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失約100億目標後,華僑城亞洲轉做「投資俠」

失約100億目標後,華僑城亞洲轉做「投資俠」

華僑城亞洲(03366. HK) 「投資者」的身份日漸鮮明。6月27日早間,華僑城(亞洲)發布公告稱,其全資附屬公司華昌國際與天立教育及中金公司訂立基石投資協議,按發售價認購天立教育5%股份作為國際發售的部分,認購價總額最高不超過相當於約人民幣2.3億元的港元總額。

天立教育於2002年在四川成立,主要業務為提供K-12教育(kindergarten through twelfth grade,即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服務,同時開展專為K-12學生及學前班兒童而設的培訓服務。天立教育正在進行招股,發行數量為5億股,其中90%為國際發售,並將於7月12日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華僑城亞洲將在天立教育的上市中承擔「基石投資者」的角色,基石投資是在IPO時,由一個或某幾個投資者提前和發行人簽訂認購協議,以提振市場信心、穩定股價,同時鎖定部分股權。基石投資者多為機構投資者、大型企業集團等。

這並非華僑城亞洲首次參與基石投資,這家最初以製造紙板紙箱等包裝製品為主要業務的上市公司在幾經變換後,戰略方向正在發生改變,投資控股逐漸成為常態。

「集郵」教育股

投資天立教育,華僑城亞洲的訴求是拓寬利潤來源。天立教育目前在八個城市營運13所K-12學校、11所培訓中心及4所早教中心。凈利潤方面,2016年為7470萬元,增幅高達3倍;2017年前三季度則為7260萬元,同比增長128.58%。

天立教育並不是被華僑城亞洲看上的第一隻教育股。2017年3月6日,華僑城亞洲認購了民生教育3.32億股股份,總額不超過5.1億元。與天立教育有所不同的是,民生教育主要在內地運營高等教育,目前在內地營辦4所學校,3所在重慶,1所位於內蒙古。同時,民生教育還擁有香港能仁專上學院及培根國際學院約25.6%的股權。

房地產企業介入教育領域並不鮮見,碧桂園、萬科、恆大、保利地產、華潤置地等均有自己的學校和幼兒園。對於擁有場地、資金、資源優勢的地產商而言,教育既是其轉型途徑之一,也為其帶來穩定的現金流,碧桂園教育板塊博實樂教育控股有限公司更是於2017年在美國紐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沖認為,教育產業某種程度上是類地產產業,對提升地產價值有所助益,因此也是地產開發商比較喜歡投資的品類。

「如果教育品質不錯,對地產開發將起到提升作用。既然都需要,不如用投資換取一些戰略性的合作。因為作為基石投資人,可能雙方會達成一些共識,如引入服務、學校等。」

近年來,在消費需求升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修訂實施等一系列利好推動下,教育成為經濟領域風口之一,教育類公司也贏得資本市場認可。港股教育板塊個股在年內就出現普漲,5、6月份出現明顯拉升,如宇華教育和澳博控股近60日漲幅超40%,中教控股、新高教集團60日漲幅超30%。

黃立沖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教育產業的商業化程度不是很高,同時市場需求又比較多元化,導致一些教育企業的利潤率比較高。「雖然長期看能否維持高利潤率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總體來說教育股在資本市場的受歡迎狀況還是比較好的,PE值也比較高。」

轉身做投資

除了教育產業,華僑城亞洲的投資觸角也延伸至在線旅遊。今年5月,華僑城亞洲以11.76億元收購蘇州萬程晟達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旗下同程藝龍5.11%股權,該項收購已於近期完成,而同程藝龍已於6月21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同程藝龍為一家在線旅遊代理公司,是同程旅遊旗下的同城網路與藝龍旅行網合併成立的新公司。

在投資領域動作頻頻的另一面是,華僑城亞洲在不斷退出紙包裝業務。2017年7月,華僑城亞洲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其間接全資附屬上海華勵包裝之100%股權,以此啟動紙包裝業務剝離工作。

帷幕一旦拉開,劇情迅速快進。2017年11月,華僑城同時掛牌三家企業:惠州華勵85%的股權,安徽華力、蘇州華力的部分機器設備、運輸設備和電子類設備。2018年6月,華僑城(亞洲)又在北京產權交易所繼續掛牌轉讓華勵包裝(惠州)餘下的15%股權。

紙包裝業務剝離工作進行之快速和決絕的背後是華僑城亞洲不斷推進的業務戰略轉型。在出讓華勵包裝(惠州)剩餘15%股權的公告中,華僑城亞洲稱,此舉能優化集團整體產業結構,加快公司的戰略轉型。「

作為華僑城集團在香港的唯一上市平台,華僑城亞洲曾是一家設計及製造紙包裝容器及材料企業。在2011年下半年時,華僑城集團明確把商業綜合開發這項業務交給華僑城亞洲。華僑城亞洲也形成了兩個業務單元--商業綜合開發和紙製品業務。

彼時,華僑城亞洲高層強調,它們的目標是努力在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隨後,華僑城亞洲開啟在綜合開發業務方面的投資力度。2012年1月,其收購上海蘇河灣項目50.5%的股權;同年11月和12月,又分別收購天津天瀟項目100%的股權和北京來廣營項目33%的股權。其全年新增土地儲備51.7萬平方米,新增投資額30.1億元。

不過,華僑城亞洲的地產開發業務並未獲得如期的發展。即便在地產大年2016年,華僑城亞洲綜合開發業務的業績卻不升反降,較2015年同期下降約17.9%。進入2017年,該項收入繼續出現同比下降,較2016年下降10.6%,而41.10億元更與預計要在2016年達到的目標相去甚遠。

2012-2017年華僑城亞洲綜合開發業務收入情況

種種跡象表明,華僑城亞洲正在進行新一輪的戰略發展方向調整。在5月18日召開的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年度股東大會上,總裁王曉雯表示,香港華僑城以及旗下的華僑城亞洲從2017年開始轉型為境內外的投資平台,併購平台以及境外的低成本融資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代周報 的精彩文章:

恆大吹撒睿馳迷霧:幕後大玩家許家印終露面 賈躍亭赴任CEO
築巢引進洋總部 思科打造番禺智慧城

TAG:時代周報 |