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人們在等待的時間裡會變得低效?

為什麼人們在等待的時間裡會變得低效?

最後一個小時去哪兒了?

上海一家餐館的服務員在休息時小睡

作者 VERONIQUE GREENWOOD

翻譯 小勺

審校 嚴冰冰

你是否曾經決定利用在做某事之前的一小時的時間,然後卻莫名其妙地沒有完成任何事情?如果是這樣,你並不孤單。這種現象——當你知道可用的時間有限,就無法充分利用它——是《消費者研究雜誌》(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上一項新研究的主題。通過一系列的8個不同實驗(不僅在實驗室進行,而且在機場候機區進行),研究人員發現這是一個相當普遍而一致的行為。平均來說,即使人們明知在做某事之前有整整1小時的時間,他們能夠利用的時間依然會比之後沒有工作安排的情況下少5到15分鐘。

Gabriela Tonietto 是羅格斯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她在攻讀博士學位時就開始了這項研究。「這是我論文的後半部分,」她說,「可以說是受到寫論文前半部分的啟發。」驚訝於自己有時候如此低效率的同時,她注意到她最不能合理利用時間的情況是,比如,當她知道她很快要離開去見朋友喝一杯,或者安排了另一項活動。她說:「當我腦子裡出現一些即將進行的具體的事情時,我更傾向於這樣。」

為了觀察其他人是否有類似的行為,她在實驗室里設計了一項研究,要求受試者預測他們在1小時內花在某項活動上的時間,分別在兩種情況下,(1)這項活動之後緊接著別的安排,或者(2)沒有時間邊界的約束。結果,有界約束情況下的答案往往更短。她還要求受試者預估其理論上能夠在有限的1小時內花費多少時間完成一項任務,以及他們覺得實際上會花多少時間。後者往往更短。「大家給出的答案各不相同,但大約都要短5到15分鐘……這就足以引發我們的思考,怎樣才能好好利用這5到15分鐘的時間。」 Tonietto 說。

在另一項研究中,一名研究助理得到飛機票並通過機場安檢。他在候機區徘徊,向人們解釋他是一名心理學研究生,詢問他們是否有時間立即填寫一份長達15分鐘的調查問卷,以及他們的登機時間。即將在30分鐘內登機的人比有更多時間的人更傾向於拒絕這項調查,儘管他們其實有充分的時間完成問卷。

在以上這些結果的基礎上,研究人員根據受試者第二天的日程表,隨機選擇一個有界或無界的1小時時間段,詢問受試者是否願意做一個30分鐘或45分鐘的調查。選擇45分鐘的調查,可以得到更多的報酬。相比之下,那些時間受限的受試者依然不太可能選擇45分鐘。似乎總有什麼讓人們感到不安——一種預留的時間太短的感覺,即便在客觀上超時的風險很小。不管如何保證時間充裕,甚至當受試者考慮了需要做準備工作的時間,確定了確實有整整1小時空閑,結果還是一樣的。

圖片來源:tuttoscuola.com

為什麼人們會有這種感覺?Tonietto 說,目前還不清楚。有一些理論認為人們會感覺自己關注的事物比實際上更靠近自己。也許見一個朋友或者那個遙遠的工作聚會感覺更近,或者更大一些——比實際上需要更多的時間。

從實踐來看,Tonietto 認為把事情安排得緊湊實際上可以提高效率。如果你在會議之間安排一小時,你很可能不會好好利用這段時間。此外,把大任務分解成更小的任務是有好處的,有利於在較短的時間內達成目標。人們往往喜歡從完成某件事中獲得成就感,如果害怕完不成,你可能根本就不會開始做。你也許再次查看你的Email,讀一篇The Atlantic上的好文章,而在你意識到之前,時間已經飛逝而去。

論文鏈接:

https://academic.oup.com/jcr/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jcr/ucy043/4996321

https://www.theatlantic.com/science/archive/2018/06/people-are-bad-at-being-productive-in-a-limited-time/56274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研圈 的精彩文章:

鄭洪坤:做前沿生物研究的創新「推手」
我們如何記住「這個人是誰」:社交記憶的神經機制

TAG:科研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