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史宴:納粹德國黃金之謎——從歐洲搶的海量黃金,一半以上不知所蹤

文史宴:納粹德國黃金之謎——從歐洲搶的海量黃金,一半以上不知所蹤

文/尼伯龍根的指環

二戰前夕整個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從佔領的歐洲各國搶奪了海量的黃金和財寶,在敗亡前夕,希特勒把其中大部分運送到許多地方埋藏起來,從當時到現在還只找到一半左右。剩下的一半會在哪裡?已經發現的這一半又是怎樣處理的?請看本文詳解。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的深處,有一個美麗而寧靜的托普利茲湖,在二戰結束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此地一直流傳一個誘人的傳說:在湖心深處埋藏著數量驚人的金銀財寶,有不少當地居民言之鑿鑿地聲稱他們曾親眼目睹在戰爭末期納粹黨衛軍將這些財寶沉入湖中。

這個傳說引來了無數尋寶者,許多人甚至還為此丟了性命。直到1963年,奧地利政府終於對托普利茲湖尋寶行為下達了禁令,這才避免了悲劇的重演。

雖然托普利茲湖至今也沒有發現過任何珍寶,但納粹黃金的存在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而這一切就要從德國在二戰期間對佔領國的掠奪說起。

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之後,力圖重現德國昔日的「輝煌與榮耀」。1935年3月,德國正式宣布「再武裝」,突破了1919年《凡爾賽和約》對其的限制,走上了擴軍備戰之路。

希特勒上台,德國戰車再度啟動

為了實現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希特勒在上台之初就邀請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國家銀行總裁沙赫特再度出山,擔任經濟部長、軍事經濟全權總辦兼國家銀行行長。在沙赫特的努力之下,到1936年德國失業人數下降至159萬人,工業生產指數恢復到經濟危機前的107%,工業產值佔世界的比例提升至13.2%,鋼鐵產量達到2300萬噸,超過英國一倍,這些都為納粹的擴軍計劃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然而由於德國國力有限,其在經濟上的先天不足性隨著擴軍備戰的加速而逐漸顯露出來:

從1933年至1938年,德國用於國防目的的支出高達516億馬克,按照購買力計算相當於35.4億英鎊,超過英法美三國之和,軍費佔政府年度開支的比例超過50%。戰爭爆發前夕,德軍總兵力已擴充至455萬人,是《凡爾賽和約》所規定的45倍之多。

1935年之後,德國政府的赤字率長期超過正常值25%,擴軍的速度已經超過德國財政所能承受的限度,對此,曾被譽為「金融奇才」的沙赫特也感到回天乏力,在他放慢擴軍速度的建議被希特勒拒絕之後,被迫於1937年底宣布辭職。

此後德國的國債一路飆升,逐漸累積至600億馬克,而外匯與黃金的儲備則縮水至6億馬克,以至於30年代後期,德國與南美國家的貿易往來幾乎都採用記賬模式,以避免黃金和外匯儲備的流出。

迫於形勢的變化,希特勒開始改弦更張,德國從此走向了直接掠奪的道路:對內大肆剝奪猶太人的財產,僅此一項就進賬60億馬克;對外則直接吞併毗鄰的弱小國家,侵吞其領土、黃金外匯儲備與工業體系等。

1938年對奧地利的兼并使得德國直接獲得價值兩億美元的黃金和外匯;1939年對捷克的佔領得以將包括著名的斯柯達兵工廠在內的發達的捷克重工業體系悉數收入囊中。

初嘗甜頭的納粹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從1939年9月至次年6月,德國相繼征服了波蘭、丹麥、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國,每佔領一個國家,德國國家銀行便會立刻行動,奪取該國的黃金與外匯儲備,然後再徵收數額龐大的所謂「佔領費」。

二戰中德國最大控制區域

據統計,整個二戰期間,僅法國支付的佔領費總額就高達7050億法郎,法國作為西歐最大的國家還被納粹視為予取予奪的「大奶牛」,法國被佔領才幾天,就有250節滿載著被掠奪貨物的列車駛向德國,從糧食、法國紅酒到標緻、雪鐵龍汽車,物資包羅萬象、無所不有。挪威每年財政收入的75%作為賠款交給了德國,而比利時每年的賠款居然高於國家預算,連丹麥這樣的蕞爾小國每年都要向德國供應10萬噸肉製品。

納粹對各佔領國的橫徵暴斂可見一斑,這也使得德國普通居民的生活在除了戰爭末期的大部分時間內都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之上,例如柏林市民每月人均肉類消費量是敵國蘇聯首都莫斯科市民的4倍之多。

