然在表面上仍然處於同盟關係,但雙方就德國佔領、戰後秩序安排等問題已然出現分歧和矛盾,杜魯門意識到美蘇之間一旦沒有共同的敵人和利益,則同盟關係必然會破裂,因此他在政策方針上明顯有抗衡蘇聯的傾向。為了遏制共產主義蘇聯在全球的擴張,原子彈勢必對蘇聯有極大的威懾力。

在蘇聯原子彈試驗成功前,美國依仗原子彈的威懾迫使蘇聯默認美國在遠東和歐洲的計劃,迫使蘇聯削弱其在兩地的影響。這一時期,蘇聯明顯處於戰略守勢地位。故而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美國在日本使用原子彈有對付蘇聯,著眼戰後的考量。

綜上,所以美國之所以向日本投放原子彈,一是為了減少美軍傷亡和促使日本儘早投降,二是出於戰後自身全球政治格局和話語權的考慮。

參考文獻:

1.戈· 艾爾坡羅維茲:《原子彈外交——廣島和波茨坦:使用原子彈和美蘇抗衡》,紐約,1956年。

2.赫伯特·費斯:《征服日本——原子彈和太平洋戰爭的結束》,新澤西,1961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抗戰後,國民政府為什麼「以德報怨」對待日本戰犯?
曾經同出一源,奧地利與德國是如何分家的?

TAG:明清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