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渴望回去的朝代,藏著你最深的期待

你渴望回去的朝代,藏著你最深的期待

GIF

——《從黃河文明到「一帶一路」》讀後感

讀歷史類的圖書越多,越發感覺歷史象一團迷霧,象一堆亂麻,象一座繞不出又躲不開的迷宮。象美國那樣年輕的國家,人們可以洒脫地輕裝前進,而炎黃子孫的肩頭,卻承載著沉甸甸的五千年文明史。是負累嗎?當然是。但我更希望它是源泉、是乳汁,能夠滋養我們的心靈,沖洗我們的胸懷。

不過要做到這一點,似乎太難。面對歷史,專家學者、民間粉絲、平頭百姓通常是各說各話,各吹各調,眾聲喧嘩讓人莫衷一是。李曉鵬的書,也算是一家之言吧?不過我並不太清楚,他到底讓我更明白呢?還是更疑惑。

面對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斷綿延至今的文明,中國人是有幸的,也是五味雜陳的。有多少輝煌就有多少屈辱,有多少驕傲也有多少疑惑。而作為當代的國人,離輝煌、驕傲的年代遠,離屈辱、疑惑的年代近,自大與自卑一直在我們心裡頭打架。我們究竟要怎樣看待歷史?要用怎樣的歷史觀燭照過去,放眼未來呢?梳理本書的脈絡,李曉鵬似乎著重講了以下這些:

中國歷史,究竟輝煌在何時?

我們下意識想到的是強漢,是盛唐。而這些年來,不少人渴望回到的是宋朝,是汴梁和臨安的風月繁華,平安喜樂。

作者對萎靡屈辱的兩宋是頗不以為然的,他最推崇的是朱元璋打下堅實基礎,朱棣發揚光大的中華盛世。那個農耕+海權的帝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無論在海洋還是在陸地上都擁有無可爭議的霸權的時代」,經濟上「治隆唐宋」,疆域上「遠邁漢唐」。這和大家的普遍認知是很不相同的。

作者提出了一個鮮明而尖銳的觀點,明朝的歷史,是一段被儒家文官利益集團醜化、貶低了的歷史。特別對朱元璋而言,他站在底層人民立場上的一根筋式反腐,徹底地得罪了文官集團,因而被徹底地抹黑。這個論斷是否完全正確,值得仔細斟酌。回想這些年,確有一部分人對明朝貶得十分徹底。彷彿中華文明之光從漢唐的豪邁剛健,兩宋的文采倜儻一下子跌落到明朝的專制腐朽。明朝幾乎被定性為皇權畸形膨脹,知識分子被抽去脊樑匍匐在皇權之下的黑暗時期。

其實,我們究竟追慕懷想哪個朝代,是受到自身歷史觀、所處社會階層和個人性格喜好等影響的。是諸子爭鳴時的自由洒脫?是盛唐的宏闊浩大?是兩宋的風流蘊藉?也許永遠都爭不明白。而且,用一兩個刻板的印象去概括一個已然遠去的朝代或時期,難免會漏洞百出,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

和這個話題密切相關的,是對於古今帝王與領袖的評價問題。

作者的旗幟是非常鮮明的。他推崇的,是漢武帝、朱元璋、毛澤東這些「雄猜之主」。他們的共同特點是鐵腕鐵血,用剛硬的手段保證自己的意志得到貫徹。而對於儒家知識分子大加頌揚的仁君漢文帝、宋仁宗、明孝宗他是不屑一顧的,認為他們不過是腐儒按照自己的道德標準吹捧出來的偶像而已。

這一點倒確有一定的道理。所謂慈不帶兵,仁不秉政,政治可能真有它獨有的邏輯。想一想隋煬帝被眾口一詞視為千古暴君,但他拍板開鑿的大運河,卻為中國的發展疏通了大動脈,奠定了大格局,千載之下依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的確頗值得玩味和深思。

對一個政治家的評判,當時當地無論怎樣號稱客觀公正的分析都不一定準確,只有在歷史的長河奔流過後,才會水落石出看得更加清楚。因此,對人的爭議比對朝代的爭議還會更大一些。當前「擁毛」與「倒毛」的爭吵還會持續,甚至可能更加熱鬧。不過歷史終究會給出一個相對公正的評價。拂去歲月的塵埃,偉人自有偉人的風采。

書中還有一些比較獨到的觀點。比如對於魏晉風度,作者認為「不過是權貴階層生活糜爛的產物」。要我用網路語言「翻譯」一下,似可表述為官N代富N代的矯柔做作秀。書中還提到,政治決策是比較違反人性的。人性都是由親到疏,從近及遠,但搞政治首先要為千里之外毫不相識的普通人考慮。這些觀點角度很新穎,幫我們拓展一下思維蠻好的。

總而言之,我並不完全贊同作者的觀點。本書也不是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而只是一系列帶有濃厚政治觀點(作者表述為贊同儒法相容,實際上是揚法抑儒吧)和個人愛憎的大歷史散文。翻一翻,看一看,也算開卷有益吧!不過,聯想到作者竟然那麼推崇偽劣低端之作《癸酉本石頭記》,又不免對作者、對本書有點心裡打鼓、暗生疑竇。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對待所謂專家學者,我等小民還真得多長一個心眼。不然,一不小心就傻傻地被他們忽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生燈火 的精彩文章:

TAG:平生燈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