在納粹掠奪的各項財產中,最為引人矚目的莫過於黃金了。

根據上世紀90年代美國國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二戰期間,作為永久中立國的瑞士曾經接受了價值約4.4億美元(相當於現在的150億美元)的納粹黃金,另有超過3億美元的黃金通過瑞士分別流入了西班牙、瑞典、葡萄牙和土耳其等國家。

二戰結束後,除了瑞士銀行保留了相當一部分納粹黃金之外,其他黃金要麼被逃脫制裁的前納粹高官私吞,要麼存入外國銀行或者被戰勝國奪取,要麼被納粹軍隊以各種方式藏於神秘之地,例如德國中央保安局局長卡爾騰布魯納就曾向阿爾卑斯山區轉移了50箱黃金製品和200萬美元現鈔。

神秘的瑞士銀行

1945年3月底,在第三帝國行將覆滅之際,希特勒親自下令將數量龐大的黃金和價值連城的藝術品運往德國南部山區。而這些黃金,有的幸運地被同盟國所發現,而有的則至今下落不明,引得無數探險家競折腰,而本文開頭所提到的托普利茲湖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個例子。

在被同盟國發現的納粹黃金中,以默克斯寶藏最為出名。

1945年4月,巴頓將軍指揮的美第三集團軍佔領了德國圖林根地區的默克斯村,有當地村民向美軍反映說他們曾親眼看到有德軍士兵將大量的黃金和其他藝術珍品藏在一個叫凱塞羅達的鹽礦礦井裡。聽聞此消息後,美軍一位叫拉塞爾的中校專程趕往默克斯村,詢問了當地的村民,並聽取了柏林國家美術館館長賴夫博士和德國國家銀行外匯部職員維克的報告,確認村民們所言非虛。

1945年4月8日上午, 拉塞爾、賴夫和其他幾位美軍軍官以及礦井工人一起進入了凱塞羅達鹽礦,結果在礦井中發現的寶藏數量令人瞠目結舌,據事後統計,總計有黃金約250噸、5億德國馬克的現鈔以及包括油畫、版畫、雕刻、鐘錶在內的各類藝術珍品約400噸,這些都是納粹德國從各佔領國搜刮過來的不義之財。

默克斯寶藏的發現震驚了整個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為此專程飛往圖林根,視察了凱塞羅達鹽礦,並決定將這筆巨大的財富交由盟軍最高統帥部接管。

4月15日,在戰鬥機的護衛下,這批寶藏足足裝了幾百輛卡車,一起運往總部位於法蘭克福的德國國家銀行。8月中旬,盟國對其進行稱量和估價。1946年初,其中的黃金被移交給盟國戰爭賠款委員會,最後交由美英法三國組成的黃金歸還委員會負責將它們交還給各二戰被佔領國的中央銀行。

默克斯寶藏的金條

事實上,在凱塞羅達鹽礦發現的黃金數量只佔到二戰納粹黃金總數的五分之一,德國國家銀行的黃金與現鈔並沒有全部運往默克斯村,其中有一部分留在了柏林作為軍費和其他方面的開銷。

雖然在戰後,經過美國等國家的不斷努力,又陸續在其他一些地方發現了不少寶藏,但至今仍有超過半數的納粹黃金依然不知所蹤。

1944年12月,美英法三國成立了一個「安全港計劃」,這是一個各國情報共享組織,其目的在於搜尋並返還納粹德國所掠奪的財富,而其最主要的目標就是接收了大量納粹黃金並在二戰期間與德國暗通款曲、有著密切經濟往來的瑞士。

經過同盟國的不懈努力,雖然未能達到迫使瑞士歸還所有納粹德國黃金的目的,但是迫於道義上的壓力,瑞士在1946年3月終於同意出資2.5億瑞士法郎(約合5800萬美元)以解決同盟國向瑞士的追責問題,作為交換,同盟國則保證此後不再追究瑞士在二戰中的相關責任。

此外,瑞士政府在二戰以後又出資1.87億美元參加美國主導的重建歐洲的馬歇爾計劃,當年納粹德國從各佔領國所掠奪的財富在一定程度上又以這種方式得以返還給歐洲各國,也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歡迎關注文史宴

長按二維碼關注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宴 的精彩文章:

文史宴:歷史上最早鑄造金幣的國家及最早的貨幣體系
歷史上被廢立次數最多的太子,最終還是當上了皇帝|文史宴

TAG:文史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